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日,太宗驾临汉朝旧甘泉宫,下诏称:“戎狄与天地同生,与上古帝王并存,制造灾祸,从远古就开始了。我姑且派一支偏师,就擒获了颉利可汗;刚施展朝廷谋略,就消灭了薛延陀。铁勒一百多万户,散居在北方荒漠,远道派使者前来归顺,请求编入户籍,成为州郡;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事,应准备礼仪祭告祖庙,同时向天下颁布。”
庚辰日,太宗抵达泾州;丙戌日,越过陇山,到达西瓦亭,视察牧马场所。九月,太宗抵达灵州,敕勒各部首领派使者相继抵达灵州的有数千人,都说:“希望能尊奉天子为我们的天可汗,子子孙孙永远做天可汗的臣民,死而无憾。”甲辰日,太宗作诗记叙此事,序文写道:“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公卿大臣请求在灵州刻石立碑;太宗准奏。
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宋公萧瑀,性情耿直孤僻,与同僚大多不和,曾对太宗说:“房玄龄与中书门下众大臣结党营私,不忠于陛下,权势稳固。陛下不详细了解,他们只是还没谋反罢了。”太宗说:“你这话是不是太过分了!君主选拔贤才作为心腹大臣,应当诚心信任他们。人不可能十全十美,必须舍弃其短处,取用其长处。我虽不算聪慧,也不至于完全分不清善恶,到这种地步!”萧瑀内心不安,多次违背太宗旨意,太宗也心怀不满,但因他大多时候忠诚正直,不忍心罢免他。
太宗曾对萧瑀说:“你既然信奉佛教,为何不出家?”萧瑀于是请求出家。太宗说:“我也知道你一向喜好佛门,如今不违背你的意愿。”不久萧瑀又进言说:“我刚才思考了一下,不能出家。”太宗认为他在群臣面前言行反复,更加不满;恰逢萧瑀称脚病不上朝,有时到了朝堂却不进见。太宗知道萧瑀始终心怀不满,冬,十月,亲手下诏列举他的罪状:“我对佛教并不尊崇。求佛道的人没能验证将来的福分,信佛教的人反而在过去遭受祸患。至于梁武帝潜心佛教,简文帝专心法门,耗尽府库财物供给僧众,耗费人力修建塔庙。等到三淮战乱,五岭烽火,梁武帝只能靠吃熊掌苟延残喘,简文帝最终死于非命,子孙覆灭无暇顾及,国家瞬间化为废墟,佛教所说的报应,多么荒谬!你重蹈覆辙,沿袭亡国的遗风;舍弃公事追求私利,分不清公开与隐秘的界限;身处俗世却口谈佛道,辨不清邪正之心。积累历代的祸根,祈求自身的福分,对上违背君主,对下煽动浮华之风。自己请求出家,不久又反悔。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瞬息之间变化无常;自可自否,在朝堂之上反复无常。有失栋梁之臣的体面,怎能有让众人敬仰的器量!我隐忍至今,你却毫无悔改之意。可降为商州刺史,免去封爵。”
太宗从高丽返回后,渊盖苏文更加骄横,虽派使者上表,言辞大多荒诞不经;又对唐朝使者傲慢无礼,常常窥伺边境寻找可乘之机。太宗多次下诏令他不要进攻新罗,但他侵犯不止。壬申日,太宗下诏不再接受高丽的朝贡,重新商议讨伐之事。
丙戌日,太宗返回京城。
冬,十月己丑日,太宗因前往灵州往返途中受寒劳累,想要在年底前专心休养。十一月己丑日,下诏祭祀、奏章、外国宾客、兵马、宿卫、调兵符节、驿站供应、任命五品以上官员及任免、判决死罪等事务都要上奏,其余事务全部由皇太子处理。
十二月己丑日,群臣多次请求太宗封禅;太宗准奏。下诏打造仪仗队送往洛阳宫。
戊寅日,回纥俟利发吐迷度、仆骨俟利发歌滥拔延、多滥葛俟斤末、拔野古俟利发屈利失、同罗俟利发时健啜、思结酋长乌碎以及浑、斛薛、奚结、阿跌、契苾、白霫等部落酋长都前来朝见。庚辰日,太宗在芳兰殿设宴款待,令有关部门优厚接待,每五天聚会一次。
