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熔炉之火,智慧交锋(2 / 2)

“7A合金在冶炼过程中,由于冷却速度不均,导致锌、镁、铜等元素在晶格的这个‘110’亚晶界上过度富集,形成了脆性相。”

她的声音在安静的实验室里回响,清晰而冷静。

“在低温环境下,晶格收缩,应力会首先集中在这个点上,形成微裂纹。一旦受到冲击,裂纹就会沿着这几条最脆弱的晶格滑移面,瞬间扩展,导致脆性断裂。”

她说完,将粉笔轻轻放回粉笔槽。

整个实验室,死一般的寂静。

周工的眼睛死死地盯着黑板上的那副图,他的呼吸变得粗重,胸口剧烈起伏。

那张图……那张手绘的图,比他们用所里最先进的电子显微镜,花了三天时间拍出来的金相照片,还要精准,还要清晰!

尤其是那个打叉的点,和那几条裂纹的路径……跟他们耗费了无数心血才分析出来的最终结论,一模一样!

不,甚至更进一步!他们只知道问题出在晶界,但苏晚晴,却精准地指出了是哪个亚晶界,哪个具体的原子排列面!

这……这怎么可能!

一个搞生物的,怎么可能只看一眼断口,就能洞悉到原子级别的微观结构?

这已经不是科学了,这是神学!

站在人群后方的陆清瑶,虽然不懂材料学,但她看得懂那些复杂的物理公式和结构图。她看着苏晚晴在黑板前那副云淡风轻、游刃有余的姿态,心脏不受控制地剧烈跳动起来。

这种感觉,她太熟悉了。

就和那天,苏晚晴在生物实验室里,轻描淡写地提出“基因定点诱导”时,一模一样。

那种跨越了整个时代的、碾压性的知识鸿沟。

她对那个“南洋叔叔”的存在,第一次产生了动摇。不,这不是动摇,这是一种几乎确定的怀疑。

这些知识,或许根本不是来自什么叔叔。

它们就来源于苏晚晴本人!

“问题的根源,不在于材料配方,而在于热处理工艺。”苏晚晴的声音再次响起,将所有人的神思都拉了回来。

她走到一张空着的实验台前,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图纸,铺在桌上。

“我们需要在合金冷却的过程中,加入一个步骤。”

她用手指点了点图纸上的一个核心部件。

“超声波淬火。”

又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词。

“利用每秒两万次以上的高频振动,在金属内部形成数以亿计的微小空化泡。这些空化泡在产生和破裂的瞬间,会产生强大的冲击波,足以打散过度富集的脆性相,消除晶格内部的残余应力,从而在根本上提高材料的低温韧性。”

她抬起头,看向已经完全呆滞的周工。

“这是我画的设备改造图,我们需要对所里现有的淬火池进行改造。周工,你和你的团队,能完成吗?”

周工的身体猛地一震,他几乎是踉跄着冲到实验台前,双手颤抖地拿起了那张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