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号” 的舰体还在因凯电子战系统的反制余波微微震颤,雷诺已将双手按在主操控杆上,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全息投影中,追猎者援军的能量信号如潮水般从 “空白区域” 方向涌来,2 艘驱逐舰、5 艘强化型主力舰、10 艘 “刺蜂级” 侦察舰,再加上那艘散发着诡异信号的电子战支援舰,组成一道宽达 30 公里的 “火力网”,正以 1.2 倍亚光速向 “先锋号” 前哨站逼近,预计 25 分钟后进入攻击范围。
“凯,电子战还能争取多少时间?” 雷诺的声音通过内部通讯传到电子战控制室,目光却死死盯着屏幕上追猎者舰队的阵型 —— 它们正以 “倒三角” 编队推进,驱逐舰位于顶端,主力舰分列两侧,侦察舰在外围警戒,电子战支援舰被严密保护在编队中心,显然是吸取了之前的教训,不给 “老兵号” 任何突袭的机会。
凯的声音带着一丝疲惫,却依旧保持着冷静:“电子战支援舰正在释放‘广谱干扰屏障’,我们的传感器只能捕捉到 30% 的敌方动态。我会用‘伪装型毒素’持续干扰它们的导航系统,但最多只能造成 10 分钟的航向偏差,之后它们肯定会调整过来!”
“10 分钟足够了。” 雷诺深吸一口气,将主操控杆旁的 “引擎模式切换” 按钮从 “常规推进” 拨至 “应急过载”,“老兵号” 的舰尾突然喷出三道淡蓝色的能量流,引擎功率从 80% 瞬间飙升至 120%,舰体像被无形的手猛地向前一拽,过载带来的重力压得船员们胸口发闷,却没人敢松开手中的设备 —— 接下来的每一秒,都关乎生死。
“航向 180° 急转!规避角 35°!启动‘Z 字机动’程序!” 雷诺的声音在舰桥内回荡,手指在操控面板上快速敲击,将预设的机动路线导入导航系统。“老兵号” 的舰身突然向左下方急转,原本笔直的航线瞬间变成锯齿状,每一次转向的角度都精确控制在 30°-40° 之间,既不会因转向过大导致速度骤降,又能有效规避敌方可能的预判射击。
此时,追猎者先头部队的第一波试探性攻击已抵达。5 艘强化型主力舰的重型粒子炮同时开火,深红色的光束如五道烧红的铁鞭,擦着 “老兵号” 的护盾边缘掠过,击中后方的一颗小行星。岩石瞬间被汽化,淡紫色的能量冲击波向四周扩散,“老兵号” 的护盾被波及,能量读数从 45% 短暂降至 38%,随后又在备用能源的补充下回升。
“护盾能量剩余 42%!右侧引擎舱因过载出现 0.2 秒的功率波动,已自动修复!” 负责舰船状态监控的船员大喊,屏幕上,“老兵号” 的三维模型旁,代表 “引擎健康度” 的绿色条框仍保持在 90% 以上 —— 这是新升级的 “自适应引擎” 带来的优势,能在过载状态下自动修复轻微的功率波动,避免因机械故障导致机动中断。
雷诺没有丝毫停顿,操控 “老兵号” 向 “先锋号” 前哨站的 “废弃船坞区” 飞去。那里是前哨站建设初期遗留的施工区域,堆积着数十艘报废的小型运输舰残骸,最大的残骸长度超过 500 米,外壳由厚达 300 毫米的合金铸造,足以抵挡轻型粒子炮的攻击;残骸之间的缝隙宽窄不一,最窄处仅容 “老兵号” 侧身通过,正好能避开敌方的大范围火力覆盖。
“目标废弃船坞区 b3 象限!那里有三艘报废运输舰残骸形成的‘三角掩体’,我们可以利用残骸遮挡敌方视线,调整护盾能量分配!” 雷诺的手指在操控杆上灵活调整,“老兵号” 的速度在接近残骸区时骤然降至 0.8 倍亚光速,舰身微微倾斜,像一条灵活的鱼,钻进两艘巨型残骸之间的缝隙。
追猎者的第二波攻击紧随而至。3 艘 “刺蜂级” 侦察舰的轻型粒子炮向残骸区倾泻火力,淡紫色的弹幕密集地击中运输舰残骸,合金外壳瞬间被打出密密麻麻的弹孔,碎片如雨点般向 “老兵号” 袭来。雷诺操控 “老兵号” 在残骸缝隙中快速穿梭,时而向左急转避开大块碎片,时而向上拉升躲过大范围弹幕,舰体与残骸边缘的距离最近时仅相差 10 米,看得舰桥内的船员们心惊胆战。
“左侧残骸出现结构坍塌!预计 5 秒后挡住当前航道!” 负责观察的船员突然大喊,屏幕上,一艘报废运输舰的中部舱体已被粒子炮击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 “老兵号” 的航道倾斜。
雷诺的瞳孔骤然收缩,右手猛地将主操控杆向前推至极限,同时左手按下 “引擎紧急升力” 按钮:“引擎功率提升至 130%!航向向上偏转 60°!穿过残骸顶部的缺口!”
