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粮商陈进(2 / 2)

“陈老板真误会在下了,在下不是卖这一包西洋糖,而是想与陈老板长期合作,大量供货。”

“大量供货?”

“正是!长期且大量供货。”

“不知叶当家有多少货源,又能供多久。”

“那要看陈老板能吃下多少了?”

陈进放下的手指,又捏起一小撮西洋糖,慢慢凑进嘴里。

更甜!更细腻!

不但品相上差距大,味道也是天壤之别。

看来真是做生意。

“不知叶当家有多少现货,卖价几何?”

“现货两千斤,价格吗?就按六百文一斤。”

“数量还可以,只是这价格吗?叶当家有些嘘高了。”

“陈老板不是说洪都府售价800文一斤,我这西洋糖品质碾压,陈老板卖个一两银子一斤,不在话下。”

“叶当家有所不知,钱是大家一起挣的,暂且不说我资金垫押与运送成本,就洪都府南昌卫、府衙、差役,哪个不打点,就算卖一两银子一斤,这拿货价陈某也没得挣。”

这…

确实!

哪怕后世法治社会,挣钱的行当也是大家一起分钱。

只是陈进具体卖什么价,需要多少钱打点,晏羽也不清楚。

先把市场打开再说。

反正是独家生产,后面有的是机会提价。

“不知陈老板能接受什么价格?”

“叶当家爽快,我也不能让叶当家吃亏,500文一斤,今后所有西洋糖,陈某包圆了。”

包圆了?

这是想做独家代理吗?

呵呵!

不愧是生意人,看到挣钱的眼子就果断下手。

还想着用包圆的方式,将车门焊死,独自挣钱。

但这与晏羽有什么关系,现在的目标是推广市场。

你有张良计,我有过桥梯。

“还请陈老板稍待,我这便令人将两千斤西洋糖推来。”

“现在?惭愧!陈某这趟是去送货,没带那么多现银,不过陈某验过货物之后,就令家丁去城里取钱。”

回城里取钱?

别到时又来个自作聪明的“周为礼”。

寻到一个客户不容易,不要用利益去考验人性。

反正自己现在缺人缺材料。

两千斤西洋糖成本也不过四五十两,只要拿到一两百两现银也是血赚。

只要让陈进尝到甜头,商路就不会断。

哪怕断了。

西洋糖在洪都府打开市场,自有王进李进来上门合作。

“既然陈老板有意合作,在下也是豪爽之人,陈老板先付个二三百两,剩下货款陈老板帮我买些货物回来就行。”

“叶当家豪爽,那陈某也却之不恭了,不知叶当家要采买何物?”

在茅坪山与差役对战之时。

晏羽就发现护卫队对差役有天然的畏惧。

也是!

宁州的乡民虽说日子过得清苦,还时常被地主士绅欺压。

但远没到大家都活不下去的地步。

大多数人不到绝境,是不会反抗的。

思想工作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唯有寻一些绝境上的人。

重新给他们希望,给他们家,才能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

“不瞒陈老板,我这西洋糖制作费时费力,需要大量人手,还请陈老板帮我在洪都府牙行中,买些苦力回来。”

苦力?

这世道只要给吃的,随便付几个铜板酬劳,穷苦之人到处都是。

为何要到数百里之外牙行,花钱买苦力?

结合叶当家身后青壮,与堵在湘竹桥寻商队谈买卖。

原来是怕怀璧其罪,想买些青壮回来做死士。

“青壮苦力好办,年轻力壮的青壮一个要卖十两,不知叶当家要买几个?”

十两一个?

这么便宜?

那可是世代为奴的青壮。

“陈老板就付我二百两现银,其余货款全部用来买青壮。”

“全部?80个?就是整个洪都府牙行也凑不出80个青壮。”

“听说北方在打仗,很多人流离失所,不知道洪都府牙行有没有北方来的青壮?”

“北方来的小姑娘倒是有,至于青壮少年不曾听闻。”

“为何?青壮可以耕种干累活,为何没有?”

“这世道不缺干活的青壮苦力,牙行主要是售卖小姑娘为主,买青壮的很少。”

“那不知陈老板有没有路子,帮我到北方战乱之地购买一些青壮来。”

“路子是有,只是一口气买80个青壮,恐怕难过路上关卡。”

“不用80个青壮,青壮有个二三十人足矣,剩下的银钱买下这些青壮的弟妹子侄之类。”

“叶当家高,有亲人做伴,这些青壮铁定对叶当家唯命是从。”

说话间。

八辆独轮车便从小路推来。

晏羽与陈进相互也放下戒备,一同去查验货物。

当来到第八辆独轮车时。

箩筐内一个个精美的盒子映入眼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