癸未日,太宗对长孙无忌等人说:“今天是我的生日,世俗之人都设宴作乐,我却反而伤感。如今我君临天下,富有四海,却再也不能在父母膝下尽孝,这就是子路‘负米养亲’的遗憾啊。《诗经》说:‘哀哀父母,生我劬劳。’怎能在父母辛劳生下我的日子里设宴作乐呢!”说完泪流满面,身边的人都为之悲痛。
房玄龄曾因小过失被免职回家,褚遂良上疏说:“房玄龄从起义之初就辅佐陛下建功,武德末年冒死参与决策,贞观初年选拔贤才、建立制度,大臣中勤勉程度,房玄龄首屈一指。除非他犯了不可赦免的大罪,被百官共同指责,否则不能疏远抛弃他。陛下若觉得他年老,也应委婉劝他退休,以礼相待;不能因微小过失,舍弃数十年的元勋老臣。”太宗立即召房玄龄回朝。不久,房玄龄又辞官回家。过了很久,太宗驾临芙蓉园,房玄龄吩咐子弟打扫门庭,说:“皇上车驾将要来了!”没过多久,太宗果然亲临他家,于是用车载着房玄龄回宫。
春,正月,开府仪同三司申文献公高士廉病重;辛卯日,太宗亲临他家,流泪与他诀别;壬辰日,高士廉去世。太宗想要前往哭丧,房玄龄因太宗病情刚痊愈,坚决劝谏,太宗说:“高公不仅是君臣,更是故旧姻亲,怎能听到他去世而不去哭丧?你别再说了!”率领侍从从兴安门出发。长孙无忌正在高士廉的丧礼上,听说太宗要来,停止哭泣,在马前迎接劝谏:“陛下服用丹药,按药方不能临丧,怎能不为宗庙和百姓保重自己!况且我舅舅临终遗言,极力不愿因自己的丧事,劳烦陛下屈驾前来。”太宗不听。长孙无忌中途跪伏在地,流泪坚决劝谏,太宗才返回东苑,向南眺望高士廉家的方向痛哭,泪水如雨。等到灵柩出横桥时,太宗登上长安故城西北楼,遥望灵柩恸哭。
丙申日,太宗下诏将回纥部改为瀚海府,仆骨部改为金微府,多滥葛部改为燕然府,拔野古部改为幽陵府,同罗部改为龟林府,思结部改为卢山府,浑部改为皋兰州,斛薛部改为高阙州,奚结部改为鸡鹿州,阿跌部改为鸡田州,契苾部改为榆溪州,思结别部改为蹛林州,白霫部改为置颜州;任命各部酋长为都督、刺史,分别赏赐金银绸缎和锦袍。敕勒各部大喜,手捧赏赐欢呼拜舞,在尘土中跪拜不起。等他们返回时,太宗在天成殿设宴,安排十部乐助兴后遣送他们。各酋长上奏说:“我们既然成为唐朝百姓,往来天子所在之地,就像拜见父母,请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开辟一条道路,名为‘参天可汗道’,设置六十八个驿站,每个驿站配备马匹和酒肉供使者往来,我们每年进贡貂皮作为租赋,还请求派会写文章的人,帮我们撰写奏章。”太宗全部应允。于是北方荒漠全部平定,但回纥吐迷度已私自自称可汗,官号都效仿突厥旧制。
丁酉日,太宗下诏明年仲春前往泰山封禅,在社首山举行禅礼;其余事项都依照贞观十五年的商议执行。
二月丁丑日,太子在国学举行释奠礼(祭祀先师的礼仪)。
太宗准备再次讨伐高丽,大臣们商议认为:“高丽依山筑城,不能迅速攻克。上次陛下亲征,高丽百姓无法耕种,所攻克的城池,粮食全被收缴,再加上旱灾,百姓大半缺粮。如今若多次派遣偏师,交替骚扰其边境,让他们疲于奔命,放弃农耕躲进堡垒,几年之内,千里之地一片萧条,人心自然离散,鸭绿江以北地区,可不战而得。”太宗采纳了这个建议。三月,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候将军李海岸为副,出兵一万多人,乘坐楼船从莱州渡海进军。又任命太子詹事李世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右武卫将军孙贰朗等为副,率领三千士兵,会同营州都督府兵力从新城道进军。两支军队都挑选熟悉水战、善于作战的士兵配备。
