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希望的曙光(2 / 2)

然而,傅国柱的两个女儿不同意,老人这才得以在医院得到相对规范的治疗。

主治医生推了推眼镜,神色间带上了一丝复杂的情绪,既有对陈毅博的敬佩,也有对病人凄凉遭遇的同情。

“陈先生,既然您问起,我也就直说了。”医生轻叹一口气,“傅国柱的情况……不太乐观。他现在是中晚期肺癌,并且已经出现了骨转移的迹象。胸腔中还伴有积液,以及伴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基础病。目前老人的身体机能比较差,心肺功能也受损严重。”

主治医生顿了顿,找出了傅国柱的CT片子,指着上面的阴影部分,继续说道:“你们看,这一片阴影主要集中在右肺门周围,边界不清,形态很不规则,而且可以看到明显的毛刺征和胸膜牵拉。这是典型肺部恶性肿瘤的影像学表现,而且病灶体积不小,已经压迫到了临近的支气管。”

“医生,我想请问一下,老人目前的情况还有治愈的可能吗?有没有其它方法能延长他的生存期?”一旁的周娉婷问出了他们最想知道的问题。

主治医生沉吟了片刻,终是摇了摇头:“坦白说……以病人目前的情况,治愈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们的目标主要是尽力延长生存期,让他走得安详一些。”

主治医生的话说得很直白,也很残酷。

“不过,如果你们可以将傅国柱转到‘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或许还真有机会延长病人的生存年限。”最后,主治医生又给众人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那里的呼吸科是全国有名的,也许可以对病人已经发生骨转移的病灶进行精准的姑息性放疗,最大程度上控制转移灶的发展。”

主治医生的眼中流露着作为医者的热忱:“虽然我也不确定可以延长多久的生存期,但转到那里,终归会有更多的手段可以去控制病情、减轻痛苦。就是费用可能……会是一个‘无底洞’,你们考虑一下吧。”

“谢谢您,医生,我们先回去商量一下,会尽快做决定的。”陈毅博和周娉婷他们对视一眼,相继走出了医生办公室。

当天下午,在陈毅博的“钞能力”,以及黄世杰人脉的打点下,傅国柱老人便成功被“广城市医大附属第一医院”接手,可以进行更规范、更精确的治疗了。

转院过程高效得令人咋舌。

短短的两个小时后,傅国柱便从中医院那逼仄的7人间成功转到了“医大附一院呼吸科”宽敞明亮的单人VIP病房。

接着,由呼吸科主任、肿瘤科主任以及影像科专家组成的医疗团队,第一时间组织了多学科会诊。

VIP病房里,专家们态度严谨而专注,他们仔细询问了傅国柱老人当下的切身感受,仔细翻看了在中医院进行的治疗方案,以及查看了之前影像片子,讨论了各种可能性。

“陈先生,经我们初步讨论后,认为当前最紧迫的是需立即对病人进行更全面精准的基因检测,寻找可能的靶向治疗机会。当然,出于严谨,我们建议病人再重新做个CT,以及其他一系列的基础检查。”呼吸科主任诚恳的建议道,“等检查结果都出来后,我们再为病人制定一个最全面、最适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陈毅博当即表态:“好的,一切听从专家们的安排,烦请你们一定要尽全力医治病人,费用不是问题!”

傅国柱躺在病床上,早已老泪纵横。

他,似乎看到了一丝名为“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