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聆讯台,水晶林的壮丽与压迫感扑面而来。空气中流淌的液态能量让叶倾城每一次呼吸都仿佛在吞咽光液,灵力运转虽滞涩,却能清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磅礴生机与潜在力量。青叶的步伐明显放缓,神色也更加肃穆,在这里,即便是他这个本地守护者,也必须保持敬畏。
“跟紧我的脚步,不要触碰任何发光异常的水晶,也不要直视能量溪流中的‘光灵’。”青叶用意念传递警告,声音直接在叶倾城脑海响起,这是大长老传授的简易意念沟通法,比手势高效得多。
叶倾城点头,全神贯注地跟随。她看到青叶行走的路线并非直线,而是遵循着某种奇特的韵律,时而绕开一片看似平静却能量内蕴狂暴的晶簇,时而踏过一处能量流淌相对平缓的节点。这显然是一种世代相传的、对这片危险森林的生存智慧。
途中,他们遇到了一群正在狩猎的晶甲犀牛。这些巨兽如同移动的小山,覆盖着厚厚的水晶铠甲,鼻尖的独角凝聚着骇人的能量光束。带领它们的猎手,是几名身穿更加华丽晶石铠甲、气息远比晨露村战士强大的青藤族战士。他们的长矛尖端激射出的不再是柔和光晕,而是凝练的、足以撕裂空间的翠绿锋芒。
青叶示意叶倾城隐匿气息,远远避开。叶倾城能感觉到,那几名猎手首领的实力,恐怕已接近甚至超越了她全盛时期的境界(化神期?甚至更高?),而这,似乎还只是青藤族一个普通狩猎小队的水平。
这个世界的实力层级,深不可测。
约莫又行进了半日,穿越了数条能量奔涌的“河流”和一片会发出迷幻歌声的“歌水晶”林后,前方景象豁然开朗。
一片巨大的、由无数天然水晶拱桥和活体藤蔓交织构成的空中村落,出现在眼前。村落并非建在地上,而是巧妙地依托于十几根巨大的、色彩各异的主晶柱,在离地数百米的空中构建出平台、房屋和通道。柔和而强大的能量光流在村落间有序流淌,供给着能量。许多青藤族人在藤蔓与水晶桥间灵巧地穿梭,他们身上的气息普遍比晨露村民更加强大,衣着也更加精美,上面镶嵌的晶石闪烁着复杂的功能性符文。
村落中央,一根最为粗壮、呈现出七彩流转光泽的主晶柱上,雕刻着一首巨大的、不断流淌着光芒的乐章符文,悠扬而恢弘的“音乐”正是从这符文之中自然流淌而出,笼罩着整个村落,与周围的能量流产生奇妙的共鸣,形成了一道天然的防护与调和力场。
这里,就是晶歌部落。青藤族中,以擅长与水晶能量共鸣、精于符文音乐与能量调和而闻名的部落。
青叶带着叶倾城来到村落边缘的一座水晶平台,向守卫出示了带有大长老意念印记的信物。守卫检查后,恭敬地放行,并示意他们前往主晶柱下方的“迎宾庭”。
迎宾庭内,一位身穿流彩水晶长袍、头戴藤蔓与晶石交织头冠、气质高雅沉静的女性青藤族人接待了他们。她是晶歌部落的外事长老,辉光歌者·艾拉。
“晨露的守护者青叶,以及……远方的客人。”艾拉的目光落在叶倾城身上,她的眼神温和却极具穿透力,仿佛能看穿灵魂的底色,“大长老的意念我已感知。你们为寻求‘心核之光’的认可而来。”
她的意念交流比青叶更加流畅和深邃。
“尊敬辉光歌者,”叶倾城恭敬地行礼,“我的同伴身负道基破碎与虚无噬痕之伤,急需心核之光稳固生机,恳请部落给予指引和考验。”
艾拉微微颔首:“心核之光,是万晶祖地的恩赐,是生命本源的显化之一。它并非死物,拥有自身的意志。它只会回应能与万物共鸣、心怀纯净生命之意的灵魂。即便是我族长老,也并非人人能得它青睐。”
她顿了顿,继续道:“按照传统,外族寻求心核之光,需通过三重考验,证明你拥有与之对话的资格。”
“请长老明示。”叶倾城目光坚定。
“第一重,‘万物之声’。”艾拉指向庭外那流淌的能量溪流与歌唱的水晶,“三天内,不使用任何力量,仅凭你的心去聆听,去感受。你需要从这无尽的能量交响中,辨识出三种特定的‘基础共鸣旋律’,并尝试用你的意念与之和谐共吟。这是基础,也是关键。若无法与这个世界最基本的韵律同步,一切免谈。”
“第二重,‘晶灵之舞’。”她继续道,“在部落的‘试炼晶林’中,生存三日。那里栖息着许多性情温和却也挑剔的晶系能量生物‘晶灵’。你需要获得至少三种不同晶灵的主动亲近与短暂共舞。这考验你与生灵的亲和力与内心的纯净度。”
“第三重,‘祖地回响’。”艾拉的神色变得凝重,“若能通过前两重,你可获准进入万晶祖地的最外围区域。在那里,你需要寻找到一处能与你的灵魂产生共鸣的‘古老晶碑’,并从碑文中,解读出一段属于你自己的‘初始真言’。这真言,将是你叩问心核之光的‘钥匙’。”
三重考验,无一涉及直接的力量对抗,却直指生命、感知与灵魂的本质,远比单纯的战斗更加艰难和凶险。尤其是第三重,充满了不确定性。
“我接受。”叶倾城没有任何犹豫。为了林枫,她没有退路。
艾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很好。青叶守护者,请带客人去‘静语居’歇息。明日起,考验开始。”
静语居是位于村落边缘的一处小巧水晶屋,这里能量相对平和,适合静修。青叶将叶倾城送到后,便告辞返回晨露村复命。
叶倾城盘膝坐下,取出大长老赐予的“生命源滴”。她没有直接吸收,而是将其托在掌心,仔细感悟其中那精纯无比、却又与外界能量同源的生命本源之力。
她没有急于开始“聆听”,而是先闭上眼睛,彻底放空心神,尝试忘记自己过去的功法、认知,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这个陌生世界的能量环境中。
一天,两天……她如同老僧入定,一动不动。外界,能量奔流的声音如同亿万种乐器同时奏响,混乱、庞杂、无序。她努力捕捉着,分辨着,却如同大海捞针。
直到第三天黄昏,在她心神几乎耗尽,即将放弃时,她忽然福至心灵,不再去“听”那些宏大的声响,而是将注意力沉入脚下平台细微的振动,沉入空气中能量粒子最本真的流动。
渐渐地,一种极其微弱、却稳定而充满韧性的基底振动,被她捕捉到了。它如同大地的心跳,深沉而包容,承载着一切。这是第一种旋律,“大地脉动”。
有了开端,后续变得清晰。她很快从能量溪流的欢快流淌中,分辨出了第二种旋律,“流水清音”。最后,从头顶那永恒吟唱的部落主晶柱乐章中,她剥离出了第三种旋律,“天光颂唱”。
她尝试着,用意念轻轻地去附和那“大地脉动”的节奏,如同轻抚沉睡巨兽的脊背。起初毫无反应,但她坚持不懈,调整着意念的频率,终于,在某一个瞬间,她的意念与那脉动完美同步!
嗡……!
她身下的水晶平台微微一亮,一股温和厚重的能量自发涌入她的体内,滋养着她的经脉。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