辛卯日,太宗说:“我之所以能取得古人不能取得的成就,臣服古人不能臣服的部族,都是因为顺应了众人的意愿。从前大禹率领九州百姓,开山伐木,疏导百川注入大海,劳苦至极,而百姓没有怨言,就是因为顺应民心、地势,与百姓共享利益。”
本月,太宗中风患病,苦于京城酷暑,夏,四月乙丑日,下令修缮终南山太和废宫,改名为翠微宫。
丙寅日,设置燕然都护府,统领瀚海等六都督府、皋兰等七州,任命扬州都督府司马李素立为都护。李素立以恩德信义安抚各部族,部族百姓心怀感激,共同献上马牛;李素立只接受了一杯酒,其余全部退还。
五月戊子日,太宗驾临翠微宫。冀州进士张昌龄献上《翠微宫颂》,太宗喜爱他的文采,任命他在通事舍人署任职。
起初,张昌龄与进士王公治都擅长写文章,名震京城,考功员外郎王师旦主持科举考试时,将他们黜落,满朝大臣都不知道原因。等到上奏录取名单时,太宗奇怪没有这两个人的名字,追问王师旦。王师旦回答:“两人虽有文采,但文风轻薄,终究成不了大器。若把他们列为高第,恐怕后辈效仿,败坏陛下的雅正之道。”太宗赞同他的说法。
壬辰日,太宗下诏百官依旧向皇太子奏报事务。
庚辰日,太宗亲临翠微殿,问侍从大臣:“自古以来帝王虽平定中原,却不能臣服戎狄。我才能不如古人,成就却超过他们,自己不明白原因,各位不妨如实说说。”大臣们都称:“陛下功德如同天地,无法用言语形容。”太宗说:“不是这样。我能做到这一点,只靠五件事。自古帝王大多嫉妒比自己强的人,我见别人的优点,就像自己拥有一样。人的才能不可能十全十美,我常舍弃其短处,取用其长处。君主往往提拔贤才就想亲近他,贬退不才之人就想抛弃他,我见贤才就敬重,见不才之人就怜悯,让贤与不才之人都各得其所。君主大多厌恶正直之人,或明或暗地诛杀,没有哪个朝代没有,我即位以来,正直之士在朝中比肩而立,从未贬黜责罚一人。自古都重视中原,轻视夷狄,我却独独一视同仁,所以各部落都像依附父母一样依附我。这五件事,就是我今天能成就功业的原因。”回头对褚遂良说:“你曾担任史官,我说的这些,符合事实吗?”褚遂良回答:“陛下的盛德写不完,却只以这五件事自许,这是谦虚的胸怀啊。”
李世积的军队渡过辽河后,经过南苏等几座城池,高丽军队大多背城抵抗,李世积击败敌军,焚烧外城后返回。
六月癸亥日,任命司徒长孙无忌兼任扬州都督,实际不到任。
丁丑日,太宗下诏:“隋末战乱,边境百姓多被戎狄掳掠,如今铁勒归顺,应派使者前往燕然等州,与都督一同寻访失踪之人,用财物赎回,供给粮食送回原籍;被薛延陀掳掠的室韦、乌罗护、靺鞨三部百姓,也下令赎回。”
癸未日,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户部尚书。当时房玄龄留守京城,有人从京城来,太宗问:“房玄龄说了什么?”那人回答:“房玄龄听说李纬被任命为尚书,只说‘李纬的胡须很漂亮’。”太宗立即改任李纬为洛州刺史。
秋,七月,牛进达、李海岸进入高丽境内,历经一百多场战斗,无一不胜。攻打石城,成功攻克。进军到积利城下,高丽一万多名士兵出战,李海岸击败敌军,斩首两千级。
太宗因翠微宫狭窄,不能容纳百官,庚子日,下诏在宜春的凤皇谷另建玉华宫。庚戌日,太宗返回皇宫。
八月壬戌日,太宗下诏因薛延陀刚投降,多次兴建土木工程,再加上河北发生水灾,停止明年的封禅大典。
辛未日,骨利干派使者入朝进贡;丙戌日,将骨利干改为玄阙州,任命其酋长为刺史。骨利干在铁勒各部中最为偏远,白天长夜晚短,太阳落山后,天色还很明亮,煮好羊脾,太阳就已经再次升起了。
己丑日,齐州人段志冲上书请求太宗将皇位传给皇太子;太子听说后,满脸忧虑,说话时流泪。长孙无忌等人请求诛杀段志冲。太宗亲手下诏说:“五岳高耸入云,四海遍布大地,容纳污秽、藏匿疾病,无损其高深。段志冲想以平民身份让天子退位,我若有罪,他就是正直的;我若无罪,他就是狂妄的。就像一尺雾气遮蔽天空,无损天空的广大;一寸云彩遮挡太阳,不影响太阳的光明!”
