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朕的大秦!万邦臣服! > 第249章 细观流程定规范,初试神雷惊天地

第249章 细观流程定规范,初试神雷惊天地(1 / 2)

穿戴整齐的扶苏一行人,在徐福的引领下,正式踏入了惊雷液研究所的内部。

与外界想象的杂乱危险不同,研究所内部虽然弥漫着淡淡的、特有的化学气味,但整体环境却显得异常整洁、有序,甚至带着一种近乎刻板的严谨。

通道两侧是一个个用厚实石墙隔开的独立实验室,门上挂着标识牌,有些门紧闭着,隐约能听到里面传来小心翼翼的操作声和器皿碰撞的轻响。

“陛下请随臣来,我们先参观制备区域,但请务必停留在划定的黄色线外。” 徐福一边引路,一边提醒。

果然,在一些区域的地面上,用醒目的黄色颜料画出了明确的界限。

首先来到的是惊雷液的制备区。

透过特制的、镶嵌着厚玻璃的观察窗,可以看到内部有几个造型奇特的陶瓷反应釜,釜体连接着复杂的铜管,有学员正小心翼翼地通过阀门调节着流入釜中的温水流速。整个环境温暖而潮湿。

“陛下,此处便是运用‘温汤之法’制备惊雷液的核心区域。” 徐福压低声音,仿佛怕惊扰了里面的操作。

“陛下请看,我们严格控制水温,使其保持在一个极其狭窄的安全区间内。反应釜及其连接管道,皆采用陶瓷与特定铜合金,最大限度避免意外火花与不当反应。所有操作学员,必须经过严格考核,且两人一组,互相监督提醒。”

扶苏仔细观察着,虽然设备简陋,但理念已初具现代化学实验室的雏形。

他微微颔首,对身旁的茅焦和徐福道:“此间管理,已见章法。然,朕观之,仍有可改进之处。”

他指着那些调节阀门的学员:“此类关键操作岗位,应该考虑建立更详细的‘操作手册’?将每一步骤、每一种异常情况及应对措施,皆明文规定,悬挂于醒目之处,使操作者即便紧张,亦有章可循,减少人为失误。”

徐福眼睛一亮,连忙记下:“陛下圣明!‘操作手册’,此名甚好!臣回头便组织人手编写!”

扶苏又道:“还有,此类高危区域,必须设立独立的高标准通风装置!将可能逸散的微量有害气体直接排出室外,进一步保障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另外,所有人员必须配备护目镜!以防液体飞溅伤及眼睛。”

“通风装置……护目镜……” 徐福喃喃自语,随即激动道,“陛下思虑之周详,臣等远不及也!护目镜工学系或可研制,这通风之策,臣立刻与工学系协商,看看能否设计出利用水力、风力或火油动力机的简易装置!”

茅焦在一旁也是连连点头,深感陛下每每总能于细微处发现关键,提出远超常人想象的改进方案。

接着,他们来到了“雷枢”的装配区。

这里更加安静,学员们坐在特制的工作台前,台上铺着柔软的皮革,以防磕碰。

他们用特制的小勺,极其小心地将那敏感异常的雷酸汞粉末装入细小的铜管内,然后封口,检查,最后整齐地码放在内衬软木的箱子中。

扶苏看到那些码放整齐的“雷枢”,不由得想起了后世雷管的运输要求,便开口道:“徐卿,这‘雷枢’极为敏感,储存运输,务必慎之又慎。这些箱子甚好,但朕认为,每个‘雷枢’之间,必须用软木、蜡纸或棉花、棉布单独隔开!运输时,箱体外部需明确标注‘极度危险,轻拿轻放,远离火源’等警示,并规定必须由专人、专车,走特定路线运输。非经培训,任何人不得接触!”

“陛下考虑得太周全了!” 徐福心悦诚服,“臣即刻便按陛下吩咐改进!确保万无一失!”

最后,他们来到了“撼地雷”的成型与储存区。只见学员们将按照“温汤之法”制好的惊雷液,与碾碎筛好的白色硅藻土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最终压制成一块块大小不一、呈现出淡黄色的、略显湿润的砖块状固体。这些“撼地雷”被分别放入不同的木箱中。

扶苏注意到,这些木箱上简单地刻着“裂石”、“开山”、“撼地”等字样。他走上前,指着那些标记问道:“徐卿,这些标记是何含义?”

徐福连忙解释:“回陛下,这是根据‘撼地雷’的重量和预估威力进行的粗略划分。‘裂石’约一斤重,可用于开凿小型岩石或破坏工事;‘开山’约五斤重,威力更大;‘撼地’则重达十斤以上,臣等预估其威力足以炸开小型城墙或山体。目前只是初步划分,尚不精确。”

扶苏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思路,但提出了更精细化的要求:“有此划分意识,很好。但需更加明确、量化。譬如,用于军事,可根据目标不同进行标注:‘破门型’、‘毁墙型’、‘陷阵型’。用于工部工程,则可根据能爆破的岩石体积或土方量来标注,例如‘方一丈型’、‘方三丈型’。甚至,可以尝试制作成不同形状,如长条状用于爆破壕沟,饼状用于覆盖爆破。总之,要让使用者一目了然,能根据实际需求快速选取合适的型号和用量。”

徐福和茅焦听得目瞪口呆,陛下这思路,简直是为“撼地雷”的未来应用描绘了一幅无比清晰的蓝图!

“陛下……陛下真乃天纵奇才!” 徐福激动得声音发颤,“臣等从未想过,此物竟有如此多种应用可能!破门、毁墙、陷阵……还有那工程上的精准爆破!臣……臣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扶苏微微一笑,继续引导他的思路:“徐福,你既已掌控此物,眼光当放得更远。‘撼地雷’与‘雷枢’结合,是否可制成便于投掷的小型炸弹?是否可埋于地下,制成踏发或拉发的‘地雷’?是否可利用其爆炸推力,研制出能将重物投射更远的‘炸药抛射器’?这些,都是未来可以探索的方向。”

徐福如同被打开了一扇通往宝库的大门,眼神中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连连点头:“陛下指点,如同暗夜明灯!臣记下了,定当组织人手,逐一研究!”

参观完制作与储存区,徐福引着扶苏等人来到了研究所后方一片用高大土墙围起来的开阔试验场。

“陛下,接下来,臣为您演示‘撼地雷’与‘雷枢’的实际效果。” 徐福说着,命令助教搬来了几个标注着“裂石”和“开山”的木箱,以及一箱“雷枢”。

首先演示的是最小的“裂石”型撼地雷。

助教将一块撼地雷放置在一块半人高的坚硬青石下,小心地插入一支“雷枢”,连接出一根长长的、浸过防火涂料的引信。

所有人退到安全掩体之后。

随着徐福一声令下,一名学员用特制的长杆火种点燃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