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 号距离 G-12 中转站仅剩 3 小时航程时,技术隔间的量子计算核心突然发出尖锐的警报声。凯刚结束服务器集群探索预案的最后修订,还没来得及合上疲惫的眼皮,就被这突如其来的警报惊得瞬间清醒。他扑到控制台前,指尖划过屏幕,原本平稳的数据流瞬间被红色的异常信号覆盖 —— 这是他前几天布下的 “全域监控网络” 触发的警报,专门用于追踪 “黑帆” 的通讯频段和舰船轨迹。
“怎么回事?” 雷诺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他正在驾驶舱检查航线,警报声同样传到了那里,“是‘追猎者’的信号吗?”
“不是‘追猎者’,是‘黑帆’!” 凯的手指在键盘上飞速敲击,调出异常信号的解析结果,语气带着一丝凝重,“他们的通讯频率变了,加密方式也升级了,若不是我提前在监控算法里加入了‘黑帆’的旧频段特征,根本捕捉不到!而且他们的舰船轨迹…… 你看,这根本不是之前的无序搜索,而是有组织的‘网格式排查’!”
屏幕上,遗忘星域的星图被划分成一个个整齐的方格,每个方格内都标注着 “黑帆” 舰船的移动轨迹,红色的箭头从四面八方汇聚向一个中心点 —— 正是 “老兵” 号当前航线与 G-12 中转站之间的空域。更令人心惊的是,每个方格的边缘都标注着 “搜索完成” 的绿色标记,意味着 “黑帆” 的搜索范围正在逐步收拢,像一张无形的网,朝着团队的方向收紧。
“他们确定了我们的大致方向!” 莉娜(鹰眼)的声音突然从隔间门口传来,她刚在观测甲板完成狙击炮台的最后校准,听到警报声便立刻赶来。看着星图上的网格轨迹,她的眉头瞬间皱起,“这种‘网格式排查’是‘黑帆’精锐部队的战术,只有在锁定目标大致位置后才会使用,说明他们通过某种方式,确认了我们正前往 G-12 中转站!”
星璃的额间晶体泛起微光,灵能轻轻覆盖在监控数据上,试图感知 “黑帆” 舰船的能量波动:“我能感受到他们的舰船数量比之前多了至少三倍,而且其中有几艘的能量波动很特殊,不像普通的巡逻舰,更像是‘黑帆’的重型突击舰 —— 这种舰船配备了质子鱼雷和深渊能量炮,防御和火力都比普通舰船强太多!”
凯立刻调取 “黑帆” 舰船的详细参数,屏幕上弹出三艘陌生舰船的模型:【“黑帆” 重型突击舰:舰长 120 米,配备 2 门中型质子鱼雷发射管、4 门深渊能量炮,装甲厚度是普通巡逻舰的 2 倍,可搭载 10 名深渊改造兵,最高航速是 “老兵” 号的 1.2 倍。】
“威胁等级大幅提升!” 雷诺快步走进技术隔间,看着参数模型,脸色变得严肃,“之前我们遇到的都是‘黑帆’的普通巡逻队,最多配备 1-2 艘轻型舰船;现在他们派出了重型突击舰和深渊改造兵,显然是做好了与我们正面冲突的准备。而且从搜索范围收拢的速度来看,我们最多还有 1 小时,就会进入他们的警戒圈!”
凯继续解析 “黑帆” 的通讯数据,一段加密语音被成功破解,里面传来 “黑帆” 首领沙哑的声音:【…… 根据影网提供的情报,目标(“老兵” 号)正前往 G-12 中转站,意图摧毁能量站。所有舰船加快搜索速度,务必在他们抵达中转站前拦截!若遭遇抵抗,直接启动深渊能量炮,不用留活口!影网的 “追猎者” 小队已从 G-12 中转站出发,将与我们协同作战,务必将目标全歼!】
“影网和‘黑帆’真的联手了!” 星璃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灵能波动也出现了细微的紊乱,“‘追猎者’从 G-12 中转站出发,加上‘黑帆’的重型突击舰,我们会陷入前后夹击的境地!”
