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几名执法军官捧着厚厚一叠文书,快步走上点将台,恭敬地呈给蒙恬。
蒙恬接过,随手翻看几页,眼神愈发冰冷。他抬起头,目光如同实质般落在台下几个区域。
“刘莽、王悍、李逵……出列!” 他一连念了二十七个名字!
被念到名字的军官,心中一颤,在周围人或同情或幸灾乐祸的目光中,硬着头皮走了出来。其中就包括那个在狼牙隘被拿下的刘莽,他此刻虽然被松了绑,但脸色惨白,再无之前的嚣张气焰。
“跪下!” 蒙恬厉喝一声。
二十七人不敢违抗,在校场数万人的注视下,在点将台前跪成了一排。
紧接着,蒙恬又下令:“将所有途中抗拒军令,被执法队捆绑押回的军官,全部押到台前!”
命令下达,一队队执法队员如狼似虎地冲入军官队列,将那些在路上有过激烈反抗、甚至试图煽动部下闹事的三百余名军官,推推搡搡地押到了点将台前空地上。这些人个个被反绑双手,神色惶恐不安。
蒙恬看着这三百多人,声音冷冽:“尔等身为军官,不知以身作则,反敢抗拒军令,动摇军心!依律,每人重责二十军棍!以儆效尤!执法队,行刑!”
“喏!”
早已准备好的执法队员齐声应诺,手持碗口粗的军棍上前,两人一组,将这些军官按倒在地,扒下裤子,毫不留情地抡棍便打!
“啪!啪!啪!”
沉闷的棍棒击肉声在校场上空回荡,伴随着受刑军官压抑的惨嚎和闷哼。每一棍下去,都皮开肉绽,鲜血淋漓!
校场上近十万将士看得心惊肉跳,冷汗直流,一些心理素质稍差的,甚至双腿发软。
二十军棍很快打完,那三百多名军官已是奄奄一息,被人像拖死狗一样拖到一旁,其状惨不忍睹。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
蒙恬的目光,再次投向那跪在地上的二十七人。
“刘莽等人,不仅抗拒军令,更沿途辱骂上官,动摇军心,罪加一等!” 蒙恬的声音如同来自九幽寒冰,“按《大秦军律》,战时抗命,口出怨言,惑乱军心者——斩!”
一个“斩”字,如同惊雷,炸得校场所有人头皮发麻!
“蒙帅!饶命啊!”
“末将知错了!再也不敢了!”
“求蒙帅开恩!”
那二十七人顿时吓破了胆,磕头如捣蒜,哭喊求饶声响成一片。
蒙恬面冷如铁,丝毫不为所动,猛地一挥手:“验明正身,立即执行!斩!”
数名膀大腰圆、手持鬼头大刀的刽子手大步上前,两人一组,抓住那些瘫软如泥的军官,强迫他们抬起头。
“不——!”
“蒙恬!你不得好……”
“咔嚓!”“咔嚓!”“咔嚓……”
手起刀落,干脆利落!二十七颗人头瞬间落地,滚烫的鲜血如同喷泉般从断颈处汹涌而出,将点将台前的地面染得一片猩红!
无头的尸体扑倒在地,兀自抽搐着。
浓郁的血腥气瞬间弥漫开来!
校场之上,死一般的寂静!
近十万人,无论是士兵还是军官,都被这血腥残酷的一幕彻底震慑住了!
空气中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和那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许多人脸色惨白,胃里翻江倒海,看向点将台上那个如同杀神般的身影,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恐惧!
蒙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需要一场雷霆手段,来彻底打掉朱雀军区残留的骄悍之气和散漫军纪!
他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稳,却带着一股令人灵魂战栗的寒意:“都看到了吗?此,便是抗命不遵、动摇军心之下场!”
“军令如山!军纪如铁!非是儿戏!”
“往日里,或许有人觉得,凭借些许勇武,些许战功,便可藐视军法,为所欲为!今日,本帅便告诉尔等,在帝国军律面前,无论你是尉官、校官,还是将官,胆敢触犯军法,绝不容情!”
