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宇立刻开口,声音温和却充满肯定,目光真诚地看着舅舅:“舅,您别急。我已经托了好几拨靠谱的朋友在打听了,最多五天对方就会给我答复。”
他语气放缓,带着安抚的意味:“四九城那么大,国营厂子那么多,除了这些一线生产岗位,总还有些其他的活计。”
“比如看看仓库、管管物料发放、或者找个单位看看大门之类的。
这些岗位虽然工资可能不像一线工人那么高,但胜在轻松、稳定,不挑年纪,也不用出大力气,正适合您。”
刘文宇说得非常肯定,给人一种事情已然八九不离十的感觉:“这类消息传得慢一点,但我估计,最多不超过五天,应该就能有准信儿了!”
“您放心,肯定不能让您一个人留在地里刨食,眼看着舅妈和春生哥都进城。咱们一家,肯定要整整齐齐的,都在城里安顿下来!”
这一番话,如同春风化雨,瞬间驱散了孙振华心头刚刚升起的那一丝阴霾和不安。
他猛地抬起头,看着外甥,眼中的落寞彻底被巨大的惊喜和更深的感激所取代。
原来文宇连他的后路都安排得如此周到!他不仅救了儿子,救了妻子,甚至把他这个老舅的未来也稳稳地托住了!
“好……好……好啊!”孙振华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这个硬朗的庄稼汉子,声音哽咽了。
他一连说了三个“好”字,重重点头,伸出粗糙的大手,用力地、紧紧地握住了刘文宇的手,一切尽在不言中。
院子里,巨大的、几乎要将屋顶掀翻的喜悦终于彻底爆发开来。姥姥和姥爷在一旁不停地抹着眼泪。
舅妈抱着那张介绍信,又哭又笑。表哥孙春生兴奋地挥舞着拳头,已经开始憧憬城里的生活。
待大家的情绪稍稍平复,刘文宇转向还在兴奋地摩挲着介绍信的表哥孙春生。
“春生哥,”他声音清朗,带着叮嘱的意味。“这介绍信你可得收好了,千万别丢了。回头记得去大队部,找大队长把介绍信给开了。”
他顿了顿,补充着细节,生怕表哥高兴过头忘了正事。
“就跟大队干部说明情况,需要村里出具相关证明和转移关系的材料。他们都知道流程,会给你办好的。”
孙春生闻言,立刻重重点头,小心翼翼地将介绍信对折再对折,郑重地塞进自己上衣内侧的口袋里,还下意识地拍了拍。
“放心吧文宇!我记下了!肯定办得妥妥的!”
刘文宇这才放心地点点头,接着安排道:“行,那后天一早我过来接你和舅妈。百十里地呢,咱们得早点出发!”
他目光扫过舅妈和表哥,确保他们都听明白了:“最好提前把要带的东西都归置好,村里的介绍信、户口本什么的都带上,以防万一。穿得稍微整齐些就行,第一印象也挺重要。”
“哎!好!都听你的!”舅妈陈若琴连忙应声,此刻她对刘文宇的安排是百分百的信服。
事情交代清楚,刘文宇也准备离开了。但舅妈拉着他的自行车后座说什么都不同意:“你这着急忙慌的跑了这么久,连口水都没喝,这可不行!必须得吃完饭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