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猛地站起身,手掌重重地拍在桌面上,发出“砰”的一声巨响。
“我们需要一种全新的、能够耐受1500度高温、300个标准大气压、并且能在强辐射环境下稳定工作一万小时以上的‘超级合金’!”
“小苏!”魏振国死死地盯着苏晚晴,眼中布满了血丝,声音里带着一丝恳求,“整个国家,现在能指望的,只有你了!”
这份重托,沉重如山。
然而,苏晚晴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畏惧与退缩。
她的目光,从那份写满失败的文件上缓缓抬起,那双清亮的眼眸里,燃起了一团熊熊的、名为战意的火焰。
这,不正是她来到这个时代,最想做的事情吗?
用自己的知识,为这个积贫积弱、却又在不屈不挠中奋力前行的国家,锻造出最锋利的剑,最坚固的盾!
她将文件轻轻合上,动作平稳而有力。
她站起身,迎着魏振国的目光,敬了一个无比标准的军礼。
“请首长放心!”
她的声音,清脆、坚定,响彻了整个压抑的会议室。
“保证完成任务!”
任务确立,整个实验室立刻进入了战时状态。
苏晚晴和陆清瑶几乎是吃住都在新大楼里,她们带领着团队,开始对过去五年的所有失败数据进行复盘,试图从中找到一条全新的路径。
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而就在她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第三天下午,一封跨越重洋的航空信,被送到了陆清瑶的手中。
是她那位远在欧洲的导师寄来的第二封信。
信中,导师除了关心她的近况,还在结尾处,像闲聊般无意中提了一句。
“……对了,最近欧洲的理论物理圈子里,出了个有趣的小插曲。有一个关于‘球形闪电约束下的常温可控核聚变’的理论模型,在小范围内引起了一些讨论。当然,主流学界都斥之为天方夜谭,认为这比永动机还不靠谱。不过,这个模型的数学构建,确实有几分精妙之处……”
陆清瑶起初并未在意,只当是学术圈的趣闻。
可当她的目光,落到信纸的最后一行时,她的动作,猛地顿住了。
信的末尾,导师这样写道:
“……最有趣的,是这个理论的提出者。他不是任何知名大学的教授,甚至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论文。我托朋友查了一下,他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在日内瓦一家钟表店打工的华裔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