丁酉日,立皇子李明为曹王。李明的母亲杨氏,是巢剌王李元吉的妃子,受到太宗宠爱;文德皇后去世后,太宗想立她为皇后。魏征劝谏说:“陛下正以唐尧、虞舜为榜样,怎能因辰嬴(春秋时晋怀公之妻,后嫁晋文公)这样的女子拖累自己!”太宗才作罢。不久,让李明过继给李元吉为后。
戊戌日,太宗下令宋州刺史王波利等人征调江南十二州的工匠建造数百艘大船,准备讨伐高丽。
冬,十月庚辰日,奴剌部落的啜匐俟友率领一万多人归顺唐朝。
十一月,突厥车鼻可汗派使者入朝进贡。车鼻名斛勃,本是突厥同族,世代为小可汗。颉利可汗战败后,突厥残余部众想拥立他为大可汗,当时薛延陀正强盛,车鼻不敢接受,率领部众归顺薛延陀。有人劝说薛延陀:“车鼻是贵族出身,有勇有谋,被众人依附,恐怕成为后患,不如杀了他。”车鼻得知后,逃走了。薛延陀派数千骑兵追击,车鼻整顿军队迎战,大败薛延陀军,于是在金山以北建立牙帐,自称乙注车鼻可汗,突厥残余部众逐渐归顺他,几年间拥有三万精锐士兵,时常出兵掠夺薛延陀。等到薛延陀战败,车鼻势力更加强大,派儿子沙钵罗特勒入朝晋见,又请求亲自入朝。太宗下诏派将军郭广敬征召他。车鼻只是说好听的话,根本没有入朝的意思,最终没有前来。
癸卯日,将顺阳王李泰改封为濮王。
壬子日,太宗病情痊愈,每三天上朝一次。
十二月壬申日,西赵部落酋长赵磨率领一万多户归顺唐朝,将其领地改为明州。
龟兹王伐叠去世,弟弟诃黎布失毕即位,逐渐失去臣子的礼节,侵扰掠夺邻国。太宗大怒,戊寅日,下诏任命使持节、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副大总管、右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安西都护郭孝恪等人率军攻打龟兹,还命令铁勒十三州、突厥、吐蕃、吐谷浑联合出兵讨伐。
高丽王派儿子莫离支任武入朝谢罪,太宗应允。
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春,正月己丑日,太宗撰写《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分别是《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戒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并说:“修身治国的道理,都在其中。一旦我去世,就没有更多话要说了。”又说:“你应当再以古代圣明帝王为师,像我这样,不值得效仿。取法于上,只能得到中等结果;取法于中,不免得到下等结果。我即位以来,过错很多,锦绣珠玉不断出现在眼前,宫室台榭多次兴建,犬马鹰隼无论多远都要弄到,四处巡游,供应烦劳百姓,这些都是我的大过错,不要认为正确而效仿。不过我拯救百姓,益处很多;开创大唐基业,功劳很大。益处多而损害少,所以百姓不怨恨;功劳大而过错小,所以基业没有衰败;但比起尽善尽美,实在感到惭愧。你没有我的功劳却继承我的富贵,竭力行善,国家才能安定;若骄惰奢侈,就会自身难保。况且国家成功缓慢而衰败迅速,皇位失去容易而得到困难,能不珍惜吗!能不珍惜吗!”
