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资治通鉴白话版 > 隋纪六(公元613年-615年)

隋纪六(公元613年-615年)(2 / 2)

扶风的僧人向海明也自称弥勒佛出世,归附他的人都能做吉祥的梦,因此三辅地区的人纷纷拥戴他,向海明趁机起兵造反,部众达到数万人。丁亥日,向海明自称皇帝,改年号为“白乌”。隋炀帝下诏派太仆卿杨义臣击败了他。

隋炀帝征召卫文升、樊子盖到自己的行营,慰问犒劳他们,赏赐极为丰厚,之后让他们返回各自的任职之地。

刘元进攻打丹杨,吐万绪渡过长江击败他,刘元进解除包围撤离,吐万绪进军驻扎在曲阿。刘元进修筑营寨抵御吐万绪,双方相持一百多天;吐万绪发起进攻,贼寇大败,死者数以万计。刘元进深夜独自逃走,退守自己的营垒。朱燮、管崇等人驻扎在毗陵,军营连绵一百多里,吐万绪乘胜进击,再次击败他们。贼寇退守黄山,吐万绪率军包围,刘元进、朱燮仅自身逃脱,官军在阵中斩杀管崇及其部将士兵五万多人,俘获他们的家眷三万多人,进而解除了会稽的包围。鱼俱罗和吐万绪一同进军,每战必胜,但跟随叛乱的百姓仍像赶集一样聚集,贼寇败逃后又重新集结,声势愈发浩大。

刘元进退到建安据守,隋炀帝命令吐万绪进军讨伐,吐万绪以士兵疲惫为由,请求停战休整,等到来年春天再进攻,隋炀帝很不高兴。鱼俱罗也认为贼寇不是短期内能平定的,他的儿子们在洛阳,就暗中派家仆去接他们来身边;隋炀帝得知后大怒。有关官员迎合隋炀帝的心意,上奏说吐万绪怯懦畏战,鱼俱罗作战失利,鱼俱罗因此被斩首,隋炀帝征召吐万绪到行营,吐万绪忧愤交加,在途中病逝。

隋炀帝改派江都丞王世充征发淮南几万士兵讨伐刘元进。王世充渡过长江,接连作战都取得胜利,刘元进、朱燮在吴地战败身亡,他们的残余部众有的投降,有的溃散。王世充召集先投降的人,在通玄寺的佛像前焚香立誓,约定不杀投降者。原本打算逃入海中当海盗的溃散贼寇,听说这个约定后,一个月内几乎全部前来投降,王世充却将他们全部在黄亭涧活埋,死者达三万多人。从此残余的贼寇又重新聚集叛乱,官军无法讨伐,直到隋朝灭亡。隋炀帝认为王世充有将帅之才,对他更加宠信重用。

这一年,隋炀帝下诏规定,凡是造反的人,其家产全部没收。当时各地盗贼遍地都是,郡县官员趁机专擅权势,生杀大权全凭个人意愿。

章丘人杜伏威和临济人辅公祏是生死之交,两人都因犯罪逃亡,沦为盗贼。杜伏威十六岁,每次出战都冲锋在前,撤退时殿后,因此被部众推举为头领。下邳人苗海潮也聚集部众当盗贼,杜伏威派辅公祏对他说:“现在我和您都深受隋朝暴政之苦,各自举起义旗,但兵力分散、势力薄弱,常担心被官军擒获。如果我们合兵一处,就足以对抗隋朝了。您要是能当主帅,我会恭敬服从;要是您自认为不能,就该来归顺我;否则我们就一战定胜负。”苗海潮害怕,当即率领部众投降杜伏威。杜伏威转而在淮南一带抢掠,自称将军,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讨伐他,杜伏威与宋颢交战时,假装战败,把宋颢的部众引入芦苇丛中,趁机在上风处放火,宋颢的士兵全被烧死。海陵贼寇首领赵破陈认为杜伏威兵力少,轻视他,召杜伏威来合力抗隋;杜伏威让辅公祏在外部署重兵,自己和十名亲信带着牛酒进入赵破陈的营中拜见,在宴席上杀死赵破陈,吞并了他的部众。

