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略显局促的山谷展现在眼前。
几座青瓦灰墙的殿宇依着山势而建,规模不大,甚至有些陈旧,瓦缝间顽强地钻出几丛枯草。
山门倒是有的,两根不算粗壮的石柱,上面横着一块饱经风雨的木质匾额,刻着三个古拙却也难掩寒酸的大字:玄天宗。
谢华和尚易面面相觑,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明显的失望,还有一丝……啼笑皆非。
“就这?”谢华忍不住低声嘀咕,声音里满是“我们千里迢迢就为看这个”的荒谬感。
“来都来了。”尚易语气里也带上了一丝无奈的笑意。
他率先抬步,朝那简陋的山门走去。
山门旁一个负责洒扫的年轻弟子,刚扫了几下,一抬头看见这两位衣着虽沾风尘、气度却迥然不同的“旅人”,惊得差点把手里的扫帚扔了。
他慌忙丢下扫帚,小跑着迎上前,脸上堆满了恭敬和拘谨,深深一揖:“二位……二位前辈!可是来……访友?不知要找宗内哪位仙长?弟子……弟子这就去通传!”他声音因为紧张而有些发颤,显然把他们当成了什么深藏不露的大人物。
谢华和尚易再次对视一眼。访友?这误会可大了。
谢华清了清嗓子:“小友莫慌。访友?嗯……算是吧。不过,我们是来‘访’贵宗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几间旧殿宇,声音温和,“听说贵宗广开仙门,接引有缘?我们兄弟二人,心慕大道,特来拜师求艺。”
“拜……拜师?”年轻弟子彻底懵了,这二位……怎么看也跟那些为了求仙挤破头的懵懂少年沾不上边啊!
尚易没理会年轻弟子的呆滞,他向前一步,目光越过那弟子,投向山门内略显杂乱的广场,眉头微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他转向谢华,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开,带着一种久居人上的习惯性评估:“地方是小了点,也旧了点。不过,”他话锋一转,“听说宗门后山灵气尚可?我那碎叶城外的温泉庄子,倒是宽敞舒适,若贵宗不弃,或可……置换一处清静洞府?”他语气平淡得像在商量今天的晚饭,全然不顾那年轻弟子已经彻底石化在当场,脑中只剩下“温泉庄子”、“置换洞府”几个字在嗡嗡作响。
玄天宗外门执事长老姓王,是个须发皆白、修为在筑基中期的瘦小老头。
当他被那个语无伦次、仿佛见了鬼的洒扫弟子请到山门口,亲眼见到谢华和尚易时,脸上的皱纹都纠结在了一起。
“二位……道友,”王长老斟酌着措辞,眼神复杂地打量着眼前这两位气度非凡、自称要拜师却开口就要“置换洞府”的人。
“修仙一道,讲究根骨、悟性、机缘,更需从小筑基,苦熬筋骨,引气入体,非一朝一夕之功。二位……”他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过了筑基的年龄,没戏!
谢华笑容不变,仿佛没听懂话里的婉拒。
他解下腰间的锦囊,倒出一小堆东西放在旁边简陋的木桌上——几块蕴藏着纯净火灵气的赤精石,几株年份虽不久远、但灵气保存完好的凝露草,甚至还有一小瓶散发着奇异清香的液体。
“王长老,”谢华的声音诚恳,“我们兄弟自知年岁已长,根骨定型,不敢奢求大道。只是心慕仙门清静,愿得一隅之地,聆听教诲,略沾些仙缘气息,延年益寿足矣。”
“这些身外之物,权当入门束修,还请长老通融。至于洞府清修之地,不敢劳烦宗门另辟,方才所言山庄置换,实乃戏言。只求僻静角落,能遮风避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