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庙的夜,在篝火渐熄后,重归于一种万物俱寂的沉静。荒野的风穿过残破的殿墙,带来远方沼泽若有若无的湿气与微弱的、属于夜晚生灵的窸窣声响,更反衬出此地的荒凉与孤寂。
星澜并未立刻沉入梦乡。白日里穿越腐泽的紧张,毒蛟带来的极致震撼,以及凤临关于天衍宗的那番夜话,如同走马灯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放,让她心绪难平。她索性依着《炼神诀》的法门,盘膝坐好,尝试进入更深层次的调息,既为恢复精力,也为了进一步熟悉和巩固那与混沌源石碎片之间新生的、微妙的共鸣感。
灵力在经脉中缓缓流淌,如同涓涓细流,洗涤着白日里因紧张和毒瘴侵蚀而带来的些许滞涩。她的心神逐渐沉静下来,感官在《炼神诀》的加持下,向着四周弥散开来。起初,感知到的只是庙内干燥的尘土气,木材腐朽的霉味,篝火残留的暖意,以及不远处凤临那如同深渊瀚海般、引而不发的磅礴气息——那气息是如此宏大,却又如此内敛,仿佛与这庙宇、与这大地、与这夜空都融为了一体,成为了环境本身的一部分,令人心生敬畏,却又感到奇异的安稳。
然而,随着心神愈发空明,对周围元气流动的感知愈发细腻,一丝极其不协调的、微弱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异样感,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粒微尘,在她扩展开的感知领域中,漾开了一圈微不足道,却清晰存在的涟漪。
那是什么?
星澜的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去。她小心翼翼地收敛着自身气息,将感知如同触手般,聚焦向那异样感传来的方向——古庙大殿一个阴暗的、布满蛛网和残破瓦砾的角落。
那里,似乎萦绕着一丝……极其淡薄、却异常纯粹的气息。
它并非庙宇本身固有的陈旧与死寂,也非荒野自然的蛮荒与杂乱,更非凤临那深不可测的威严。那是一种……清冷的、皎洁的,带着某种高高在上的、不容亵渎意味的……月华之力。
这感觉非常非常微弱,如同风中残烛,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消散。但它确实存在着,如同一个无心的过客,在此地留下了一缕若有若无的、独特的“足迹”。这缕气息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带着一种人为的、刻意残留的痕迹。
星澜的心猛地一跳。
这感觉……似曾相识!
她脑海中迅速回溯,记忆定格在离开迷魂荡那片洼地之前,瑶光圣女去而复返时,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朦胧月白光华!虽然此刻感知到的这缕残留气息远比当时瑶光圣女本体散发出的要微弱无数倍,但那种纯粹、清冷、孤高的本质,却如出一辙!
是瑶光圣女!她果然留下了追踪的手段!
这个认知让星澜背后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那位来自九天之上的圣女,手段果然非同凡响。竟然能在这等荒僻的古道、废弃的庙宇中,神不知鬼不觉地留下印记,而且这印记如此隐蔽,若非她身负混沌灵根,又修行了专精感知与心神的《炼神诀》,且刚刚与源石产生共鸣,感知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是绝无可能发现的!
她立刻从入定中醒来,睁开眼睛,目光锐利地投向那个阴暗的角落。尽管肉眼看去,那里依旧只有残破与尘埃,但在她的感知中,那缕微弱的月华印记,如同黑暗中的一点微弱萤火,清晰可辨。
她没有轻举妄动。这印记既然能存在于此,必然有其玄妙,贸然触碰,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发不可预知的后果。
星澜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惊悸,转头看向不远处依旧闭目调息的凤临。跳跃的篝火余烬在他完美的侧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光影,让他看起来如同沉睡的神只,静谧而遥远。
“神君。”她轻声唤道,声音在寂静的庙宇中显得格外清晰。
凤临的眼睫微动,并未睁开眼,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算作回应。
“那个角落……”星澜伸手指向那处阴暗,“有一丝很奇怪的残留气息,非常微弱,感觉……很清冷,像月光,但又不太一样。和我们之前在沼泽地感觉到的、那个瑶光圣女的气息,有点像。”她尽量描述得准确,虽然心中已有七八分确定,但言辞间还是留有余地。
她话音刚落,凤临那双金色的眸子便倏然睁开。
没有看向星澜,而是直接望向她所指的那个角落。他的目光平静依旧,但星澜却仿佛感觉到,在那平静的目光下,有一种无形的、足以洞彻虚妄的力量,瞬间穿透了空间的阻隔,落在了那缕微不可查的月华印记之上。
庙宇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夜风呜咽的声音。
片刻后,凤临的嘴角,几不可察地勾起了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那弧度中,没有丝毫意外,反而带着一种……了然于胸的淡漠,以及一丝仿佛看到蝼蚁玩弄小心思般的……嘲弄。
“倒是谨慎。”他淡淡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以‘太阴星辉’为引,附着于尘埃之上,借此地阴秽死寂之气掩盖其清辉……若非你灵根特殊,又初悟炼神之妙,确实难以察觉。”
他果然知道!而且听这语气,他早就有所预料,甚至可能……一直在等?
星澜心中微动,试探着问道:“那……我们要把它抹掉吗?”在她看来,既然是追踪印记,自然要尽快清除,以免行踪始终暴露在对方眼皮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