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报告指出:
天宇集团员工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达到了一个惊人的高度,真正将公司视为了命运共同体。
说白了,就是很pua老板的口头禅——把公司当家。
而天宇的员工,不用pua,自主把公司当家了。
有能力的精英员工,开始主动思考如何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技术、开拓新市场。
从开源角度为公司创造更多价值。
而更多普通的、朴实的员工,则从节流入手,从身边小事做起。
下班后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人,会仔细检查所有电源是否关闭。
生产线上,工人们会互相监督生产品质,更加爱惜设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和废品率。
行政人员会双面打印文件,节约用纸。
甚至连食堂里,员工们都会自觉践行光盘行动,减少粮食浪费……
千万别小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当这些行为发生在天宇集团全球超过千万的正式雇员,以及数亿关联员工身上时,聚沙成塔,汇流成河。
秦澈将一份初步统计报告放在何雨天面前,惊叹道:
“老板,初步估算,仅在过去一周,全球天宇系员工自发的节约行为,平均每天为集团节省的综合运营成本,就超过了1000万元。”
“这还不包括因工作积极性提高带来的效率提升和业绩增长。”
何雨天看着报告,沉默了片刻,轻声感慨道:
“有时候,看起来是成本的员工福利,投入之后,反而成了降低总成本的最佳方式……这大概就是,‘员工成本越高,公司总成本越低’吧。”
他这句有感而发的感慨,不知怎的被传了出去。
甚至被某家财经媒体引用,直接登上了热搜。
【何雨天:员工成本越高,公司总成本越低?】
【逆向思维?天宇集团的福利经济学!】
【论如何让员工心甘情愿为你开源节流!】
这番言论在社会上引发了广泛讨论和深思。
更有趣的是,据不完全统计。
在这条新闻热度最高的那段时间,全国范围内。
尤其是与天宇集团有竞争或合作关系的企业,
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竟然出现了小幅普涨,整体拉动了约五个百分点。
显然,很多老板开始重新审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试图复制天宇的成功。
……
工地扛楼的生活体验告一段落。
何雨天感觉自己对现阶段,底层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这天,他品着茶问秦澈:“小澈,下一个体验项目,你有什么建议?”
“我想更直接看看,我做的这些事,有没有真的让咱们华国人,变得越来越值钱,生活越来越好。”
秦澈早已准备好腹案:“老板,这取决于您这次工作体验的核心目的。”
“如果是为了直观感受生产力提升,和人工价值变化,我建议您做回您的老本行,做一名维修工。”
“回归到一个与实业和民生最相关的领域。”
“维修工?”何雨天挑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