莱姆这时也赶了过来,听到 “前后夹击” 的消息,他非但没有慌乱,反而握紧了手中的重型脉冲炮,眼中闪过一丝战斗的渴望:“怕什么!咱们‘老兵’号现在可是今非昔比!有鹰眼的大型狙击炮台,有凯的新装备,还有星璃的灵能预警,就算他们来了重型突击舰和‘追猎者’,咱们也能跟他们拼一拼!”
“不能硬拼!” 雷诺立刻否定了硬拼的想法,指着星图上的一处陨石密集区,“这里是‘碎岩带’,位于我们当前位置与 G-12 中转站之间,陨石密度高,能干扰‘黑帆’的传感器,还能为我们提供掩护。我们可以暂时改变航线,进入‘碎岩带’躲避,等‘黑帆’的搜索网掠过,再继续前往 G-12 中转站 —— 这样既能避免正面冲突,又能为摧毁能量站争取时间。”
莉娜走到星图前,指尖在 “碎岩带” 的边缘划过:“‘碎岩带’虽然能提供掩护,但里面的陨石移动速度很快,且有部分陨石带有强电磁干扰,会影响我们的传感器和通讯;而且‘黑帆’很可能预判我们会躲进陨石带,在边缘布置伏击。我建议,在进入‘碎岩带’前,我先驾驶小型侦查艇,前往边缘侦查,确认是否有伏击;同时,凯启动电子干扰,模拟我们继续沿原航线前进的信号,迷惑‘黑帆’。”
“这个方案可行!” 凯立刻点头,“我可以用之前制作的‘信号模拟器’,生成‘老兵’号的虚假航迹,让‘黑帆’以为我们还在原航线前进;同时启动‘电磁屏蔽’,隐藏我们真实的能量波动,确保进入‘碎岩带’后不被发现。”
星璃的灵能再次延伸,覆盖向 “碎岩带” 的方向:“我的灵能能感知到‘碎岩带’内部的陨石移动规律,进入后可以实时为我们提供规避路线,避免与陨石碰撞;而且我能感知到‘黑帆’舰船的能量波动,一旦他们靠近‘碎岩带’,可以提前预警。”
团队迅速分工:莉娜负责驾驶小型侦查艇,前往 “碎岩带” 边缘侦查;凯负责启动电子干扰和信号模拟,迷惑 “黑帆”;星璃负责感知陨石移动规律和 “黑帆” 舰船动向;雷诺和莱姆负责检查 “老兵” 号的武器系统和防御系统,确保进入 “碎岩带” 后能随时应对突发情况。
15 分钟后,莉娜驾驶着小型侦查艇,缓缓驶离 “老兵” 号。侦查艇的外壳涂抹了深渊能量屏蔽合金,能有效隐藏能量波动,像一颗不起眼的陨石,向着 “碎岩带” 边缘飞去。通过通讯器,她的声音清晰传来:“侦查艇已出发,预计 20 分钟后抵达‘碎岩带’边缘,当前未发现‘黑帆’舰船踪迹。”
凯则在技术隔间内,启动了 “信号模拟器” 和 “电磁屏蔽”。屏幕上,一条虚假的航迹从 “老兵” 号当前位置延伸向原航线前方,与 “黑帆” 的搜索网格形成交汇;同时,“老兵” 号的真实能量波动被彻底屏蔽,在传感器上,就像消失在了星空中。
星璃闭着眼睛,额间晶体的光芒忽明忽暗,她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碎岩带’内部的陨石移动规律已掌握,主要分为三层:外层陨石移动速度较慢,间隔约 10 秒;中层移动速度中等,间隔约 5 秒;内层移动速度最快,间隔约 2 秒……‘黑帆’的舰船还在按原计划收拢搜索范围,暂时没有发现异常,虚假航迹成功迷惑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