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女们则负责准备陶罐和盐。她们将之前烧制的带盖陶罐一个个清洗干净,倒扣在石板上沥干水分;又从储存盐的陶罐里,舀出足够的精盐,放在干净的兽皮上备用。“轩神,盐要放多少?”一个负责分发盐的妇女问道。
张轩走到装满鱼泥的陶盆旁,抓了一把盐,撒进鱼泥里,用手搅拌均匀:“每十斤鱼泥,放一斤盐,一定要搅拌均匀,让每一寸鱼泥都沾上盐。盐放少了,鱼酱容易坏;放多了,又会太咸,不好吃。”他一边说,一边示范着搅拌的动作,确保盐能完全融入鱼泥中。
众人按照张轩的要求,一边往鱼泥里撒盐,一边用力搅拌。陶盆里的鱼泥渐渐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盐色,原本的鱼腥味被咸香取代,闻着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小羽好奇地凑到陶盆边,想要尝一口,却被张轩拦住了:“现在还不能吃,鱼泥要发酵一段时间才能变成鱼酱。”
“发酵?”小羽疑惑地问道,“轩神,什么是发酵?”
“发酵就是让鱼泥在密封的陶罐里,慢慢变得更香、更入味。”张轩解释道,“我们把拌好盐的鱼泥装进陶罐里,密封好,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过一个月,鱼泥就会变成美味的鱼酱了。到时候,不管是拌野菜吃,还是抹在烤肉上,都非常香。”
小羽听得眼睛发亮,连忙帮忙将拌好盐的鱼泥装进陶罐里。众人分工合作,有的装罐,有的用湿泥将陶罐盖沿封严(防止漏气),很快,十几个陶罐就装满了鱼泥,整齐地摆放在石楼旁的储物间里——那里阴凉干燥,正好适合鱼酱发酵。
处理完鱼酱,张轩又开始教大家做腌肉。部落里正好有前几天狩猎到的野猪肉,肉质鲜嫩,适合腌制。“腌肉要选带皮的五花肉,或者瘦肉多的后腿肉,这样腌出来的肉才香。”张轩指着一堆野猪肉,对众人说道,“先把肉切成大块,每块大概一斤重,用清水洗干净,沥干水分。”
青壮们立刻动手,用石刀将野猪肉切成大小均匀的肉块,放在石板上沥干水分。妇女们则端来清水,将肉块再次冲洗干净,确保没有一点血迹和杂质。“大家注意,肉上的毛要拔干净,不然腌出来会有怪味。”张轩提醒道,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拔掉一块五花肉上残留的猪毛。
接下来就是给肉抹盐。张轩拿起一块沥干水分的五花肉,在肉的表面均匀地抹上盐,尤其是肉皮和肥肉的部分,要多抹一点盐:“盐能把肉里的水分腌出来,让肉变得紧实,不容易坏。抹好盐的肉,要放进陶罐里码放整齐,最上面再撒一层盐,然后用重物压住。”
他找来一块干净的石板,压在装满腌肉的陶罐上:“这样压着,肉里的血水和水分会慢慢渗出来,盐能更好地进入肉里,腌出来的肉紧实有嚼劲,还带着浓浓的咸香。”
众人纷纷照做,将抹好盐的肉块码进陶罐,用石板压住。不一会儿,十几个陶罐就装满了腌肉,和装鱼酱的陶罐一起,摆放在储物间里。阳光透过储物间的小窗户照进来,落在陶罐上,仿佛在为这些即将变成美味的食物镀上一层金色的光芒。
忙碌了一整天,直到夕阳西下,鱼酱和腌肉才全部制作完成。部落里的人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石看着储物间里的陶罐,感慨道:“轩神,有了鱼酱和腌肉,以后就算遇到下雨天,不能出去狩猎、捕鱼,我们也有足够的食物吃了,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张轩点点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山林和河流:“这只是开始。以后我们还可以用盐腌野菜、腌水果,让食物的种类更多,保存时间更久。只要大家齐心协力,我们的部落一定会越来越好。”
晚餐时,部落的妇女们用新鲜的鱼和少量腌肉,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她们将新鲜的鲫鱼烤得金黄,撒上一点盐,外焦里嫩;又将刚腌了半天的五花肉切成薄片,放在石板上煎,盐的香味和肉的油脂混合在一起,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众人围坐在篝火旁,大口地吃着、喝着,连连称赞。小羽一边吃着烤鲫鱼,一边说道:“轩神,这鱼撒了盐之后,比以前好吃太多了!等腌肉和鱼酱做好了,肯定更好吃!”
张轩笑着点头:“等鱼酱发酵好了,我教大家用鱼酱做更多好吃的。以后,我们还要学会用盐做更多的食物,让大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篝火跳跃,映照着每个人脸上的笑容。张轩知道,鱼酱和腌肉的制作,不仅仅是为部落增添了两种食物,更是让大家学会了如何利用盐来改善生活,如何为未来的生存做准备。而这,只是盐带给部落的众多改变中的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惊喜在等待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