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则钻进驾驶舱,手指在控制台上来回跳跃,调整隐身系统的参数:“隐身系统已切换至‘被动吸收模式’,能吸收 95% 的电磁探测波,但需要消耗应急能源,最多维持 8 小时。我还关闭了舰船的所有电子设备,只保留终端的离线分析功能,避免产生电磁信号。”
星璃没有参与伪装,而是走到维修舱的中央,灵能再次延伸向整个舱体。她能感受到 “希望方舟” 号意识场的微弱波动,这些波动像一层无形的纱,笼罩着维修舱,能进一步干扰追猎者的探测。“我可以用灵能引导意识场,将维修舱的能量特征伪装成‘自然金属锈蚀’的信号,追猎者除非进行近距离物理探测,否则很难发现异常。但这需要我全程维持灵能输出,不能中断。”
“辛苦你了。” 雷诺走到星璃身边,将一支灵能营养合剂递给她,“我们轮流值守,每 2 小时换一次班,确保灵能不会中断。凯,你负责分析追猎者的探测规律,寻找他们的探测间隙,一旦有机会,我们就启动‘破浪号’的接应计划。莉娜,你在维修舱的四个出口处布置预警陷阱,用震动传感器连接信号器,只要有东西靠近,就会发出无声警报。”
莉娜立刻行动起来,从战术背包中取出八枚震动传感器和四台微型信号器。她将传感器埋在出口处的地面下,信号器则固定在舱顶的金属支架上,调整好灵敏度 —— 既能捕捉到舰船或大型生物的震动,又不会被小型碎片的轻微晃动触发。“陷阱布置好了,探测范围 10 米,响应时间 0.1 秒,只要追猎者的侦察机器人靠近,我们能第一时间发现。”
所有人都进入了静默状态。凯坐在驾驶舱的角落,终端屏幕调至最低亮度,上面显示着追猎者探测波的实时轨迹,红色的线条在屏幕上缓慢移动,距离主维修舱还有 5 公里;莉娜靠在甲板的伪装布旁,手中紧握着战术匕首,眼睛警惕地盯着维修舱的入口,耳朵贴在舱壁上,倾听着外面的动静;星璃坐在中央的应急掩体旁,灵能持续输出,额间的晶体光芒稳定而柔和,脸上却带着一丝疲惫;雷诺则在四个出口之间来回巡视,检查着陷阱的状态,确保没有任何疏漏。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维修舱内只剩下微弱的呼吸声和终端的电流声。追猎者的探测波越来越近,屏幕上的红色线条已经抵达主维修舱的外围区域,每一次探测波扫过舱体,所有人的心脏都会跟着紧缩一下。
“探测波强度在减弱,他们可能在调整探测模式,准备进行重点区域排查。” 凯的声音压得极低,几乎只有自己能听到,“根据轨迹分析,他们会在 10 分钟后对主维修舱区域进行第一次近距离探测,探测时间约 30 秒,我们必须保持绝对静止,不能产生任何震动或能量波动。”
星璃的灵能瞬间增强,维修舱内的意识场波动变得更加柔和,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完美融合。她闭上眼睛,身体尽量放松,减少呼吸产生的轻微震动,手指紧紧抓住衣角,指甲几乎嵌进肉里。
莉娜将身体贴在冰冷的甲板上,连呼吸都放得极缓。她能听到外面传来的侦察机器人的 “嗡嗡” 声,这些声音越来越近,似乎就在维修舱入口的坍塌物旁徘徊。她的手悄悄摸向背后的 “深渊破甲炮”,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雷诺则躲在应急掩体后,目光紧紧盯着入口处的伪装布。他能看到伪装布上偶尔闪过的微弱光影,那是侦察机器人的探照灯,在坍塌物上扫过,每一次闪烁都像在考验着他们的神经。
“探测开始!” 凯的声音带着紧张,终端屏幕上的红色线条瞬间覆盖了主维修舱区域。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维修舱内一片死寂,只有星璃灵能流动的微弱声音,以及外面侦察机器人的 “嗡嗡” 声。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般漫长。
30 秒后,屏幕上的红色线条缓缓移开,侦察机器人的 “嗡嗡” 声也逐渐远去。凯长舒一口气,额头上渗出的冷汗顺着脸颊滑落:“探测结束,追猎者没有发现异常,他们转向了其他区域,预计 1 小时后会进行第二次探测。”
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紧绷的身体瞬间放松下来,却不敢有丝毫懈怠。莉娜慢慢从甲板上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星璃也收回了部分灵能,靠在掩体上休息,脸上的疲惫更甚;雷诺则走到入口处,检查了一下伪装布的状态,确保没有被探测机器人的探照灯照出破绽。
“我们暂时安全了,但不能掉以轻心。” 雷诺压低声音,目光扫过每个人,“追猎者不会轻易放弃,他们肯定会进行多次探测,我们必须保持这种状态,直到找到突围的机会。凯,你继续分析探测规律,寻找他们的薄弱环节;星璃,你尽量节省灵能,必要时我们轮流用灵能辅助;莉娜,你再检查一遍陷阱,确保万无一失。”
团队成员们默默点头,再次投入到紧张的隐蔽工作中。主维修舱外,追猎者的探测仍在继续,炮火声不时传来,“希望方舟” 号的残骸在轰炸中进一步坍塌;维修舱内,每个人都保持着高度专注,用静默与耐心对抗着外部的威胁。他们知道,隐藏计划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满风险,只有坚持到最后,才能带着 “创世火种” 和宝贵的数据库,为遗忘星域的未来争取一线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