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热情高涨的赵建国(1 / 2)

沈棠的自留地,俨然成了红旗生产大队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那一片深绿色的稻苗和玉米苗,在阳光下肆意生长,

仿佛汲取了大地最精纯的养分,每一片叶子都油亮舒展,

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远远望去,像一块浓得化不开的翡翠镶嵌在田野里。

每日下工,总有三三两两的社员,有意无意地绕点路,溜达到沈棠的地头。

或蹲着抽袋旱烟,或背着锄头站着,目光在那明显高出邻地一截、枝叶也格外肥厚的庄稼上流连。议论声里,羡慕和期待交织。

“瞧瞧,这颜色,多正!”

“可不是嘛,昨儿个我看老耿头他那几分地,也是这个色儿!比往年强太多了!”

“铁柱家那溜边角地,长得也精神着呢!看来沈棠那‘家传种’,真不是吹的!”

“要是明年咱也能种上这好种子…”

“嘘…小点声,这不还得看收成嘛…”

沈棠对这些目光和议论置若罔闻。

她依旧按部就班地劳作。

清晨露水未干时,她已在田间除草。

午后的阳光最毒辣,她却仿佛感觉不到,专注地检查着稻苗的分蘖情况,手指灵巧地剔除弱小的、位置不好的分蘖,确保主茎获得充足的养分。

汗水顺着她清瘦的脖颈滑落,浸湿了洗得发白的旧布衫。

她的动作精准而高效,

锄头挥动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

杂草应声而倒,却不伤及禾苗分毫。

偶尔,她会从溪边提来一桶水,手指看似随意地浸入水中片刻,再均匀地泼洒在禾苗根部。

水滴渗入泥土,禾苗的叶片似乎在这瞬间又挺立舒展了几分,绿意更浓。

雪宝有时会跟在她身边,庞大的身躯卧在田埂的树荫下,琥珀色的眼睛半眯着,尾巴懒洋洋地甩动,守护着主人。

这天,沈棠正专注地给玉米地培土。

玉米苗已长到齐腰高,茎秆粗壮如小儿手臂,叶片宽大肥厚,边缘带着细小的锯齿。

她小心地将根部周围的土壅高,增加稳固性。

阳光透过层叠的叶片缝隙洒下,在她沾着泥土的手背上跳跃。

“沈棠同志!”

一声洪亮的呼唤从田埂传来。

是赵铁柱。

他扛着锄头,满头大汗,显然是刚从自家地里过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

他几步跨到沈棠的玉米地边,指着其中几株长得格外高大的玉米:

“快看!快看这几棵!顶上…顶上是不是要抽穗了?!”

沈棠闻言,直起身,顺着赵铁柱指的方向仔细看去。

果然,几株最粗壮的玉米植株顶端,叶芯微微膨大,隐约可见一丝淡黄色的、极其幼嫩的绒毛探出头来——那是玉米雄穗天花即将抽出的征兆!

“是雄穗。”

沈棠确认道,语气依旧平静,但眼底深处也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微澜。

空间良种加上灵泉水的滋养,这生长速度比她预期的还要快上几分。

“哎呀!太好了!我就说嘛!这苗子长得这么旺,肯定早抽穗!”

赵铁柱兴奋地搓着手,声音大得引来旁边地里几个社员的侧目,

“沈棠同志,我地里那几棵‘宝贝疙瘩’,顶上好像也有点动静了!看来这‘南边种’,不光长得壮,熟得也快啊!这要是秋收能提前,咱们能省多少心!”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沉甸甸的玉米棒子堆满谷仓的景象。

沈棠没有接话,只是点了点头,继续手中的培土工作。

赵铁柱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在她地头转悠,像检阅自己部队一样,满意地看着每一株茁壮的玉米苗。

不远处的另一块自留地里,沈玉珍正有气无力地挥着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