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癸酉朔日,太后首次在万象神宫接受尊号,旗帜以赤色为尊。甲戌日,太后在神都重新设置社稷。辛巳日,太后将武氏祖先的神位供奉到太庙;长安的唐朝太庙改名为享德庙。四季只祭祀唐高祖及以下三位祖先,其余四个祭室都关闭不祭祀。又将长安的崇先庙改名为崇尊庙。乙酉日,正值冬至,太后在明堂举行盛大祭祀,祭祀昊天上帝,各路神灵陪同祭祀,武氏祖宗配享祭祀,唐朝的三位皇帝也一同配享。
饶阳尉姚贞亮等几百人上奏请求给太后加尊号为上圣大神皇帝,太后没有同意。
侍御史来子珣诬告尚衣奉御刘行感兄弟谋反,刘行感兄弟都被处死。春一月,地官尚书武思文以及朝集使二千八百人上奏请求封禅中岳嵩山。
己亥日,朝廷废除唐朝兴宁陵、永康陵、隐陵的管理官员,只酌情设置守墓户。
左金吾大将军丘神积因罪被诛杀。
纳言史务滋与来俊臣一同审理刘行感的案件,来俊臣上奏说史务滋与刘行感关系密切,想要隐瞒他的谋反事实。太后命令来俊臣一并审理史务滋,庚子日,史务滋因恐惧而自杀。
有人告发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积勾结谋反,太后命令来俊臣审理此案。来俊臣与周兴正在一起审案吃饭,来俊臣对周兴说:“囚犯大多不认罪,应当用什么方法让他们认罪?”周兴说:“这很容易。拿一个大瓮,用炭火在四周烘烤,让囚犯进入瓮中,还有什么事情不承认!”来俊臣于是找来一个大瓮,按照周兴说的方法用炭火围住,然后起身对周兴说:“有宫内的文书要审问你,请兄长进入这个瓮中吧。”周兴十分惶恐,磕头认罪。按照法律应当处死,太后赦免了他的死罪。二月,周兴被流放到岭南,在途中被仇家杀死。
周兴与索元礼、来俊臣竞相施行残暴苛刻的刑罚,周兴、索元礼各自杀死几千人,来俊臣摧毁了一千多家。索元礼尤其残酷,太后也杀死他来安抚民心。
朝廷改封左卫大将军千乘王武攸暨为定王。
立已故太子李贤的儿子李光顺为义丰王。
朝廷追复李君羡的官爵。
夏四月壬寅朔日,发生日食。
癸卯日,太后下令,因佛教为改朝换代开辟了道路,将佛教提升到道教之上。
命令建安王武攸宜留守长安。
丙辰日,朝廷铸造大钟,放置在北阙。
五月,任命岑长倩为武威道行军大总管,率军攻打吐蕃,中途又将他召回,军队最终没有出发。
六月,朝廷任命左肃政大夫格辅元为地官尚书,与鸾台侍郎乐思晦、凤阁侍郎任知古一同担任同平章事。乐思晦是乐彦暐的儿子。
秋七月,朝廷迁徙关内几十万户百姓前往洛阳,以充实神都人口。
八月戊申日,纳言武攸宁被罢官,改任左羽林大将军;夏官尚书欧阳通担任司礼卿,兼管纳言事务。
庚申日,朝廷杀死玉钤卫大将军张虔勖。来俊臣审理张虔勖的案件时,张虔勖向徐有功申诉冤情;来俊臣大怒,命令卫士用刀乱砍杀死他,将头颅悬挂在集市示众。
义丰王李光顺、嗣雍王李守礼、永安王李守义、长信县主等人都被赐姓武氏,与唐睿宗的儿子们一同被幽禁在宫中,十多年没有走出宫门。李守礼、李守义是李光顺的弟弟。有人告发地官尚书武思文起初与徐敬业勾结谋反;甲子日,武思文被流放到岭南,恢复本姓徐氏。
九月乙亥日,朝廷杀死岐州刺史云弘嗣。来俊臣审理他的案件时,不问任何罪状,先砍下他的头颅,再伪造案卷上奏。他杀死张虔勖时也是这样。太后的敕旨都予以批准,天下人都不敢说话。
鸾台侍郎、同平章事傅游艺梦见自己登上湛露殿,把这件事告诉了亲近的人,亲近的人告发了他;壬辰日,傅游艺被关进监狱,自杀身亡。
