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洛恒转身望去,只见是一位身着素袍的官员,面容清瘦,眼神中透着精明。此人白洛恒略有印象,是吏部的一位侍郎,平日里甚少交集。
“原来是李侍郎,不知唤住在下所为何事?”白洛恒客气地拱手问道。
李侍郎左右张望了一番,见四周无人,这才凑近白洛恒,压低声音说道:“白尚书,实不相瞒,此次唤住大人,是有要事相商。如今朝廷局势波谲云诡,各地藩王与皇子齐聚京城,一场风暴怕是在所难免。大人如今负责祭祀祖庙之事,责任重大,想必也感受到了其中的复杂。”
白洛恒心中一凛,不动声色地问道:“李侍郎所言极是,但不知与在下有何关联?还望明示。”
李侍郎微微皱眉,犹豫了一下,似乎在权衡利弊,最终还是咬了咬牙说道:“白尚书,你我虽平日交集不多,但我深知大人是个有见识的人。如今各方势力暗流涌动,太子与诸位皇子之间的争斗也愈发激烈。那蜀王楚天易,野心勃勃,此次回京,恐怕不只是为了祭祀祖庙这么简单。”
白洛恒心中一动,想起之前与蜀王的两次照面,心中隐隐觉得李侍郎所言非虚。他不动声色地问道:“李侍郎的意思是?”
李侍郎看了看白洛恒,继续说道:“此次祭祀祖庙,是个关键契机。若有人在其中动手脚,恐怕会引发大乱。我听闻蜀王正在四处拉拢朝中官员,大人与太常寺卿负责此事,怕是会成为他的目标。大人不可不防啊!”
白洛恒心中暗自警惕起来,他拱手谢道:“多谢李侍郎提醒,洛恒定会小心。只是不知李侍郎为何要告知在下这些?”
李侍郎轻叹一声,说道:“实不相瞒,我也是为了朝廷大局着想。我虽在吏部,但也不愿看到朝廷陷入混乱,各方势力争斗不休。大人如今身处漩涡之中,希望能有所准备,莫要被他人利用。”
白洛恒心中对李侍郎的话半信半疑,但表面上还是感激地说道:“李侍郎的好意,洛恒铭记于心。日后若有需要,还望李侍郎不吝赐教。”
李侍郎点了点头,说道:“白尚书客气了。我言尽于此,大人好自为之。”说罢,他匆匆离去,仿佛生怕被人瞧见与白洛恒交谈。
白洛恒望着李侍郎离去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如今朝廷局势愈发复杂,各方势力纷纷登场,自己负责祭祀祖庙,已然成为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蜀王的拉拢、张适之的纠缠,再加上这突然出现的李侍郎的提醒,让他愈发觉得此事棘手。
白洛恒深吸一口气,无论局势多么复杂,他都要坚守本心,不要掺入任何一方势力便是。
走到半路之时,他又无意间瞥见一道身影朝他缓步而来,正是方才的太常寺卿崇怀玉。
想起方才的朝廷之上,白洛恒也明白崇怀玉或许是想与自己商讨如何安排此次皇帝祭祀宗庙一事,便放下心中的戒心,主动上前拱手做礼。
“太常寺卿!”
崇怀玉摆了摆手:“礼部尚书,不必如此多,想必你心中也明白,老身找你所为何事!”
望着眼前这个年纪才二十左右,便已经身居高位,还对朝廷的各个势力拉拢从容不迫之样,崇怀玉心中也不由对这位年轻人起了好奇之心。
刚刚白洛恒与两位官员之间的交谈之样,他尽入眼底,那两名官员的神色上查探,白洛恒似乎并未理会他们的拉拢,这样的人,对政局似乎是极为看得清的,不主动掺和,就仿佛像是一股清流,要么说是城府太过深沉,要么就只能说明政治小白,只想偏堣一方,无心掺入政治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