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两位老将军那足以撼动山岳的军礼,苏晚晴的反应,却平静得如同一泓深不见底的古潭。
她没有去扶,也没有客套,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仿佛接受这份代表着整个军区最高敬意的礼赞,是理所当然之事。
“很好。”
她开口,声音清冷,却带着一种能瞬间安抚人心的力量,“这,只是第一步。”
一句“只是第一步”,让刚刚才因为创造了建筑奇迹而心潮澎湃的司令员和政委,瞬间感觉自己的格局,还是太小了。
苏晚晴没有理会他们内心的惊涛骇浪,她迈开脚步,径直走进了那座尚带着金属与塑料气味的庞大暖房。
一踏入其中,一股与外界冰天雪地截然不同的、温暖湿润的气息,便扑面而来。数十台大功率的煤炉与电暖器,正稳定地输送着热量,将这片近十亩的空间,打造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春天。
她没有去看那些长势喜人的、如同翡翠玛瑙般的作物,而是如同最严苛的监工,开始巡视整个工程的细节。
“这里的密封条,需要再加固一层。我不希望有任何一丝冷空气,能从这里渗透进来。”她指着一处钢架与薄膜的连接处,对跟在身后的工程营营长说道。
“是!”营长一个立正,立刻拿出笔记本记下。
“所有取暖设备,分成三组,二十四小时轮流工作,确保内部温度恒定在二十摄氏度。温度计,每隔十米安装一个,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任何超过零点五度的偏差,都要立刻向我汇报。”
“是!”
“暖房的唯一入口,设立双层门岗。从现在开始,除了王建国、赵铁柱、李狗蛋三人之外,任何人,没有我的亲笔手令,不得入内。包括你们,司令员,政委。”
“是……是!”司令员和政委对视一眼,非但没有感到被冒犯,反而因为这种极致的、近乎于变态的严谨,而感到一阵阵心安。
专业!
这才是真正的专业!
苏晚晴有条不紊地,下达了十几条精准到近乎于苛刻的指令。每一条,都直指要害,充满了科学的严谨与不容置疑的权威。
直到确认再没有任何疏漏,她才转过身,目光扫过那些虽然已经疲惫不堪,却依旧昂首挺胸、等待着新命令的数百名官兵。
她的眼神,柔和了一瞬。
“政委,”她开口道,“以我的名义,申请一批物资。”
“苏顾问您说!别说一批,十批都行!”政委拍着胸脯保证。
“给今天所有参与建设的同志,每人,额外加发一个月的肉食补贴。另外,从后勤仓库里,调拨一批最好的红糖和生姜,熬成姜汤,送到各个连队去。这么冷的天,别落下病根。”
此言一出,全场皆静。
那些刚刚还因为高强度劳动而感到身体麻木的士兵们,猛地抬起头,看向苏晚晴的眼神,瞬间变了!
如果说,之前的“神迹”,让他们对她产生了敬畏与崇拜。
那么此刻,这句发自内心的、体恤下属的关怀,则让他们,对这位年轻得过分的“技术顾问”,生出了一种……名为“归属”与“拥戴”的炽热情感!
“是!我保证!今天晚上,就让所有战士,都喝上最热的姜汤,吃到最香的猪肉炖粉条!”政委挺直了胸膛,对着苏晚晴,再次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这一次,不为神迹,只为仁心!
……
回家的路上,喧嚣散尽,只剩下夫妻二人并肩走在寂静的雪地里,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