癸巳日,朝廷任命左羽林卫大将军建昌王武攸宁为纳言,洛州司马狄仁杰为地官侍郎,与冬官侍郎裴行本一同担任同平章事。太后对狄仁杰说:“你在汝南时,政绩很好,你想知道诬陷你的人的名字吗?”狄仁杰推辞说:“陛下如果认为我有过错,我请求改正;如果知道我没有过错,那是我的幸运,我不愿知道诬陷者的名字。”太后深深赞叹并赏识他。
在此之前,凤阁舍人修武人张嘉福指使洛阳人王庆之等几百人上奏,请求立武承嗣为皇太子。文昌右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岑长倩认为皇嗣已经在东宫,不应该有这样的提议,上奏请求严厉斥责上书的人,并告示他们散去。太后又询问地官尚书、同平章事格辅元,格辅元坚决表示不可。因此,他们大大违背了武氏诸王的意愿,所以太后斥责岑长倩,命令他西征吐蕃,还没到达目的地,又被召回,关进专门的监狱。武承嗣又诬陷格辅元。来俊臣又胁迫岑长倩的儿子岑灵原,让他牵连司礼卿兼管纳言事务的欧阳通等几十人,声称他们都共同谋反。欧阳通被来俊臣审讯,各种酷刑都用上了,始终没有屈打成招,来俊臣于是伪造了欧阳通的认罪书。冬十月己酉日,岑长倩、格辅元、欧阳通等人都被处死。
王庆之拜见太后,太后说:“皇嗣是我的儿子,为什么要废黜他?”王庆之回答说:“‘神灵不享用异姓的祭品,百姓不祭祀异姓的宗族。’如今是谁拥有天下,却让李氏做继承人呢!”太后劝说并打发他离开。王庆之趴在地上,哭着以死请求,不肯离去。太后于是把盖有官印的纸片交给她说:“想要见我,就把这个给守门人看。”从此以后,王庆之多次请求拜见,太后对他十分不满,命令凤阁侍郎李昭德赐王庆之杖刑。李昭德把王庆之带到光政门外,向朝中官员示众说:“这个奸贼想要废黜我们的皇嗣,立武承嗣为太子!”命令手下殴打他,打得他耳目流血,然后用杖刑打死,他的党羽才散去。
李昭德趁机对太后说:“天皇是陛下的丈夫,皇嗣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拥有天下,应当把它传给子孙,作为万代基业,怎么能让侄子做继承人呢!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侄子做天子后,会为姑姑建立宗庙的!况且陛下接受天皇的托付,如果把天下交给武承嗣,那么天皇就不能再享受祭祀了。”太后也认为他说得对。李昭德是李乾佑的儿子。
壬辰日,朝廷杀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乐思晦、右卫将军李安静。李安静是李纲的孙子。太后将要改朝换代时,王公百官都上奏劝进,只有李安静神色严肃地拒绝。等到被关进专门的监狱,来俊臣审问他的谋反罪状,李安静说:“我是唐朝的老臣,要杀就杀!如果问我谋反的事,实在没什么可回答的!”来俊臣最终杀死了他。
太学生王循之上奏,请求请假回乡,太后批准了。狄仁杰说:“我听说君主只有生杀大权不能交给别人,其余的权力都应该归有关部门掌管。所以左、右丞只负责判决徒刑以下的案件;左、右相只负责判决流放以上的案件,这是因为职位逐渐尊贵的缘故。那个学生请求请假,是国子监丞、主簿的职责,如果天子为此颁发敕令,那么天下的事情几乎都要用敕令来处理了!如果一定要不违背他的意愿,请求制定普遍的制度就行了。”太后认为他说得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