他目光扫过台下那些瑟瑟发抖的军官:“将你们撤换下来,不是要放弃你们,而是要救你们!是要让你们明白,为将者,不光要勇,更要有谋!要知军纪,明法度!”
“从现在起,你们所有人,卸去原有军职!交出所有身份标识、肩章!你们只有一个身份——学员!”
“本帅已从军事学院调集百名教官,将对你们进行为期十日的强化轮训!学习新的战法,熟记军规军纪!训练期间,若有懈怠、违令者,严惩不贷!训练结束,进行考核!合格者,视情况重新分配;不合格者,革除军籍,遣返原籍!”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先是以血腥手段立威,再以轮训给予出路,彻底将这近千名军官收拾得服服帖帖。此刻,再无人敢有丝毫异议,心中只剩下对蒙恬的恐惧和对即将到来的轮训的忐忑。
处理完军官,蒙恬又看向陈超:“陈将军。”
“末将在!” 陈超连忙躬身,态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恭敬。
“这近十万士兵,由你负责,在象郡大营外围另设营地,进行正常的部队操练,恢复体力,整顿军容。待陵园选址确定后,他们将被分批派往陵园工地,协助工部官员和民夫,修建英烈陵园!待陵园建成,再行整编,分配任务!”
“末将遵命!” 陈超立刻领命。他知道,这是蒙帅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也是对他的考验。
一切安排妥当,蒙恬站在点将台上,望着下方依旧被血腥与恐惧笼罩的校场,心中并无多少波澜。
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
朱雀军区积弊已深,非如此不足以扭转颓风。
他转身,对身后的书记官沉声道:“拟文,以陛下名义,发布征南檄文,传檄南疆!”
很快,一份措辞空前严厉、杀气腾腾的檄文,从象郡大营飞速传出,通过黑冰台的秘密渠道、边境斥候的刻意散布、乃至俘获的百越探子之口,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南疆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百越部落!
檄文以扶苏的口吻,带着帝王的震怒与不容置疑的威严:
“大秦皇帝诏告南疆百越诸部:”
“尔等蛮夷,不服王化,屡抗天兵!前有屠纲、王悍之辈,苛待尔等,激起民变,此乃其个人之罪,帝国已严惩不贷!然,尔等不思帝国宽仁,反聚众为乱,设伏瘴疠之谷,戕害帝国上将任嚣、赵佗、癸卯及上万忠勇将士!此仇此恨,滔天之巨,帝国上下,刻骨铭心!”
“朕,承天命,御宇内,本欲怀柔远人,然尔等自绝于王化,挑战天威,罪无可赦!”
“今,特颁此檄:限尔百越诸部,于始平四年六月初一之前,无条件放下武器,向帝国投降,接受郡县管辖,永为大秦臣民!帝国可既往不咎,赐尔等生路!”
“若敢逾期不降,或负隅顽抗,待帝国天兵再度南下之日,凡参与瘴疠谷伏击之部族,及其所有族人,无论主从老幼,一经查实,通通——枭首示众!”
“帝国,绝不接受此类背信弃义、双手沾满大秦将士鲜血之蛮夷再次投降!”
“其部族聚居之地,必将——鸡犬不留,焚为白地!”
“必以尔等蛮夷之头颅,垒砌京观,以祭我上万大秦忠魂在天之灵!”
“勿谓言之不预也!”
“钦此!”
这份充斥着血腥与毁灭气息的檄文,如同平地惊雷,在整个南疆炸响!
它所传达的,不再是以往那种剿抚并用的策略,而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种族灭绝式的威胁!
尤其是那句“无论主从老幼,通通枭首示众”和“鸡犬不留,焚为白地”,更是将帝国的愤怒与决绝展现得淋漓尽致!
檄文所到之处,百越各部,无论是已经臣服的,还是仍在观望的,甚至是如同山鬼那样准备对抗到底的,都感受到了那股来自北方帝国的、冰冷刺骨的杀意与决心!
南疆的空气,因为这份血淋淋的檄文,骤然变得无比紧张,大战将至的压抑感,如同乌云盖顶,笼罩在每一个人的心头。
风暴,真的快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