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低落情绪(1 / 2)

农研院试验田的惨状如同一盆冰水,浇灭了李教授和王工心中刚刚燃起的希望之火。

被暴雨冲刷得七零八落的试验田,泥泞不堪,精心标记的试验小区界限模糊,部分染病麦株倒伏、叶片破碎,最关键的数据记录本…被雨水浸泡,字迹模糊,难以辨认!

“完了…全完了…”

王工蹲在田埂上,看着一片狼藉,声音带着哭腔,

“几个月的努力…一场雨…全毁了!”

李教授脸色灰败,

拿着被水泡得发胀的记录本,

手指颤抖着:“数据…数据没了…怎么分析失败原因?怎么改进?”

沈棠站在泥水中,裤腿沾满泥浆,雨水打湿了她的头发和脸颊,但她眼神依旧锐利,没有一丝慌乱。

她蹲下身,仔细检查倒伏的麦株,又用手捻了捻泥泞的土壤。

“李教授!王工!”

沈棠的声音平静而有力,

“别灰心!试验田毁了…但…麦株还在!土壤还在!我们…还没输!”

“可是…数据…” 王工沮丧地说。

“数据没了…可以重新收集!”

沈棠站起身,目光扫过试验田,

“虽然小区乱了…但…我们喷洒过不同配比菌液的区域…大致还能分辨!我们…立刻抢救!把还能辨认的麦株…按区域重新标记!记录现有病情!对比不同区域!至少…能看出哪个配比区域…损失最小!恢复最快!”

“对!对!”

李教授眼睛一亮!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还有!”

沈棠指着泥泞的土壤,

“这场雨…虽然毁了试验…但也暴露了问题!我们的复配菌液…在雨水冲刷下…效果大打折扣!附着性差!这是个大问题!田间应用…必须考虑抗雨水冲刷!”

“对!对!” 王工也振作起来,

“沈知青说得对!我们…不能放弃!”

三人立刻行动起来!

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在泥泞的田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重新标记麦株,记录病情!

虽然数据残缺不全,但…他们硬是拼凑出了一份宝贵的“灾后评估报告”!

结果显示,添加了少量大蒜提取物的w-7浓缩菌液区域,麦株恢复情况最好!

锈斑干枯速度最快!这…为后续优化指明了方向!

军工研究院那边,王工的电话带来了更坏的消息。

“沈顾问!出问题了!大问题!”

王工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焦灼,

“‘风暴’样枪…连发稳定性解决了!但是…可靠性测试…一塌糊涂!”

“怎么回事?” 沈棠心中一沉。

“沙尘测试!连续射击不到300发!复进簧就卡死了!导气孔堵塞!枪机动作变形!故障率高得吓人!”

王工语速飞快,

“还有…铝合金框架和塑料外壳的结合处…在剧烈震动和高低温循环下…出现应力裂纹!这…这根本达不到实战要求啊!”

“材料问题?结构问题?” 沈棠眉头紧锁。

“都有!” 王工声音沮丧,

“铝合金的强度…在极限条件下…还是不够!工程塑料的韧性…也达不到要求!还有…内部结构…导气系统…复进系统…在高频震动和沙尘环境下…配合精度不够!磨损太快!”

“沈顾问!您…您有没有什么…新想法?” 王工充满期待地问。

沈棠沉默了。

这一次…她感到了真正的压力。

“风暴”的设计理念太超前,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这个年代的基础工业…难以支撑!她脑海中虽然有更优化的结构设计,比如改进导气系统、增加防尘盖,但…核心的材料瓶颈…她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