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生哥,今天恐怕不行了。上午我就跟一个朋友约好了,晚上找他去喝点,我都答应人家了,不好爽约。”
他语气自然,还带着点无奈,“改天,改天咱们再好好喝两杯,唠个痛快。”
孙春生是个实在人,听表弟这么说,虽然有些遗憾,但也理解。
“哦,和人约好了啊?那行,那你忙你的。咱们改天再聚,反正我就在那儿,跑不了。”
他又叮嘱了几句让刘文宇晚上自己当心,便转身离开了。
看着表哥的身影消失在门口,刘文宇轻轻松了口气。他当然没有什么朋友相约,这只是一个独自行动的借口。
他之所以要一个人留下,是因为他心里惦记着一个地方——簋街。
由于现在饥荒已经开始波及四九城,正规渠道物资又极度匮乏,一些有门路弄到东西的人,或是家里有些富余物品需要换粮换票的人,便会趁着夜色聚集到那里,进行一些私下里的交易。
那里鱼龙混杂,信息灵通,有时能碰到正规商店里根本见不到的好东西,当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刘文宇惦记着系统下一次的升级,也不知道能不能遇到点真正的好东西!
夜风微凉,吹动着胡同里老槐树的叶子,发出沙沙的声响。
二哥刘文强累了一天,加上喝了点酒,早已哈欠连天,跟爹娘打了个招呼,便回屋歇着了。老娘和二嫂周玉英还在窸窸窣窣地收拾着大姐她们没收拾干净的残局。
刘文宇站在院中,深吸了一口带着饭菜余香和夜露微凉的空气,抬头看了看墨蓝色的天幕上那几颗稀疏的星子。
他心里那点关于簋街的念头,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涟漪一圈圈扩大,再也按捺不住。
他走进屋,对还在忙碌的两人说道:“娘,二嫂,我去找个朋友,晚上可能就不回来了。”
“这么晚还出去?啥朋友啊?可靠不?”老娘停下手中的动作,有些担忧地看过来。在她印象里,自家老三在城里应该没啥深交的朋友才对。
“放心吧娘,上午就约好的,一个……一个很久不见的朋友,关系挺好的,您甭操心。”刘文宇脸上挂着轻松的笑容,语气笃定,让人不忍怀疑。
二嫂周玉英倒是没多想,只是叮嘱:“那你自己当心点,夜里凉,别冻着了”
“哎,知道了二嫂。”刘文宇应着,转身和老爹又打了声招呼便出了门,推着自行车脚步轻快地融入了胡同的黑暗中。
他没有直奔大路,而是骑着自行车依循着白天打听到的模糊方位,在纵横交错的胡同里穿行。
这个时间点,四九城的大部分区域已经沉睡,只有零星几个窗口还透出昏黄的灯光,像是守夜人疲惫的眼睛。
路灯光线昏暗,勉强勾勒出青砖灰瓦的轮廓,脚下的石板路在寂静中发出清晰的回响。
骑了约莫半个多小时,穿过一条狭长的、堆着些杂物的巷子,眼前的景象豁然一变,人气明显旺盛起来。
这里是一条更宽阔的街道,路两旁稀疏地摆着些地摊,摊主大多沉默,只是在地上铺块布,摆上些零零碎碎的物件,旁边放一盏光线微弱、用黑布罩住大半的马灯,或是直接借点邻摊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