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棠敏锐地察觉到了陆铮的情绪变化,
也感受到了两人之间因此产生的微妙隔阂。
她深知丈夫的郁闷,也明白这并非任何人的错,而是特殊处境下的无奈。
一天晚上,
在极度压抑的亲昵尝试再次失败后,
沈棠没有像之前那样沉默地转过身,
而是主动靠进陆铮怀里,虽然身体依旧有些僵硬。
她在黑暗中摸索着握住陆铮的手,
低声说:“陆铮,别难受。我知道……这很难。但我们得想办法适应。”
她顿了顿,声音更轻,
却带着决心:“要不……我们跟高上校谈谈?
不是抱怨,就是……看看能不能在绝对安全的前提下,有一点点……变通?
比如,让杨雪在固定时间段,在离卧室最远的那个小书房值守?
或者,我们用个什么不会引起误会的暗号?”
沈棠的主动和理解,让陆铮心中一暖,也感到一丝惭愧。
作为丈夫,他应该更坚强地去面对和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独自郁闷。
第二天,陆铮找了个机会,非常正式且策略地同高峰上校进行了一次沟通。
他没有提及任何私密细节,
而是从“保障核心科研人员家庭和谐、情绪稳定,
从而有利于项目推进”的角度,
委婉地提出了“希望在夜间非核心时段,
能为他们夫妻创造稍显宽松的室内环境,
减少不必要的心理压力”的请求。
高峰上校是何等精明的人,
立刻明白了陆铮的弦外之音。
他沉思片刻。
绝对安全是铁律,
但保护目标的心理健康和家庭稳定同样重要。
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他做出了变通:
在确认住所外部安全无虞的前提下,
夜间杨雪的值守点可以从客厅中央,
调整到离卧室最远、且隔着一道墙的小书房。
在卧室内安装一个不起眼的、连接至小书房指示灯的“请勿打扰”按钮。
当按下时,指示灯亮起,
示意杨雪此时间段无需对室内常态活动保持听觉关注,
除非有紧急呼叫或外部警报。
这种有限度的、建立在严格规则之上的“松绑”,
虽然无法完全回到从前,
但已经极大地缓解了陆铮和沈棠的心理压力。
知道杨雪在更远的位置,
并且有那个小小的指示灯作为界限,
两人在卧室里终于能够稍微放松下来。
虽然依旧需要克制声响,
但那种无处不在的被窥视感减轻了,
亲密时也不再那么紧张和尴尬。
这问题一解决,其他的都不叫事了。
一切按部就班的进行着。
一个难得的清闲午后,
连续的高强度工作暂告一段落。
午后的阳光被茂密的树冠切割成碎片,
洒在静谧的后山禁地。
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