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信息如同醍醐灌顶,瞬间在石猛和文渊等人心中炸开!
“种子?什么种子?在‘静默区’里面吗?”
“需失衡……意思是需要打破它的平衡?”
“混沌非敌……混沌不是它的敌人?”苏小蛮眼睛亮得吓人,她猛地跳起来,“我明白了!院长是说,极致的秩序本身是不稳定的,它内部可能蕴含着走向反面的‘种子’!而混沌,不是要去毁灭它,而是去‘激活’那颗种子,让它从内部产生变化!就像……就像冰层下需要一颗石子才能激发出涟漪!”
这个颠覆性的理解,为陷入僵局的调查带来了全新的方向。
一个疯狂的计划在苏小蛮脑中迅速成型——“秩序之笼”计划。
她向石猛、凌风和零阐述了自己的构想:利用他们对“秩序之弦”的有限理解,在一个绝对安全的距离外,构建一个微型的、高度有序的逻辑环境(秩序之笼)。然后,向这个完美的秩序环境中,小心翼翼地注入一个受控的、微小的混沌变量——比如,一缕端木云无意识的混沌道韵。观察在极致秩序下,混沌如何生存、演变,以及两者相互作用会产生什么。这或许能模拟出“静默区”内部可能存在的某种机制,甚至找到与之共处或影响它的方法。
“太冒险了!”凌风第一个反对,“混沌力量极难控制,更何况是院长的混沌道韵!万一失控,或者激怒了‘静默区’,后果不堪设想!”
零也从逻辑层面给出评估:“计划成功率低于5.1%。混沌变量在秩序环境中的行为无法预测。可能引发链式反应,导致逻辑牢笼崩溃,甚至可能为‘静默区’提供分析并适应混沌力量的样本,增强其威胁。”
面对质疑,苏小蛮没有退缩,她看向石猛:“石大哥,院长指引了我们方向!被动等待,‘静默区’迟早会吞噬过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哪怕只有一线希望!这不是蛮干,这是在院长提示下的、有准备的试探!”
石猛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他看着星图上那片灰色的区域,又想起基地里那些逐渐失去活力的面孔,想起零那冰冷的战术建议,想起端木云沉睡的身影。
最终,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凌风和零:“我相信阿云的判断,也相信小蛮的能力。我们不能坐以待毙。这确实是一场豪赌,但我们会给这场赌局加上所有的保险丝——最严密的监控,最远的操作距离,以及……随时可以启动的最终湮灭协议。”
他拍了拍凌风的肩膀:“老凌,需要你的剑,为我们斩断可能出现的意外。”
他又看向零:“零,需要你计算出所有可能的失败路径,并做好应急准备。”
在石猛的决断和信任下,团队再次统一了思想。
“秩序之笼”计划,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启动。在远离新警戒线的一片空旷星域,无数微小的自动化工程单元开始工作,它们依据“秩序之弦”的理论,构建起一个由纯粹能量和逻辑规则构成的、复杂到极致的立体网络。当这个网络最终完成并启动时,那片空间仿佛被从宇宙中暂时“切割”了出来,内部规则严谨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时间流速都变得异常均匀,如同一潭死水。
关键的步骤到来了。石猛亲自驾驶一艘小型高速舰,护送着那个由文渊等人耗费巨大心力才安全采集并封存起来的一缕微弱混沌道韵,抵达了预定空域。
在无数探测器的聚焦下,在那片绝对秩序的“牢笼”之外,特制的密封单元缓缓打开,那缕如同灰色雾气般、不断生灭变幻、蕴含着无穷可能性的混沌道韵,被小心翼翼地引导着,触碰到了“秩序之笼”的边界。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冲突。
那缕混沌道韵,如同滴入清水中的墨滴,又像是落入精密钟表里的一粒沙,悄无声息地融入了那片极致的秩序之中。
下一刻,整个“秩序之笼”仿佛被注入了灵魂般,剧烈地“颤抖”起来!其内部严谨的逻辑结构开始疯狂地演化、重构,秩序与混沌的力量相互纠缠、排斥、又奇异地共生,产生出无数短暂存在又瞬间湮灭的、光怪陆离的法则现象!仿佛一个微观的宇宙,正在那牢笼中加速演化!
几乎就在“秩序之笼”产生异变的同一瞬间——
远在一光年之外,那片一直死寂平稳的“静默区”边缘,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投入了巨石,第一次清晰地荡漾起了一圈圈空间的“涟漪”!那涟漪并非能量冲击,而是某种更深层次的、法则层面的波动,并且,其扩散的方向,明确地指向了“秩序之笼”所在的位置!
“它……它真的有反应了!”苏小蛮在通讯频道里失声惊呼。
而与此同时,远在北境,端木云的维生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他那沉寂了十五年的身体,猛地抽搐了一下,一直紧闭的眼皮之下,眼球开始了快速的转动!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静默区”那荡漾的涟漪中心,一点与周围绝对秩序格格不入的、微弱却顽强闪烁着的、散发着七彩流光的“奇点”,如同沉睡中被强行唤醒,悄然浮现了出来!
冒险的试探,终于撬动了那看似坚不可摧的寂静壁垒。
深渊,回以了涟漪。
而沉睡的传奇,也在这由秩序与混沌共同奏响的奇异交响中,迎来了真正苏醒的曙光。真正的挑战,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