中书令兼右庶子马周患病,太宗亲自为他调药,让太子前往慰问;庚寅日,马周去世。
戊戌日,太宗驾临骊山温泉。
己亥日,任命中书舍人崔仁师为中书侍郎,参与处理军国要务。
新罗王金善德去世,朝廷任命善德的妹妹真德为柱国,封乐浪郡王,派使者前往册封。
丙午日,太宗下诏任命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为青丘道行军大总管,右卫将军裴行方为副,率领三万多名士兵及楼船战舰从莱州渡海攻打高丽。
长孙无忌代理中书令,掌管尚书省、门下省事务。
戊申日,太宗返回皇宫。结骨部落自古以来从未与中国相通,听说铁勒各部都已臣服唐朝,二月,其俟利发(酋长称号)失钵屈阿栈入朝晋见。结骨人都身材高大,红头发绿眼睛,有黑头发的被视为不祥。太宗在天成殿设宴款待他,对侍从大臣说:“从前我在渭桥斩杀三名突厥首领,自认为功劳很大,如今结骨首领就在宴席上,难道不更令人感到奇异吗!”失钵屈阿栈请求授予一个官职,“手持笏板返回部落,实在是百世难逢的幸运。”戊午日,朝廷将结骨部落改为坚昆都督府,任命失钵屈阿栈为右屯卫大将军、坚昆都督,隶属于燕然都护府。又在阿史德时健俟斤的部落设置祁连州,隶属于灵州都督府。
当时四方夷族大小首领争相派使者入朝进贡晋见,道路络绎不绝,每年正月初一朝贺的,常有数百上千人。辛酉日,太宗召见各国胡人使者,对侍从大臣说:“汉武帝穷兵黩武三十多年,使中原疲弊,所获却寥寥无几;怎能比得上如今用恩德安抚,让极远之地的部落都成为唐朝的编户齐民呢!”
太宗兴建玉华宫,力求节俭,只在自己居住的宫殿覆盖瓦片,其余建筑都用茅草覆盖;但宫殿、太子宫、百官衙署等设施一应俱全,连绵山野,耗费已达亿万之多。乙亥日,太宗驾临玉华宫;己卯日,在华原打猎。
中书侍郎崔仁师因有人跪在宫门前申诉冤情,却没有上奏,被削除官籍,流放连州。
三月己丑日,朝廷从瀚海都督俱罗勃的部落中分出一部分,设置烛龙州。
甲午日,太宗对侍从大臣说:“我年少时在军中长大,颇能预料敌情;如今昆丘出兵,处月、处密二部以及龟兹掌权者羯猎颠、那利总是犹豫不决,一定会最先被诛杀,弩失毕部随后也会被击败。”
庚子日,隋朝萧皇后去世。太宗下诏恢复她的皇后位号,谥号为“愍”;派三品官员护送灵柩,配备仪仗卫队,送到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充容(宫中女官名)长城人徐惠因太宗东征高丽、西讨龟兹,又相继兴建翠微宫、玉华宫,而且服饰玩物颇为奢华,上疏劝谏,大致说:“用有限的农耕成果,去填补无穷的海浪;图谋尚未征服的外族,却损失了已经训练好的我军将士。从前秦始皇吞并六国,反而加速了危亡的根基;晋武帝统一三国,却酿成了覆败的基业;难道不是因为居功自傲、舍弃恩德轻视国家,贪图利益忘记安危,放纵情欲导致的吗!由此可知,地域广阔并非长久安定的办法,百姓劳苦才是容易动乱的根源。”又说:“虽然用茅草覆盖宫殿表示节俭,却仍要耗费大量木材石料,招募工匠,难免带来烦扰百姓的弊端。”还说:“珍奇玩物、精巧技艺,是亡国的利器;珍珠美玉、锦绣绸缎,实在是迷惑人心的毒药。”又说:“制定法令崇尚节俭,还担心后人奢侈;制定法令崇尚奢侈,又怎能约束后代!”太宗赞同她的话,对她十分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