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西山,某座戒备森严的保密会议室。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肃杀之气。
陆长风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神情冷峻。他将一份文件轻轻放在了高建国面前的红木长桌上。
文件的封面上,用红色字体标注着两个字:绝密。
“首长,这是我整理的关于刘某在日内瓦期间的所有活动记录,以及他回国后这几天的异常行踪汇总。”
陆长风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显得格外有力。
高建国拿起文件,戴上老花镜,一页一页地仔细翻看。
他的眉头越皱越紧。
这份简报的逻辑堪称完美。
从刘某在峰会期间与境外人员的秘密接触,到他回国后,数次在深夜离开住所,前往几个极其隐蔽的地点。陆长风的报告里,不仅有时间、地点、人物照片,甚至还有一份通过技术手段截获的、经过加密的电码片段。
所有的证据链条,都清晰无比地指向一个结论——刘某与境外势力存在深度勾结,并且在国内,很可能还有一个接应他的上线。
“混账东西!”高建国看完最后一行字,将文件重重地拍在桌上,胸口剧烈地起伏着。
他抬起头,看向陆长风,眼神锐利如鹰:“长风,你做得很好!这份报告,就是一把尖刀!必须对刘某立刻进行秘密深入调查,把他背后的那条大鱼给我挖出来!”
“是!”陆长风立正敬礼。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按照流程,这份绝密简报需要流转到负责“内部安全”的几个相关部门进行会签,才能正式启动对刘某的最高级别审查。
三天后,当陆长风通过自己的渠道,拿到那份会签完毕的报告副本时,他的瞳孔骤然收缩。
报告的内容,被“稀释”了。
那些最关键的证据,比如刘某与那个疑似“创生国际”联络人的高清正面照片,被替换成了一张模糊的远景照。那段被截获的加密电码,直接被以“来源不明,无法破译”为由,从证据列表中划掉。
最让陆长风感到心头发寒的是,他报告中重点提及的、刘某回国后去过的那几个秘密联络点,其地址信息全都被做了模糊化处理。
整份报告,从一把能一刀毙命的利刃,变成了一根不痛不痒的木棍。
有人在动手脚。
而且是级别非常高的人。
陆长风立刻拿着这份被修改过的报告,再次找到了高建国。
这次,他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高建国的家里。
书房里,听完陆长风的陈述,高建国沉默了许久,脸上的皱纹似乎都深刻了几分。
“首长,刘某的线索被稀释了。”陆长风的声音压抑着怒火,“有人在保护他。或者说,是在保护他背后的那个人。”
高建国重重地叹了口气,他摘下眼镜,用手指用力地按压着眉心,声音里透着一股深深的疲惫。
“长风啊,我知道。从我把报告递上去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会是这个结果。”
他抬起头,看着一脸错愕的陆长风,苦涩地笑了笑:“你知道,这件事,牵扯到很多部门的利益和人事平衡。在没有绝对的、能一锤定音的证据之前,任何针对内部高层的调查,都会面临巨大的阻力。”
“那我们就眼睁睁看着一个潜在的叛徒,在我们眼皮子底下活动?”陆长风的拳头握得咯吱作响。
“当然不是!”高建国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踱步,“但你需要更谨慎,不能打草惊蛇。现在对方已经知道我们在查他,只会隐藏得更深。常规的调查手段,已经没用了。”
陆长风明白了高建国的意思。
官方层面的调查已经被堵死,接下来,只能靠非官方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