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岚和凌风守在外面,心急如焚,却不敢打扰。苏小蛮偷偷抹着眼泪,石猛则烦躁地在一旁演练,将担忧化为力量。
就在端木云意识即将彻底涣散,坠入无边黑暗的刹那,一点极其微弱、却仿佛永恒存在的“波动”,如同母亲的心跳般,被他捕捉到了!那是一种超越了具体物理量的、源自宇宙大爆炸之初的、烙印在空间结构本身上的“背景涟漪”!它无处不在,构成了所有物质宇宙的绝对基准!
以此为“原点”,端木云那濒临崩溃的神识,仿佛瞬间拥有了锚点。他艰难地将“织网”扫描到的局部空间数据,与这个绝对基准进行比对、拟合……一幅模糊的、扭曲的、但却蕴含着明确方向的“相对方位图”,如同星火般,在他混沌的识海中点燃了!
“噗——”端木云猛地喷出一口淤血,身体软倒,但脸上却露出了如释重负的、带着一丝欣慰的笑容。他成功了。
方向,找到了!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能量。归途漫长,仅靠收集小行星能源和太阳能,无异于杯水车薪。
就在众人再次陷入困局时,苏小蛮拿着一个从“火种”数据库某个角落翻找出的、标记为“虚空汲能理论(高风险)”的残破方案,找到了端木云和星岚。
“院长,星岚姐!你看这个!虽然那个文明自己好像因为这个技术玩脱了……但原理好像说得通!我们可以试试造个小的!”苏小蛮的眼睛里闪烁着赌徒般的兴奋与科学家的狂热。
方案极其大胆:通过制造一个极不稳定的微观奇点,短暂地撕裂空间,从量子真空的剧烈涨落中直接汲取能量。这无异于在悬崖边跳舞,稍有不慎就会引发链式反应,将整个舰队都吞噬进去。
审视着那疯狂的计划,端木云和星岚沉默了许久。
“我们还有选择吗?”端木云最终轻声问道。
没有。
在苏小蛮的带领下,工坊团队利用所有能搜集到的材料,甚至拆解了一些非关键舰载设备,没日没夜地奋战。失败了数十次,甚至有一次小范围的空间坍塌差点将半个工坊吞没。最终,一个看起来像是用破烂拼凑而成的、充满了不稳定能量波动的装置——“虚空之滴”——被建造了出来。
首次全功率启动,装置周围的空间立刻出现了肉眼可见的扭曲和龟裂,恐怖的吸力开始撕扯周围的一切!就在众人以为末日降临之际,端木云再次强行出手,以自身混沌法则笼罩住那片区域,硬生生将那暴走的空间撕裂稳定了下来,并将其转化为一个可控的能量溢出点!
纯净得难以置信的虚空能量,如同甘泉般汹涌而出,迅速注满了舰队近乎干涸的能量库!能源危机,以这种近乎魔幻的方式,暂时得到了解决!
数月后,经过艰难的修复和准备,残存的星火舰队,告别了这片给予他们喘息之机却又充满悲伤记忆的小行星带。在“巡天二号”的殉难处,一块铭刻着所有牺牲者名字的简易合金碑被永久留在了那里,如同一个沉默的路标。
“设定航向,依据神识方位图。航速,保守巡航。我们回家。”端木云下达了指令。
“星火归途”,开始了。
这是一段没有星图指引、完全依赖端木云那模糊方位感应的漫长航行。舰队小心翼翼地穿梭在陌生而荒凉的星域,避开不稳定的重力井和诡异的辐射带。航程枯燥而充满不确定性。
但舰队成员们没有虚度光阴。经历了生死考验,承载着文明重托,每个人都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他们疯狂地汲取着“火种”中的知识,并将其与自身所学融合。
石猛不再仅仅依靠蛮力与直觉,他的“万象归元”开始融入某种来自某个武道文明的“意”的境界,举手投足间仿佛能引动周围环境的“势”。苏小蛮的设计图纸上,开始出现将星枢能量回路与某个艺术文明极致美学结合的造物,既实用又充满灵性。零的逻辑核心里,植入了更多关于文明兴衰、情感价值权衡的“非标准变量”,他的分析报告开始带有一种近乎哲理的深度。
端木云在静养中恢复,他的气息变得更加内敛,混沌宇宙的虚影在他周身若隐若现,仿佛一个微缩的、正在演化的世界。他对法则的理解,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化神巅峰,踏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地。
不知在黑暗中航行了多久,穿越了多少片连星光都吝啬的虚空。
直到某一天,导航官几乎破音的叫喊,打破了舰桥日复一日的沉寂:
“报告!检测到……检测到熟悉的b(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频谱波动!是……是我们宇宙的基准信号!我们……我们找对方向了!就在前面!”
一瞬间,所有的疲惫、所有的担忧,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曙光驱散!尽管距离家乡可能依旧遥远得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航行,但希望,已经从一个模糊的信念,变成了一个可以触摸的目标!
他们成功了。他们在这绝对的无依之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勇气、牺牲与不灭的信念,硬生生地闯出了一条回家的路!
这条“星火归途”,没有现成的航路,没有安全的信标,它是由不屈的意志、传承的火种和对家园的思念,共同铺就。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宣告着星火之名,纵使迷失于深空,亦能……自成灯塔,照亮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