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46章:三美齐心,后院的独特风景线!
城内的风声,一日比一日紧。
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无形的肃杀与焦躁,仿佛连阳光都失去了往日的温度。孩童的哭闹声少了,街头巷尾的喧哗声也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城头之上那愈发频繁的巡逻兵甲的摩擦声,以及偶尔从军营方向传来的、沉闷的操练号子。
太守府内,更是气氛凝重。信使们进进出出,脚步匆匆,带回来的每一份情报,都让那些刚刚归附的文官们脸色更白一分。
然而,与前堂那份几乎要凝成实质的紧张气氛截然不同,太守府的后院,却是一片奇异的宁静与安然。
这里,仿佛是暴风雨中那最平静的风眼,隔绝了外界一切的喧嚣与恐慌。
一株高大的梧桐树下,青石桌案旁,貂蝉正静静地坐着。
她垂着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白皙的脸颊上投下两片小小的阴影。她的手中,捏着一根细细的银针,正专注地为一件玄甲军的制式皮甲缝补着破损的边缘。那件沾染过血污、坚硬冰冷的甲胄,在她那双纤纤玉手的穿引之下,似乎也变得柔和了几分。
她的动作不快,但每一针每一线,都异常地稳健而细致。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点,落在她柔美的侧脸上,为她镀上了一层圣洁的光晕。
她没有去想城外的三万大军,也没有去担忧那即将到来的血战。她只是在做自己能做的事。她知道,李玄麾下的每一个士兵,都是他用以安身立命的本钱。她多缝补好一件衣甲,或许就能让一名士兵在战场上,少受一分伤害。
这便是她的战争。无声,却坚定。
不远处的廊下,又是另一番景象。
蔡琰端坐于一张书案之后,她的面前,堆放着小山一般的竹简与帛书。这些,都是斥候们从四面八方传回来的情报,杂乱无章,真假难辨。
她的工作,便是从这浩如烟海的信息中,去伪存真,将所有关于袁军的动向、粮草路线、将领性格、兵力部署等关键信息,一一摘录、整理、归类。
她的神情专注,一双秀眉偶尔会轻轻蹙起,像是在思索着什么难题。手中的笔,在一方素白的绢布上,留下一行行娟秀而清晰的小字。她的身边,放着一杯早已凉透的清茶,她却浑然未觉。
对于这位昔日的大儒之女,曾经的才名冠绝京华的奇女子而言,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是陌生的。但这些文字与信息,却是她最熟悉的领域。她正用自己最擅长的方式,为李玄编织一张无形的情报大网,让他能在迷雾重重的战局中,看清每一个细节。
而在后院通往库房的月亮门处,甄宓正对几名甄家的老管事,有条不紊地下达着指令。
“城南的王家粮铺,还有多少存粮?告诉他们,我用市价的两倍,全部收了!让他们今晚之前,必须送到城西的预备粮仓。”
“东市的‘济世堂’,把他们所有的金疮药、止血散,还有麻布,都给我包下来。钱不够,就去账房支取,不要怕花钱。”
“另外,传信给中山的四叔,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再给我筹集五千石军粮,以及足够装备一千人的铁料和箭矢,告诉他,十天之内,我必须看到东西。无论他用什么方法,哪怕是去抢!”
说到最后一句时,她那张美得如同洛水神女般的脸蛋上,竟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果决与威严。几名见惯了风浪的老管事,在她那清冷的目光注视下,竟也不由自主地低下头,恭声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