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墙都开始变形了,早就想走了!”一位家长在群里发消息。
“救援队什么时候能到啊?孩子才五岁,真撑不住了!”他带着哭腔补充道。
消息发出后,群里立刻涌出好多安慰的话。
“安置点的防寒帐篷是北极科考级别的?”有人在群里兴奋地说道。
“那岂不是比家里还暖和!”
“我现在就开始打包东西,啥也不带,就带几件换洗衣物,坐等救援!”他规划着,难掩对新生活的期盼。
“别太乐观了,群里之前不是说邻镇有抢物资的团伙吗?”另一个人发消息说道。
“万一他们盯上安置点怎么办?我还是再等等看,先不着急做决定。”他补充道,语气里满是悲观与谨慎,试图给大家降温。
看着群里滚动的消息,徐明转头对父母说:“群里彻底炸锅了。”
“有人急着收拾东西等转移,有人坚持留守,还有人在找同伴、提提醒,大家想法差太多了。”他补充道。
短暂的激动过后,三人迅速围坐下来,开始认真商议。
“咱们住的是地下杂物间,本来就是临时藏身地。”母亲率先表态,语气斩钉截铁。
“之前就发现通风口附近的墙体有细小裂缝,万一积雪融化后渗水,很容易出危险,肯定要选转移。”她说出选择转移的理由。
“而且安置点离得不远,还有专业的防寒帐篷和物资,总比在这里天天提心吊胆强。”她补充道。
父亲点了点头,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补充道:“群里那个留后路的建议说得很对。咱们不能把所有家当都带走,得留一部分应急。”
“我看把剩下的木柴分一半藏在通风口下方的土坑里,鼠肉干留五块,再藏两壶化好的清水,用碎石和帆布盖好,就算安置点出问题,回来也能撑几天。”他具体规划道。
徐明深表认同,立刻起身盘点物资:“我来打包!太阳能充电器、急救包、大部分鼠肉干,这些是必需品。”
“剩下的木柴和应急物资我来藏,保证隐蔽。”他补充道。
三人分工协作,动作麻利却又格外谨慎。
父亲用破旧的帆布将留守物资仔细裹好,塞进提前挖好的半米深土坑中,再铺上碎石和积雪,用脚踩实,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痕迹。
母亲则把压缩饼干和手机贴身放进内衣口袋,又把几块鼠肉干塞进徐明的背包侧袋,反复叮嘱“饿了就吃,别硬扛”。
徐明则检查着背包的承重,确保携带的物资既实用又不影响行动。
同时把救援短信里的联络电话记在纸条上,贴身收好。
收拾妥当后,徐明突然想起了王大爷和林宇,立刻拿起手机给林宇发消息:【救援队48小时内到,短信里有详细安置方案,我们决定去临时安置点,你打算怎么办?我等会儿去通知王大爷。】
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后,他对父母说:“我去告知王大爷这个好消息,顺便问问林宇的情况,都是互相帮过忙的人,到了安置点也能有个照应。”
推开隐蔽入口,外面的阳光比想象中更明亮,积雪融化的水珠顺着楼栋墙壁滑落,滴答作响。
远处隐约传来破冰机械的轰鸣,那是希望的声音。
徐明深吸一口带着水汽的清新空气,快步朝着王大爷家所在的楼栋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