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掌天下工程营造、工匠管理、水利交通、矿冶革新、工艺革新!乃百工之府!以程邈为尚书!”
程邈捧着纸笔的手还在激动地颤抖:“臣程邈,领旨!必穷究天工,督造利器,兴修水利,铸就帝国基石!”
三省六部,架构清晰,权责分明!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六部各司其职,如臂使指!这套脱胎于后世成熟经验、又深深植根于大秦帝国现实需求的崭新体系,如同一幅精密的蓝图,展现在所有朝臣面前。即便是最保守的老臣,也不得不承认,此制比旧制更为高效、更为合理!
然而,改革必然触动利益。短暂的震撼后,一些被裁撤机构的中低级官员脸上露出了惶惑不安之色。他们的位置没了,前程何在?
扶苏洞若观火,岂会留下如此隐患?他声音转缓,却带着安定人心的力量:“旧制裁撤,然非尽弃旧人。三省六部新立,百废待兴,正需干才!凡原属裁撤机构之官吏,由中书令李斯、侍中冯去疾、尚书令陈平、吏部杜赫共同主持,会同新任各部尚书,依其才能、考功,量才录用,分派至三省六部及下属各司任职!务求人尽其才,各安其位!绝无因改制而弃才之理!”
此言一出,殿内紧张的气氛顿时缓和了大半。只要有能力,饭碗还在,甚至可能在新体系中获得更好的位置!
“更紧要者,”扶苏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普惠的慷慨,“新朝新制,当配新俸!朕命重定百官俸禄!”
他目光扫过阶下,清晰地宣布:
“三品以上(三省长官、六部尚书),岁俸两千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四品(侍郎、各司主官),岁俸一千六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五品,岁俸一千二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六品,岁俸八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七品,岁俸六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八品,岁俸四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九品,岁俸三百石!粟米、布帛、钱各半!”
“另,各级官员,按品秩配给‘职田’,其产出归官员所有,以补俸禄之不足,亦使其安于职守!改制后,薪俸低于以前的暂按旧制发放,然若经由吏部考核后德不配位者,按新俸发放,再次考核不合格者降职,多次考核不过者革职,具体章程吏部整理出来,传阅百官!”
这份新俸禄标准,不仅明确清晰,层级分明,更重要的是——普涨!尤其对于中下级官员而言,其俸禄待遇较之旧制有了显着提升!即便是被裁撤机构并入的官员,只要在新体系中获得职位,待遇亦不会下降,甚至可能更好!更别提那额外的“职田”收益!
巨大的实惠如同温暖的潮水,瞬间冲垮了残余的疑虑和不安!殿内群臣,无论品阶高低,脸上都露出了由衷的惊喜和感激!尤其是那些中下层官吏,更是激动得难以自持。陛下改制,非但没有损害他们的利益,反而让他们获得了更清晰的上升通道和更优厚的待遇!这简直是天大的恩典!
“陛下圣明!陛下万岁!”不知是谁带头,山呼海啸般的颂扬声再次响彻大殿,这一次,充满了发自肺腑的拥戴与激动!连原本忧心忡忡的冯去疾,看着自己门下省侍中的高位和优厚的俸禄职田,也抚须颔首,再无半句异议。
扶苏看着阶下群情振奋的景象,心中了然。打碎旧枷锁,需要雷霆手段;建立新秩序,则需予民以利。恩威并施,方能长治久安。
“此外,”扶苏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种更深远的意味,“为整肃朝纲,监察百官,通达帝听,朕改设‘黑冰台指挥使司’!独立于三省六部之外,直接对朕负责!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诏狱刑讯、密奏风闻!以蒙毅,为黑冰台指挥使!”
蒙毅出列,他气质冷峻,目光如鹰,抱拳行礼:“臣蒙毅,领旨!必以铁血之志,为陛下耳目,涤荡乾坤,护我大秦社稷永固!” 黑冰台权力的强化与独立,如同悬在百官头顶的利剑,让刚刚因加俸而喜悦的群臣心头又是一凛,提醒着他们新秩序下更严密的监察与更森严的法度。
“三省六部制、新俸禄制、黑冰台新制,诏令即日拟定,明发天下!各级官吏,务必恪尽职守,勤勉政事!散朝!”扶苏的声音如同洪钟大吕,为这场决定帝国未来行政格局的朝会画上了句号。
群臣山呼万岁,依次退出宏伟的前殿。阳光透过高大的殿门照射进来,在地面光洁的“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影子。走出殿门的官员们,脸上带着不同的神情:有李斯、陈平、蒙恬等新贵踌躇满志的锐气;有冯去疾、叔孙通等老臣融入新体制的复杂与释然;有杜赫、郑国、程邈等新任尚书摩拳擦掌的兴奋;更有无数中下层官吏因加俸晋职而洋溢的喜悦与对未来的期盼。
章台殿内,扶苏凭栏远眺。渭水南岸,帝国皇家学院的轮廓在阳光下日渐清晰;更远处,是广袤的帝国疆土。他手中,轻轻摩挲着程邈献上的那张坚韧的纸张。
“纸已备好,笔已握紧,机器已重铸……”扶苏低声自语,眼中燃烧着开创者的火焰,“现在,该在这崭新的纸页上,书写属于大秦、也属于这个时代的……最强音了!” 帝国行政中枢的熔炉已按新蓝图重燃,更高效、更强大的力量,将驱动着这艘巨轮,驶向前所未有的深海。而三省六部的架构,如同坚实的骨架,支撑起一个即将喷薄而出的全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