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伤好(2 / 2)

周老将军自然无有不从:“殿下放心,末将必定守好边关!恭送殿下,恭送国师大人!”

林喻与赵珩并未多做停留,很快便在一队精锐护卫的簇拥下,离开了烽火营。

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萧玄站在原地,久久未动。他知道,自己与那位国师大人,已是两个世界的人。能与之并肩而行的,或许只有那位身份尊贵的九殿下。他心中怅然若失,最终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转身重新走向校场,将全部精力投入军务之中。

离开北境军营,车马一路向南。越往南行,气候越发温暖,积雪渐消,露出底下褐色的土地与顽强的枯草。

赵珩心情极好,骑着马跟在林喻的马车旁,时不时找些话题闲聊,虽然十句里林喻未必回上一句,他也自得其乐。

数日后,车队抵达了北境小城——安陵县。

县城墙不高,却也能看出经年的风霜痕迹。临近新年,城门口比平日热闹不少,有推着车赶集的乡民,有挑着担子的小贩,虽天气寒冷,却也透着一股年节将至的忙碌气息。

车队仪仗不凡,尤其是护卫皆透着精悍之气,城门口的小吏远远看见便心头一紧,待看清队伍中那显眼的皇子仪仗(赵珩并未完全隐瞒身份)时,更是吓得连滚爬爬地跑去通知县令。

安陵县令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闻讯吓得魂飞魄散,连官帽都戴歪了,带着县丞、主簿等一干大小官员,急匆匆赶到城门口,跪地迎接。

“下官安陵县令周文甫,不知九殿下驾临,有失远迎,罪该万死!罪该万死!”周县令声音都在发颤,头埋得极低。他这偏远小县,何时来过皇子这等天潢贵胄?

赵珩端坐马上,摆了摆手,语气平淡:“周县令不必多礼,本王此行只是陪同国师大人途经此地,私访为主,不必兴师动众。”他刻意点出了“国师大人”。

国师?周县令等人又是一愣,偷偷抬眼觑向那辆安静的马车。只见车帘掀起一角,一位身着青色道袍、面容清俊异常的年轻男子淡然望来,目光平静无波,却自有一股令人心折的气度。

周县令虽远在边疆,却也隐约听过京城出了一位神通广大的年轻国师,深受陛下信重,没想到竟是如此年轻,而且还来到了安陵县!他连忙又朝着马车方向叩首:“下官参见国师大人!不知国师大人与殿下驾临,未能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林喻微微颔首,并未多言。

赵珩代为开口:“起来吧。国师大人想看看小林村林家的安置情况,你前头带路,无需惊扰百姓。”

“是是是!”周县令连忙爬起来,小心翼翼地在前面引路,心中却是惊疑不定。小林村林家?那不是不久前才从京城被九殿下派人护送回来、由州府亲自下令好生安置的那户人家吗?他们竟然和国师大人有关联?

车队并未在县城多做停留,直接穿城而过,朝着小林村方向行去。

沿途,周县令小心翼翼地向赵珩汇报着林家的情况:“回殿下,国师大人,林家一行人回到安陵后,州府大人确实拨下了县里一处三进宅院的地契和城外百亩良田。只是……只是那林大山夫妇住了不到半月,便执意要回小林村老家去,说是在城里住不惯,想念乡邻。下官等也不敢强拦,只好依了他们。他们回到村里,用赏赐的银钱买了村中最好的宅基地,打算开春化了冻就动工起新屋,如今暂时租住在同村亲戚家中。一应赏赐田产宅院,都记录在册,绝无克扣,请殿下和国师大人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