大业十年(甲戌年,公元614年)

春季二月辛未日,隋炀帝下诏让文武百官商议再次讨伐高丽,过了几天,没人敢发言。戊子日,隋炀帝下诏再次征调全国军队,分多路进军高丽。

丁酉日,扶风贼寇首领唐弼拥立李弘芝为天子,部众达十万人,唐弼自称唐王。

三月壬子日,隋炀帝前往涿郡,士兵在途中不断逃亡。癸亥日,隋炀帝抵达临渝宫,祭祀黄帝,将叛乱的士兵斩首来祭祀战鼓,但士兵逃亡仍没停止。

夏季四月,榆林太守成纪人董纯与彭城贼寇首领张大虎在昌虑交战,大败张大虎,斩杀一万多人。

甲午日,隋炀帝的车驾抵达北平。

五月庚申日,延安贼寇首领刘迦论自称皇王,建立年号为“大世”,部众达十万人,与稽胡部落互相勾结作乱。隋炀帝下诏任命左骁卫大将军屈突通为关内讨捕大使,发兵进击刘迦论,双方在上郡交战,屈突通斩杀刘迦论及其部众一万多人,俘获男女几万人后返回。

秋季七月癸丑日,隋炀帝的车驾驻扎在怀远镇。当时天下已经大乱,所征调的军队大多逾期不到,高丽也已国力困乏。来护儿率军抵达毕奢城,高丽出兵迎战,来护儿击败高丽军,准备进军平壤,高丽王高元恐惧,甲子日,派使者请求投降,并把斛斯政囚禁起来送交给隋朝。隋炀帝非常高兴,派使者持符节召来护儿撤军。来护儿召集部众说:“大军三次出征,都没能平定高丽,这次撤军后就再也不能来了。劳师动众却无功而返,我私下里感到羞耻。现在高丽确实已经困乏,用这支军队进攻,不用几天就能攻克。我想进军直接包围平壤,活捉高元,献上捷报后返回,不也是很好吗!”来护儿于是上表请求继续进军,不肯接受撤军诏令。长史崔君肃坚决反对,来护儿不听,说:“贼寇势力已破,只需要交给我处置,我自己就足以办妥。我在境外领兵,军事事务应当由我全权决定,我宁愿擒获高元后受责罚,也不能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崔君肃对众将说:“要是跟随元帅违抗诏书,皇帝必定会知道,我们都会获罪。”众将害怕,都请求撤军,来护儿才不得不接受诏令。

八月己巳日,隋炀帝从怀远镇班师回朝。邯郸贼寇首领杨公卿率领八千部众抢劫隋炀帝车驾后的第八队,抢走四十二匹御马后离去。冬季十月丁卯日,隋炀帝抵达东都;己丑日,返回西京长安。他带着高丽使者和斛斯政到太庙祭祀告捷;还征召高丽王高元入朝,高元最终没来。隋炀帝命令将帅整装备战,计划以后再次讨伐高丽,但最终没能实施。

起初,隋文帝开皇末年,国家富足强盛,朝廷内外都主张讨伐高丽,只有刘炫认为不可行,撰写《抚夷论》来讽刺这种想法,到这时,他的话才应验。

十一月丙申日,隋炀帝下令在金光门外处死斛斯政,处死方式和杨积善一样,还把他的肉煮了,让百官吃,谄媚的官员有的吃到饱,之后收集斛斯政的残余尸骨,焚烧后撒掉。

乙巳日,隋炀帝在南郊举行祭天仪式,他没有在祭天的住处斋戒。第二天清晨,隋炀帝备好仪仗车驾,到了南郊就直接举行仪式。当天刮起大风,隋炀帝独自向上帝献祭,让三公分别向五帝献祭。仪式结束后,隋炀帝骑马疾驰返回宫中。

