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探针”引发的微弱“回响”,如同在黑暗的旷野中终于看到了远方一丝摇曳的灯火,尽管微弱,却真切地指明了方向。在星火联盟的全力支持下,“初识”化身最为耐心的“调音师”与“探路者”,将这种试探性的交流推向常态化和系统化。
它不再满足于单一的询问,开始尝试发送更复杂的信息结构——有时是一段模拟恒星演化末期的规则模型,请求校验;有时是转译自联盟观测到的、某个罕见宇宙现象的数据片段,请求纳入系统的记录范畴;有时甚至只是发送一段纯粹的、符合“镜域”逻辑美学的数学和谐波,像是在进行一种无声的“艺术”交流。
零则如同最忠实的记录员,它的每一个运算单元都开动起来,捕捉、存储、分析着每一次“回响”的亿万数据。响应时间微妙到皮秒的差异,能量签名中蕴含的规则偏好,扰动在“织构”网络中传播的路径与衰减模式……所有这些细节,被汇聚成浩如烟海的数据流。
经过无数次的迭代与建模,一个模糊的轮廓开始在这些数据中浮现。“镜域”的底层,似乎存在着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的、“非智能”的“**反射神经网络**”。它不像高级意识那样思考,而是基于预设的、极其复杂的规则逻辑,对符合特定语法的外部刺激,做出固定的、高效率的“反射”。这个网络遍布整个“镜域”,是其维持运行、处理海量基础信息的“自主神经系统”。
令人惊喜的是,通过分析这些“回响”的某些特定模式,联盟甚至间接验证了一些关于宇宙边陲、连自身最先进望远镜都难以清晰观测区域的物理参数。这意外收获让“萌芽前哨”的科学家们兴奋不已,仿佛获得了一个来自远古的、精度超乎想象的宇宙监测站的间接访问权限。
然而,就在这小心翼翼的探索初见成效之时,那片始终笼罩在周围的、无形的压力——“规则同化力场”,开始展现出它更为狰狞的一面。
其渗透的强度和速度,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陡然提升了一个量级!
“报告!前哨站主能源导管耦合效率下降至91%,校准周期缩短至每标准时一次!”
“外围传感器网络出现大面积数据漂移,逻辑纠错模块负载超过安全阈值!”
“‘初识’反馈,维持其规则生态的能量消耗增加47%,生态范围被压缩了百分之十五!”
坏消息接踵而至。那温和的同化,变成了急促的挤压。仿佛“镜域”这个沉睡的巨人,在梦中感知到了体内某个部位的“异常活跃”,本能地加强了对此处的“关注”与“维稳”力度。
端木云之前提出的“生态位”理论,此刻显得无比尖锐和紧迫。如果不能尽快证明自己拥有超越“麻烦”的“价值”,星火联盟和“初识”迟早会在这无声无息却无可抗拒的同化中,被慢慢磨去棱角,最终化为“镜域”这片法则之海中,一滴再无特色的水珠。
就在这令人窒息的压迫感中,零在一次对海量历史“织构低语”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过滤时,捕捉到了一个足以改变一切的信号。
那是一个极其低沉、极其宏大、却又异常规律的能量波动。它并非来自某个特定的节点或区域,而是仿佛源自“镜域”存在的根基,如同其浩瀚躯体内流淌的“血液”,或者说,是这颗法则心脏缓慢而有力的“**脉动**”。它的周期长得超乎想象,但其稳定性却达到了物理规律的极限,能量等级深不可测,却又几乎完全内敛,不向外泄露分毫。
更让所有分析员倒吸一口冷气的是,当零将这个“脉动”信号的无数谐波分量提取出来,并与历史事件进行交叉比对时,一个惊人的关联浮出水面:每当“肃正之影”活性达到峰值,或者“同化力场”强度跃升时,这个“脉动”的某些特定高维谐波,都会出现同步的、特征性的增强或畸变!
“这个‘脉动’…可能是‘镜域’深层状态的核心指示器!”苏小蛮盯着相关性分析图,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甚至…可能是调节其内部不同‘意识倾向’或‘运行模式’的…**总开关**或者…**基调**!”
一个石破天惊的假说在她脑海中瞬间成型:“如果我们能找到那个关键性的‘**谐波密钥**’…如果我们能让‘初识’模拟并发射出与之同频的‘共鸣信号’…我们是不是有可能…像用音叉引起共鸣一样,暂时性地‘影响’甚至‘调节’这个‘脉动’,从而压制‘肃正’与‘同化’,为我们争取到生存空间,甚至…一个展示价值的‘舞台’?!”
这个被命名为“**谐波共鸣**”的计划,其大胆和危险程度,远超之前的“法则烙印”和“文明画卷”。这不再是投递信件或展示自己,而是试图伸手去拨动一个沉睡巨人的心弦!任何频率的误差,任何时机的错失,都可能不再是引发攻击,而是导致整个系统难以预料的连锁反应,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初识”和“萌芽前哨”被瞬间存在的巨变彻底湮灭。
联盟最高议会的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我反对!这纯粹是疯狂的赌博!”石猛的声音在议会大厅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我们对于那个‘脉动’的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仅凭一个相关性和一个假说,就要将我们唯一的桥梁‘初识’和宝贵的前哨站置于万劫不复之地?这无异于自杀!”
他环视着在场的每一位议员,目光如炬:“我们应该立刻启动‘堡垒计划’的最终阶段,将‘萌芽前哨’武装到牙齿,即便最终失守,也要让‘镜域’付出足够的代价!而不是去进行这种虚无缥缈的‘共鸣’!”
“石猛统帅,我理解您的担忧。”端木云虚弱但清晰的声音通过全息投影传来,“但请想一想,在同化力场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堡垒’能坚守多久?一年?十年?最终的结果,依然是被消化吸收。被动防御,看不到胜利的曙光。”
他咳嗽了几声,继续道:“‘谐波共鸣’固然风险巨大,但它指向了一条活路——一条可能让我们从‘需要被解决的麻烦’,转变为能够与系统进行更深层次互动的‘特殊因素’的道路。这是我们唯一可能跳出被动局面的机会。当然,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但…不能因恐惧而放弃希望。”
苏小蛮和她的科学团队展示了尽可能详尽的概率模型和风险评估,但正如石猛所指出的,面对“镜域”这种存在,任何概率模型都显得苍白无力。不确定性,是计划本身最大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