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石牛寨山匪由来(1 / 2)

“还请大王不要杀人,小人愿意好好回话。”

“好!石牛寨上的山匪,到底是怎么回事?”

“石牛寨上的山匪小人不清楚,但凤栖、东阳二乡的山匪劫掠多为嫁祸。”

“谁嫁祸的?”

“平江县县称丞胡九万。”

胡九万?

这是打麻将吗?

“十四年前,龙门村屠村是什么情况?”

“这…”

看郑老爷在犹豫,晏羽又慢慢抬起头来。

“唉…”

“我说,我说!大王别杀人。”

“十四年前,舍弟还是长沙府同知。”

“而现在的县丞胡九万,不过是平江县典史。”

“有一日,家父应邀去平江县城吃席。”

“不知为何,时任典史的胡九万,有幸与家父同坐一桌。”

“席间,家父无意说起,龙门村地势平坦,河水充沛,都是良田,想在龙门村再添些田产。”

“可是那龙门村,都是刘姓族人居住,哪怕有一两户遇难,也有族人相助,不会变卖田产。”

“家父本意想打听,龙门村是否有人欠赋,能否周旋之下,买下其田产。”

“可是!家父回来没两日,时任典史的胡九万,便上门拜访。”

“说是只要家父对龙门村田产有兴趣,他就有办法让村民卖田。”

“家父当时也没在意,便随口应承,打发了胡九万。”

“次日!龙门村就传来被山匪袭杀,全村被灭的消息。”

“久而久之,又有传言,说是石牛寨山匪袭杀了龙门村。”

和晏羽预料得差不多了。

石牛寨山匪下山劫掠。

就是这群地主士绅,勾结权贵谋财害命的背锅侠。

但事情真如这郑老爷所说?

他郑家只是被迫卷入其中?

不管你信不信,我晏羽反正是不信!

“除了龙门村之外,还有没有石牛寨山匪袭村杀人,与你郑家有关。”

“没…没有了?”

“唉…”

“还有…还有,大王别杀人。”

“那都说说吧!”

随着郑老爷一件件往事扒开。

那二十二个新护卫队,思想在一步步蜕变。

这样的大明,如何不亡。

太祖洪武大帝。

制定的三十税一制度。

现在还在大明朝廷里挂着了。

可现实了?

由于士绅吞并田地不纳税。

各地赋税便转嫁到底层百姓身上。

十税四,十税五,都算是官员爱戴百姓。

爱戴底层人民。

毕竟!

从秀才到皇庄都在免赋税。

朝廷和官府的总开支不变。

但能收赋税的田地,越来越少,越来越少。

底层人民不会发声,无法发声。

就算发声了,也会被冠以刁民而屏蔽。

“晏水生!”

“到!”

“按郑老爷说的,把凤栖沈举人老爷,东阳乡李举人老爷,都抓来吧!全家都抓来。”

“校长!我这就三个班的战友,人手有些不够,”

“算了!不用抓来,你看着处理。”

“那…算作战不?”

“鼠目寸光,难成大事,把他们家里银钱细软都带回来,还有借据欠条,都一把火烧了。”

“是!职下这就去办。”

太阳刚从黄龙山上爬起。

平江县凤栖乡四都三十八村族老,都被“送葬队”“请”来集镇上。

郑府牌匾下,两只7道螺髻石狮前。

郑家三十五口人,跪成三排。

“报告!校长…”

卢同光笔直站立在门边,欲言又止。

“有话就说,吞吞吐吐像个啥?”

“校长!哪些妇孺小孩,能不能…”

“放了她们?”

“她们并不知情,且没有作恶。”

“没有作恶?她们的锦衣玉食是怎么来的?那是我汉家人民的鲜血灌溉出来的。”

听到晏羽拉高声调。

卢同光低下了脑袋。

“校长!我错了。”

“不!你还没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请校长明示!”

“罪大恶极的坏人,是可以一刀砍了了之。”

“可是!他们造恶挣来锦衣玉食,挣来的钱财,都归谁了?”

“杀其家人,不是为了泄愤。”

“是为了震慑想犯恶之人,不敢犯恶,不是他一死,钱财就可以安心留给家人。”

见卢同光还低着头。

晏羽继续说道:“你是不是以为,咱们可以收其钱财,给他家人一条活路,”

“错!大错特错,他们既然吃了鲜血馒头,就得付出代价。”

卢同光缓缓抬起脑袋。

小声道:“校长!职下保证,碰到欺压我汉家人民之人,绝不心存仁慈。”

“不错!有觉悟,那个五六岁的孩童,就你来杀吧!”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