乙卯日,离石的胡人刘苗王造反,自称天子,部众达几万人;将军潘长文讨伐他,没能取胜。

汲郡贼寇首领王德仁率领几万部众,占据林虑山当盗贼。

隋炀帝准备前往东都,太史令庾质劝谏说:“近年来讨伐辽东,百姓实在疲惫困苦,陛下应当镇守安抚关内,让百姓全力从事农耕养蚕,三五年内,天下逐渐富足后,再去巡视各地,这样才合适。”隋炀帝不高兴。庾质以生病为由推辞跟随前往,隋炀帝发怒,把庾质关进监狱,庾质最终死在狱中。十二月壬申日,隋炀帝前往东都,大赦天下;戊子日,进入东都。

东海贼寇首领彭孝才转而到沂水一带抢掠,彭城留守董纯讨伐并擒获了他。董纯虽然作战屡次获胜,但盗贼却日益增多,有人诬陷董纯怯懦;隋炀帝发怒,派人把董纯押到东都,将他处死。

孟让从长白山出发抢掠各郡,抵达盱眙时,部众达十多万人,他占据都梁宫,凭借淮河天险固守。江都丞王世充率军抵御,修筑五个营寨来堵塞险要之地,故意表现出兵力薄弱的样子。孟让笑着说:“王世充是个懂法令条文的小官,怎么会领兵打仗!我现在就活捉他,大张旗鼓进军江都!”当时百姓都修筑堡垒自卫,孟让的部众在野外抢不到东西,逐渐饥饿,于是留下少量士兵包围五个营寨,分兵到南方抢掠;王世充趁他们懈怠,出兵猛攻,大败孟让,孟让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走,官军斩杀一万多人。

齐郡贼寇首领左孝友率领十万人驻扎在蹲狗山,齐郡丞张须陀排列营寨逼近他,左孝友走投无路,出城投降。张须陀威震东夏,因功升任齐郡通守,兼任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涿郡贼寇首领卢明月率领十多万人在祝阿驻军,张须陀率领一万士兵截击他。双方相持十多天,张须陀军粮耗尽,准备撤退,对将士们说:“贼寇看到我们撤退,必定会全军追击,如果能派一千人突袭并占据他们的营寨,就能获得大胜。这确实是危险的任务,谁愿意去?”众将没人应答,只有罗士信和历城人秦叔宝请求前往。于是张须陀放弃营寨撤退,派罗士信和秦叔宝各率领一千士兵埋伏在芦苇丛中,卢明月果然全军追击。罗士信、秦叔宝骑马奔到卢明月的营寨,营门紧闭,两人翻墙登上营寨的望楼,各杀几人,营中顿时大乱;两人斩杀守关士兵,让外面的官军进入,趁机放火焚烧三十多个营寨,浓烟火焰冲天。卢明月急忙回军,张须陀率军掉头猛攻,大败卢明月,卢明月带着几百名骑兵逃走,官军俘获、斩杀的贼寇不计其数。秦叔宝本名秦琼,人们习惯称他的字。

大业十一年(乙亥年,公元615年)

春季正月,隋炀帝下令给秘书省增加一百二十名官员,全部由学士担任。隋炀帝喜欢读书着述,自从担任扬州总管时,就设置正府学士达一百人,常让他们从事修撰工作,直到登基称帝,前后近二十年,修撰工作从未暂停;从儒家经术、文学文章,到兵法、农学、地理、医术、占卜、佛教、道教,甚至赌博、养鹰养狗等方面,都编撰了新书,内容无不精深广博,共完成三十一部,一万七千多卷。起初,西京嘉则殿有三十七万卷书,隋炀帝命令秘书监柳顾言等人整理分类,剔除重复杂乱的书籍,得到三万七千多卷正规藏书,存放在东都修文殿。又抄写五十套副本,分为上、中、下三品,分别存放在西京、东都的宫殿、省府、官府中,正规藏书都装帧精美整洁,用珍贵的卷轴和锦缎包装。隋炀帝在观文殿前建造十四间书室,窗户、床褥、书橱、帷幕都极其珍贵华丽,每三间开一个方形门户,悬挂锦缎帷幕,门户上方有两个木雕飞仙,门外地面下安装机关。隋炀帝亲临书室时,有宫女手持香炉在前引路,宫女踏上机关,飞仙就会降下,收起帷幕,门户和书橱门都会自动打开;隋炀帝离开后,一切又会自动恢复原状。隋炀帝因户口逃亡、盗贼繁多,二月庚午日,下诏命令百姓全部迁居城中,农田就近分配。郡县的驿站、亭堡、村庄都要修筑城墙。

