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惊喜过后细筹谋(2 / 2)

孙巧云则是激动得语无伦次,一会儿看看儿子,一会儿看看激动落泪的二儿媳,自己也忍不住抹起眼角:“这……这真是……天大的好事啊!祖宗保佑!祖宗保佑啊!”

院子里,沸腾般的狂喜稍稍平息,但那种巨大的、不真实的幸福感依旧弥漫在空气中,像一层温暖的薄纱笼罩着每个人。

孙巧云还在抹着眼泪,嘴角却咧到了耳根子。

周玉英终于稍稍平复了情绪,但通红的眼眶和偶尔的抽噎还显示着她内心的激荡,她看着刘文宇,眼神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激。

刘大山表现得最为镇定,他捡起旱烟杆,重新填上烟丝,划火柴的手却微微有些颤抖,点了两次才点着。

他深深吸了一口,辛辣的烟雾似乎帮助他压下了翻腾的心绪。在一片激动后的短暂寂静中,他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沉稳了许多,却带着一家之主特有的审慎:

“老三,剩下的两个名额,你心里是咋打算的?”他的目光落在小儿子脸上,带着询问,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

这东西太金贵,安排不好,容易生出事端。

刘文宇早就料到父亲会有此一问。他轻轻拍着怀里再次睡熟的月月,语气平静,显然已经深思熟虑:

“爹,我本来打算的是给我舅和春生哥。”他顿了顿,看到父亲微微点头,这个安排合乎情理,姥爷家是至亲,春生是自家孩子。

但刘文宇话锋一转,继续道:“但我后来又仔细琢磨了一下。让我舅进厂,重体力活怕是扛不住,咱们倒不如……换个思路。”

他稍微坐直了些,声音压低了些,却更显清晰:“我想着,这两个名额,不如一个给春生哥,另一个……给我舅妈。”

“给你舅妈?”孙巧云忍不住插话,脸上带着疑惑。在这个时代,优先安排男性劳动力进厂几乎是默认的规则。

“对,给我舅妈。”刘文宇肯定地点头,眼神明亮,分析得条理分明。

“娘,您想,春生哥年轻力壮,进哪个车间都能很快上手,以后是养家糊口的主力。而让我舅妈去,好处更多。”

他一条条数来:“第一,可以和二嫂做个伴,机械厂也有适合女工的岗位,比如仓库保管、物料清点、或者一些装配线上的轻省活计,舅妈肯定能干得来。”

“第二,也是最要紧的一点——只要舅妈成了正式工人,她就能把户口迁到城里,变成城镇户口!”

“城镇户口”四个字,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刘大山和孙巧云的眼睛。他们太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了!

刘文宇接着说道:“舅妈有了城镇户口,就能吃上商品粮,拿粮本领定量!这样一来,不光她自己的口粮解决了,我姥爷家里的负担立马就能减轻一大半。而且——”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家人,说出最关键的一点:“按照现在的政策,未成年子女的户口通常是跟着母亲走的。”

“也就是说,春兰妹子也能跟着舅妈,把户口落到城里,以后也能吃上定量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