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号” 前哨站的维修舱外,一艘银灰色的突击艇正被吊装到临时泊位上 —— 这是团队从 “黑帆” 残舰中修复的 “破浪号” 突击艇,曾因引擎瘫痪沦为漂浮废铁,如今在凯和莱姆的改造下,即将成为 “老兵” 号的第一艘辅助舰艇,标志着团队从单一舰船向微型舰队转变的第一步。
“船体结构修复完成,接下来是核心改造。” 凯戴着全息眼镜,手指在空中划过 “破浪号” 的三维模型,屏幕上红色的 “待改造区域” 逐渐变为绿色,“我们要解决三个关键问题:动力系统升级、控制系统改装、武器模块适配,让它既能独立执行侦察任务,又能在战斗中提供辅助火力。”
莱姆正趴在 “破浪号” 的引擎舱内,将一块从 “破魂号” 回收的深渊能量发生器与原有动力系统对接。金属碰撞声与能量传导的 “滋滋” 声交织,他抹了把额头的油污,喊道:“动力接口适配完成!但这台发生器的能量输出不稳定,需要加装星璃说的灵能稳定器,不然高速行驶时容易过载。”
星璃立刻提着灵能水晶走来,将水晶嵌入引擎舱的凹槽中。淡紫的灵能顺着水晶蔓延,与深渊能量发生器的淡蓝光芒形成稳定循环,屏幕上原本波动的能量曲线逐渐平缓。“灵能稳定器已激活,能将能量输出误差控制在 5% 以内,续航时间比‘黑帆’原配置提升 40%。” 她一边调试参数,一边补充道,“我还在船体内部布了灵能感应阵,一旦遇到深渊能量污染,能实时向‘老兵’号发送预警。”
一、核心改造:从 “废铁” 到 “辅助战力”
改造的核心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升级。凯将 “破浪号” 的原有操控系统拆解,替换成自主研发的 “量子协同模块”—— 这种模块能通过量子通讯与 “老兵” 号的主系统联动,实现远程操控或预设程序自动执行,无需额外船员驾驶。
“你看这个界面。” 凯在终端上演示,屏幕上显示着 “破浪号” 的操控面板,分为 “手动操控”“自动巡航”“协同作战” 三种模式,“在‘协同作战’模式下,我能同时控制‘老兵’号和‘破浪号’的武器系统,形成交叉火力;‘自动巡航’模式则适合侦察任务,预设航线后,它能自主避开陨石和引力乱流,还能通过微型探测器收集情报。”
莉娜则重点参与武器模块的适配。她将 “破浪号” 原有的两门轻型能量炮拆除,替换成从 “黑鸦组织” 缴获的 “深渊破甲炮”,同时在船体两侧加装了四组 “微型鱼雷发射管”—— 这种鱼雷携带的 “符文破甲战斗部”,能穿透 “追猎者” 的常规能量护盾,适合辅助 “老兵” 号突破防线。
“武器系统已校准完毕。” 莉娜通过终端测试射击,屏幕上显示 “深渊破甲炮射程 8 公里,命中率 92%;微型鱼雷有效杀伤半径 100 米,锁定响应时间 0.8 秒”,“在 10 公里范围内,‘破浪号’能为‘老兵’号提供有效的火力支援,尤其是在对抗多目标时,能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经过三天三夜的改造,“破浪号” 彻底焕然一新:船体外侧覆盖着一层薄型深渊屏蔽合金,既能抵御轻微能量攻击,又不会影响机动性;引擎舱加装灵能稳定器后,最高航速比原配置提升 35%,能轻松跟上 “老兵” 号的巡航速度;控制系统的量子协同模块,让它成为 “老兵” 号的 “延伸手臂”,可攻可守,可侦可援。
当 “破浪号” 首次启动引擎,淡蓝的火焰从喷口喷出,在维修舱内缓缓滑行时,莱姆兴奋地拍着船体外壳:“这哪还是之前的‘黑帆’破船!现在的‘破浪号’,比联邦的制式突击艇还厉害!以后咱们再遇到‘追猎者’,终于不用只靠‘老兵’号硬拼了!”
二、功能定位:侦察与火力的 “双辅助”
改造完成后,团队对 “破浪号” 的功能进行了明确划分,使其在终章冒险中承担 “侦察先锋” 和 “火力辅助” 双重角色。
在侦察任务中,“破浪号” 的优势尤为明显。凯在船体腹部加装了 “多光谱侦察舱”,内置光学、红外、能量三种探测模式,能在暗星云环境下清晰捕捉 10 公里内的目标信号。更重要的是,它携带的 8 架微型探测无人机,可通过量子通讯将情报实时传回 “老兵” 号,形成 “母舰 - 子舰 - 无人机” 的三层侦察网络。
“我们做个模拟测试。” 凯在战术指挥室启动 “危险禁区” 的环境模拟,屏幕上显示 “破浪号” 从 “老兵” 号旁起飞,向暗星云深处巡航。当模拟的 “追猎者” 巡逻艇出现在 5 公里外时,“破浪号” 的探测器立刻发出预警,同时自动调整航线,绕到巡逻艇侧后方,将其位置、速度、武器状态等数据同步至 “老兵” 号的战术面板。
“太好用了!” 雷诺看着屏幕上的实时数据,语气中带着惊喜,“有了‘破浪号’提前侦察,我们就能提前规避‘追猎者’的巡逻路线,避免陷入突袭;就算遇到无法规避的敌人,也能通过它传回的情报,制定更精准的战术。”
在火力辅助方面,“破浪号” 的作用同样关键。团队在战术模拟中设置了 “多目标对抗” 场景:3 艘 “追猎者” 突击艇从不同方向围攻 “老兵” 号,“破浪号” 则在侧后方发起突袭,先用微型鱼雷摧毁其中一艘的引擎,再用深渊破甲炮压制另外两艘的武器系统,为 “老兵” 号创造突围机会。
“模拟结果显示,加入‘破浪号’后,我们的胜率从 68% 提升至 85%。” 凯调出战术分析报告,“尤其是在对抗多目标时,‘破浪号’能分散敌人的火力,还能利用机动性切入敌人防御薄弱区域,配合‘老兵’号的主炮形成夹击。”
莉娜对 “破浪号” 的武器精度也很满意。她通过远程操控,让 “破浪号” 对模拟的 “追猎者” 能源核心进行射击,三发深渊破甲炮全部命中,误差控制在 0.5 米以内。“在实战中,只要‘破浪号’能牵制住敌人的注意力,我就能在‘老兵’号上精准狙击他们的关键部位,效率比之前提高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