“老兵号” 的舰身突然向上猛地一抬,引擎喷出的能量流瞬间变成刺眼的亮蓝色,舰体擦着坍塌的残骸边缘飞过,顶部的天线罩被碎片刮掉一块,却成功避开了致命的撞击。当舰船飞出残骸区时,雷诺立刻将引擎功率降至 100%,同时启动 “护盾局部强化”,将 70% 的护盾能量集中到正面,抵御即将到来的主力舰攻击。
“凯!敌方主力舰正在锁定我们的引擎舱!用电子战干扰它们的火控系统!” 雷诺的声音带着嘶吼,全息投影中,2 艘强化型主力舰的炮口已对准 “老兵号” 的舰尾,深红色的能量正在快速汇聚,预计 3 秒后发射。
“收到!已向敌方火控系统注入‘延迟型毒素’!预计能造成 1.5 秒的瞄准偏差!” 凯的声音及时传来,屏幕上,敌方主力舰的瞄准参数果然出现紊乱,原本对准引擎舱的炮口微微偏移,指向 “老兵号” 的左侧护盾。
“就是现在!航向向右急转 45°!引擎切换至‘矢量推进’!” 雷诺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操控 “老兵号” 的舰身快速转向,同时启动舰体两侧的 “矢量推进器”,让舰船在转向的同时保持速度稳定。两道深红色的粒子光束擦着 “老兵号” 的左侧护盾飞过,虽然没有直接命中,却仍让护盾能量从 42% 降至 35%,舰桥内的应急灯再次亮起,发出刺耳的蜂鸣。
“护盾能量剩余 35%!左侧矢量推进器因冲击波出现轻微故障,推进效率下降 15%!” 状态监控船员的声音带着慌乱,屏幕上,代表推进器的黄色警告灯开始闪烁,“若继续进行高难度机动,推进器可能彻底失效!”
雷诺的目光扫过屏幕上的战场态势:追猎者舰队已逼近至 15 公里外,电子战支援舰的干扰屏障越来越强,“老兵号” 的传感器已无法捕捉到驱逐舰的具体位置;前哨站的地面防御工事正在凯的协调下重新部署,但至少还需要 15 分钟才能形成有效防御;莉娜的舰载狙击炮台虽已锁定一艘 “刺蜂级” 侦察舰,却因敌方护盾强化,暂时无法发起有效攻击。
“不能再被动规避了。” 雷诺深吸一口气,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所有人注意!我们要利用废弃船坞区的复杂地形,主动绕至追猎者编队侧翼,攻击它们的电子战支援舰 —— 只要摧毁那艘支援舰,凯的电子战就能重新发挥作用!”
他操控 “老兵号” 重新钻进废弃船坞区,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规避,而是有目的地向追猎者编队的侧翼迂回。舰体在残骸之间灵活穿梭,时而利用残骸遮挡敌方雷达,时而借助能量反射干扰敌方传感器,每一次转向、每一次加速,都精确计算着与敌方火力的距离。
当 “老兵号” 绕至追猎者编队侧翼时,那艘电子战支援舰的轮廓终于出现在传感器屏幕上 —— 它的外形呈梭形,舰身两侧装有 12 个 “干扰信号发射器”,正持续向四周释放淡紫色的干扰波,保护着中心的驱逐舰和主力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