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姆负责记录地雷坐标,突然发现其中一个地雷的推进器出了故障,朝着 “先锋号” 的方向飘去。“不好!” 他惊呼着要启动自毁程序,却被星璃拦住。女孩的灵能瞬间缠绕住地雷,硬生生将它拽回预定位置:“别炸,我们的资源不多了。” 她指尖划过地雷外壳,“推进器只是卡住了,我帮它弄好了。”
当布设到第一百五十个地雷时,小林突然发现异常:“有三个地雷的信号消失了!” 她调出定位数据,“就在那块最大的陨石后面,信号被完全屏蔽了。”
凯操控运输艇靠近陨石,才发现陨石表面覆盖着厚厚的金属矿层。“是天然的信号屏障,” 老周皱眉,“地雷在里面就是瞎子,根本没法触发。”
星璃突然想到了什么,她的灵能穿透矿层,将三个地雷重新牵引出来:“可以把地雷埋在陨石表面的裂缝里。” 她引导着地雷嵌入裂缝,“这样既能隐藏,又能通过陨石传递震动信号 —— 只要拾荒者的飞船靠近,震动就会触发引爆。”
这个方法果然有效。当地雷嵌入裂缝后,信号重新连接,还能借助陨石扩大感应范围。老周忍不住赞叹:“星璃这脑子,比我的检测仪器还好用。”
夜幕降临时,雷区终于布设完成。两百个地雷在小行星带中形成内层防御圈,与外层的浮标预警网呼应。小林启动联动测试,故意让一个浮标发出模拟入侵信号,瞬间有七个地雷激活,表面的灵能纹路亮起红光:“联动成功率 100%!一旦浮标发现目标,雷区会自动形成交叉火力。”
运输艇返回 “先锋号” 时,所有人都累得瘫在座椅上。但当他们走进舰桥,看到战术屏幕上双层防御圈的三维模型时,疲惫瞬间消散了大半。雷诺递过来几杯热营养液:“刚才拾荒者的舰队又后退了 50 万公里,他们肯定是侦查到雷区了。”
凯看着屏幕上的防御圈,指尖轻轻划过:“这道屏障虽然不算坚不可摧,但至少能给我们争取时间。” 他看向星璃,“明天你休息一下,剩下的浮标我们来部署。”
星璃摇头,笑着举起数据板:“我已经算出剩下的部署路线了,明天能更快完成。” 她的额间晶体闪烁着微光,“而且我能感觉到,这些浮标和地雷在‘说话’,它们在守护我们。”
老周靠在舱壁上,掏出珍藏的烟草(虽然在太空里不能点燃,但能闻个味儿):“以前在废船里躲拾荒者,只能靠运气。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自己的盾了。” 他深吸一口烟味,“虽然还不能高枕无忧,但至少能睡个踏实觉了。”
蒂姆回放着白天拍摄的画面,镜头里的浮标在星空中闪烁,如同星星连成的锁链。“等‘奇美拉’造好,我们就能主动出击了。” 他兴奋地说,“到时候这些防御圈就是我们的后花园。”
凯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战术屏幕。他知道,这道防御屏障只是权宜之计,拾荒者不会善罢甘休,未来还会有更强大的敌人。但此刻,看着屏幕上稳定运行的预警网和雷区,他心中确实多了一丝踏实。就像在暴风雨中搭建了一间简陋的庇护所,虽然挡不住所有风雨,但至少能让人喘口气,积攒继续前行的力量。
深夜,星璃悄悄来到观测舱。她的灵能延伸出去,连接上小行星带的每一个浮标和地雷。这些由拾荒物资改造的设备,此刻如同一个个忠诚的哨兵,在冰冷的太空中静静矗立。灵能流过它们的金属外壳,传来细微的震颤,像是在回应她的问候。
星璃闭上眼,嘴角露出微笑。她能感觉到 “先锋号” 的心跳(核心模块的嗡鸣),能感觉到龙骨的呼吸(能量流的流转),现在又能感觉到这道防御屏障的脉搏(浮标与地雷的信号)。在这片孤寂的太空中,他们用双手和智慧,一点点构建起属于自己的安全区,一点点靠近梦想中的未来。
远处的星空中,拾荒者舰队的灯光如同鬼火般闪烁,但再也不敢轻易靠近。小行星带的防御屏障如同一条沉睡的巨蟒,守护着背后正在孕育的希望。而 “先锋号” 的船坞里,“奇美拉” 的龙骨依旧散发着微光,等待着披上装甲,装上武器,最终驰骋于星海。
凯站在观测舱门口,看着星璃的身影。他知道,这只是他们星际征程中的一小步,但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定。有了这道防御屏障,他们就能更安心地建造 “奇美拉”,就能在这片危机四伏的星海中,争取到更多生存和发展的时间。安全感虽然微弱,却如同黑暗中的星火,足以照亮前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