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压储能部件:当前 LR-320 电容与 Kt-400 电池的总储能不足,需额外补充至少 3 节 “高容量高压电池”(型号:hV-300,单节储能 500wh,耐压 3kV);
? 精准导向部件:需一个 “电磁聚焦器”(用于将脉冲能量聚焦于基础活性线圈),当前无该部件,需从废弃星舰残骸中打捞(推测 w-01 残骸的能源舱可能存在);
? 线路修复部件:需更换核心辅助检测线圈的熔断段(需 1 米 “耐高温超导线缆”,型号:Sc-210);
1. 操作风险:阶梯式脉冲能量较高(总计约 5000J),若聚焦偏差或线路接触不良,可能导致核心基础活性线圈彻底烧毁,使核心陷入 “永久性脑死亡”,风险等级:极高(红)。】
高容量高压电池、电磁聚焦器、超导线缆 —— 这三样关键部件,目前一样都没有。雷诺靠在能源舱的舱壁上,看着数据板上的 “硬件需求清单”,心里涌起一股深深的失望。刚才的短暂兴奋还在脑海中回荡,待机指示灯的绿色光芒仿佛还在眼前闪烁,可现实却像一盆冷水,将他拉回 “资源匮乏” 的残酷处境。
他走出能源舱,回到维修舱的休息区 —— 这里的隔热棉依旧温暖,水循环单元的嗡鸣声依旧稳定,维修机器人还在缓慢修复焊接枪,可他却没了之前的 “踏实感”。刚才的尝试像一场短暂的梦,梦里核心重新运转,“老兵” 号拥有了稳定的能源,而梦醒后,依旧是 “缺这少那” 的困境。
雷诺坐在隔热棉上,拿起一块压缩饼干,却没了胃口。他看着数据板右下角依旧跳动的异常信号,又看了看 “核心二次激活条件” 的清单,心里的失落像潮水般涌来 —— 明明已经看到了希望的火苗,却因为没有足够的 “柴火”,只能眼睁睁看着火苗即将熄灭。
就在他陷入沮丧时,数据板突然弹出一条新的提示,是系统基于 “基础活性线圈能量波动” 生成的补充分析:【核心基础活性线圈的能量波动可维持约 72 小时(因无外部能量补充,会逐渐衰减),72 小时内若能集齐所需部件,二次激活成功率可达 45%;若 72 小时后仍未尝试,线圈能量将彻底耗尽,核心将进入 “永久性脑死亡”,无任何修复可能】。
72 小时!45% 的成功率!这条提示像一道光,重新照亮了雷诺的眼睛。虽然时间紧迫,虽然部件难寻,可至少还有机会,至少不是 “彻底绝望”。他立刻从隔热棉上站起来,走到储物舱,看着之前打捞的资源 —— 钛合金碎片、备用过滤膜、维修机器人的零件,这些都是之前 “活下去” 的资本,而现在,他需要为 “修复核心” 寻找新的资本。
“系统,生成‘72 小时紧急任务清单’,优先级排序:1. 前往 w-01 残骸能源舱,寻找电磁聚焦器与超导线缆;2. 在铁渣碎片场扩大打捞范围,寻找 hV-300 高容量高压电池;3. 修复维修机器人,提升打捞与拆解效率。” 雷诺的声音重新变得坚定,手指在数据板上快速输入指令,之前的失落与沮丧,此刻已被 “争分夺秒” 的紧迫感取代。
数据板的屏幕上,“紧急任务清单” 清晰呈现,每一项任务都标注了 “预计耗时”“潜在风险”“所需工具”。雷诺看着清单,心里的希望重新燃起 —— 虽然前路依旧艰难,虽然需要面对更多未知的危险,可只要还有 72 小时,只要还有 45% 的成功率,他就不会放弃。
他走到观测窗前,看着远处的 w-01 残骸 —— 那里曾是他获取第一批应急物资的地方,现在,那里可能藏着修复核心的关键部件。绿色恒星的光芒洒在 “老兵” 号的舰体上,为这艘伤痕累累的老舰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而在能源舱内,核心最中心的 “基础活性线圈” 仍在闪烁着微弱的能量波动,像奇迹留下的余烬,等待着被重新点燃。
雷诺深吸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维修工具 —— 接下来的 72 小时,将是他与 “老兵” 号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也是修复核心的最后机会。他知道,这一次不能再失败,因为这不仅关系到 “老兵” 号能否拥有稳定的能源,更关系到他们在这片未知星域里,能否真正 “站稳脚跟”。
“老兵,再坚持一下,我们一定能找到需要的部件,一定能唤醒你。” 雷诺轻声说道,手掌轻轻贴在观测窗上,仿佛在与 “老兵” 号约定。舱内,水循环单元的嗡鸣声、维修机器人的咔嗒声、数据板的提示音交织在一起,像一首 “备战的乐章”,预示着接下来 72 小时的紧张与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