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铮小队开始了极其艰苦的雨林穿越。
他们砍刀开路,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行。
毒蛇、蚂蟥、蚊虫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他们的意志力。
食物主要依靠野果、捕捉到的鱼类和鸟类,运气好时能设陷阱抓到小型动物。
饮用水则靠收集雨水和寻找干净水源。
几天后,他们终于抵达了地图上标记的“三岔河”区域。
这里地势稍微开阔,河水在此分流。按照计划,他们需要找到“象鼻山”的方位。
一天黄昏,林虎在河边侦察时,有了惊人的发现!
他在一处隐蔽的河湾泥滩上,
发现了一串清晰的、不属于任何已知野生动物的大型螺旋桨印记!而且印记很新!
“是船!吃水很深的大船!”
林虎兴奋地向陆铮报告,
“看方向,是从主河道拐进这条支流上游去了!”
陆铮仔细勘察了现场,
又抬头望向支流上游那云雾缭绕的山峦,
眼神锐利:“看来我们赌对了!‘翡翠航道’可能根本不是指主航道,而是这条隐蔽的支流!‘鹦鹉螺号’很可能就藏在上游某处!”
与此同时,在基地,沈棠和技术团队通过调动一颗秘密侦察卫星的短暂过顶窗口,
对“三岔河”上游区域进行了高精度扫描。
图像分析显示,在支流深处一个极其隐蔽的、被原始森林覆盖的河湾处,
停泊着一艘经过伪装的、体型中等的货轮,其船体特征与掌握的“鹦鹉螺号”情报高度吻合!
“找到它了!”
沈棠将卫星照片和坐标信息,
通过经过严格加密和跳转的备用频道,再次尝试发送给陆铮小队。
这一次,她祈祷着那台饱经摧残的电台,还能接收到这决定性的信息。
月圆之夜前夕,
陆铮小队历尽千辛万苦,
终于潜行到了目标河湾附近的山脊上。
透过茂密的树冠向下望去,
那艘灰色的、静悄悄停泊在夜幕下的货轮“鹦鹉螺号”清晰可见。
船上偶尔有手电光晃动,戒备森严。
老周经过不懈努力,
电台终于勉强恢复了一点功能,虽然杂音很大,
但断断续续接收到了基地发来的最后一条信息:“目标确认,鹦鹉螺号,坐标xxx,月圆夜转运,警惕内鬼‘鹰’。”
信息和他们的侦察结果完全吻合,
但最后三个字让所有人心头一凛。
“内鬼‘鹰’……”
陆铮咀嚼着这个词,眼神冰冷。
他终于明白一路来的陷阱和精准伏击根源何在。
但现在不是追究的时候。
他召集队员,进行最后的战前部署:
“明天就是月圆之夜。我们的任务是:
第一,确认国宝是否在船上;
第二,如果可能,设法夺取或破坏;
第三,收集敌人罪证,尤其是那个‘内部清单’!
行动原则:隐秘、精准、快打快撤!
林虎,你带人负责制造混乱和阻击援兵;
老周,你跟我带人伺机登船;
山猫,你在外围高点负责观察和支援……”
部署完毕,队员们默默检查着最后的武器和装备,
将沈棠准备的每一件“小玩意儿”都放在最顺手的位置。
空气中弥漫着大战前的肃杀。
陆铮看着山下那艘如同幽灵般的货轮,
又抬头望向天空中那轮渐渐盈满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