第55章 书信(2 / 2)

信中写道:“白尚书,自你被贬朔州,本宫日夜忧心。今闻朔州危急,本宫虽身处宫廷,亦想尽绵薄之力。已暗中联络朝中几位忠义之士,为你筹措粮草、兵器等物资,不日便会送往朔州。还望你坚守朔州,莫要辜负大楚百姓。另,宫中近日局势复杂,陛下愈发昏聩,奸佞当道,本宫行事亦诸多掣肘,但定会全力以赴。你在朔州,务必小心谨慎,万事以自身安危为重。”

白洛恒读罢,心中暖意涌动,对楚凝玉的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在这朝堂倾颓、局势复杂的情况下,楚凝玉能为他做到这些,实非易事。更何况,二人此时的关系也仅仅是在相识之间。

然而,读完信后,白洛恒也深感忧虑。楚凝玉在信中虽未明言,但他能察觉到京城局势的严峻。

刚刚登基的皇帝略显昏聩,奸佞把持朝政,这对大楚江山来说,又无疑是一番隐患。

更别提那漠北蛮人即将进犯,若是到时皇帝听从奸臣之言,无法出兵增援,那到时只怕这大楚江山就要易主了。

读完这封信之后,白洛恒睡意全无,他站起来踱步在屋里,又隔着破烂的橱窗望了望外面。

此时有两名侍卫手持佩刀,穿着略显生锈的盔甲正站在府门的两旁。

以如今朔州城的布局来看,能拥有佩刀的无疑就是都督府和将军身旁的亲卫了。

白洛恒嘴角突然扬起一抹微笑,暗想这李进将军倒真是安排到位。

想了一番之后,他又坐回到桌前,重新翻开朔州城的布局地图,看着城内的军事部署情况,莫名感到有些心累。

以这张地图上显示的情况,朔州城面临的已经不仅仅是兵力不足的情况,城中所拥有的马匹更是不超过千余匹。

若是与善于骑兵作战的漠北兵交战,恐怕他们就只有守城的份,更别提主动出击了。

好在自古以来,朔州城便是中原王朝对御北方边患的屏障。

其城墙牢固,其地势更是位于山川峦峰之间,这对于以骑兵和善于草原为主的游牧民族似乎并不是一个易攻之地。

中原王朝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防范还是很到位的。

白洛恒观察着朔州城上的地图布局,思绪又不禁飘起。

他自小便熟读史书,也从昔日父亲以及自己所看到的书籍探寻到中原王朝曾对于北方游牧民族的抵御方案。

自古解决游牧民族的方案,唯有两种,一者以和亲带来两国之间的和平,二者,趁兵强马壮之余,北伐,一举扫平漠北之地。

若是只能以防御为主,那么最终的结果便是只会被游牧民族所消耗殆尽而亡。

毕竟,盘踞在草原之地上的漠北人,自古以来便逐水草而居,居无定所。

他们来去如风,擅长骑射,若只是被动防御,中原王朝必将陷入疲于奔命的境地,被其一点点蚕食国力。

白洛恒目光灼灼地盯着地图,用手不停抚着下巴的短胡须,心中暗自思量,如今大楚内忧外患,新皇帝又看起来是昏聩之君,只怕朝堂奸佞横行,想要北伐谈何容易,况且如今大楚的国库也不足以带动北伐。

而和亲之策,一来大楚如今的局势,恐怕难以让漠北诚心归附;二来,白洛恒从心底里不愿看到以牺牲女子的幸福来换取短暂的和平。

那么,摆在眼前的,唯有坚守朔州,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地消耗漠北的有生力量,为大楚争取时间,等待局势转变。

他再次仔细端详地图,朔州城四周环山,山脉连绵起伏,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线。

而城门之外,一马平川,这对于擅长骑兵冲锋的漠北人来说,本是绝佳的战场。

但白洛恒却敏锐地发现,在朔州城西北方向,有一条隐秘的山谷,谷深林密,若能加以利用,或许能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白洛恒的手指沿着地图上的山谷轮廓轻轻划过,脑海中已然开始构思作战计划。

他设想,若在山谷中设下伏兵,待漠北骑兵追击之时,佯装败退引入谷中,再利用山谷两侧的地势,以滚木礌石、弓弩齐发,必能给漠北人以重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