上谷贼寇首领王须拔自称漫天王,国号为燕;贼寇首领魏刀儿自称历山飞,两人部众各有十多万人,向北勾结突厥,向南抢掠燕、赵地区。

起初,隋文帝梦见洪水淹没都城,心里很厌恶,因此迁都大兴城。申明公李穆去世后,孙子李筠继承爵位。李穆的叔父李浑怨恨李筠吝啬,派侄子李善衡杀死李筠,却诬陷李筠的堂弟李瞿昙杀人,让李瞿昙抵命。李浑对他的妻兄左卫率宇文述说:“要是我能继承李穆的爵位,每年会把封国赋税的一半送给你。”宇文述于是在太子面前为李浑说话,并上奏隋文帝,让李浑作为李穆的继承人。两年后,李浑不再给宇文述送赋税,宇文述非常怨恨他。隋炀帝即位后,李浑多次升迁,官至右骁卫大将军,改封为鄇公,隋炀帝因李浑家族势力强盛,对他心怀猜忌。恰逢方士安伽陀说“李氏会当皇帝”,劝隋炀帝杀光天下所有姓李的人。李浑的侄子将作监李敏,小名叫洪儿,隋炀帝怀疑他的名字应验谶语,常当面告诫他,希望他能自杀。李敏非常害怕,多次和李浑、李善衡避开他人私下交谈;宇文述在隋炀帝面前诬陷他们,还派虎贲郎将河东人裴会基上表告发李浑谋反。隋炀帝下令逮捕李浑等人的家属,派尚书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共同审理,审问几天,没找到谋反的证据,就如实上奏隋炀帝。隋炀帝又派宇文述彻底追查,宇文述引诱教唆李敏的妻子宇文氏写表章,诬告李浑计划趁隋炀帝征伐辽东时,和家族中担任将领的子弟一起袭击御营,拥立李敏为天子。宇文述拿着表章入宫上奏,隋炀帝哭着说:“我的宗庙社稷几乎倾覆,全靠你才得以保全。”三月丁酉日,隋炀帝下令杀死李浑、李敏、李善衡及其宗族三十二人,三族以内的亲属都被流放到边疆。几个月后,李敏的妻子也被毒死。

有两只孔雀从西苑飞到宝城朝堂前,亲卫校尉高德儒等十多人看到后,上奏说看到了鸾鸟。当时孔雀已经飞走,无法验证,于是文武百官都祝贺隋炀帝得到祥瑞。隋炀帝下诏认为高德儒心怀至诚,能最先发现祥瑞,提拔他为朝散大夫,赏赐一百段布帛,其余人都赏赐一束丝帛;还在孔雀停留的地方建造仪鸾殿。

己酉日,隋炀帝前往太原;夏季四月,抵达汾阳宫避暑。汾阳宫城狭窄,文武百官和士兵分散居住在山谷中,用茅草搭建营寨居住。

隋炀帝任命卫尉少卿李渊为山西、河东抚慰大使,授权他任免选拔郡县的文武官员,还征发河东的士兵讨伐捕捉盗贼。李渊行军到龙门,进击贼寇首领母端儿,击败了他。

秋季八月乙丑日,隋炀帝巡视北方边疆。

起初,裴矩因突厥始毕可汗的部众日益强盛,献上计策想分散其势力,计划将宗室女子嫁给始毕的弟弟叱吉设,并封他为南面可汗;叱吉设不敢接受,始毕可汗得知后,对隋朝逐渐产生怨恨。突厥大臣史蜀胡悉很有谋略,深受始毕信任,裴矩谎称要和他进行贸易,将他诱骗到马邑城下杀死。随后派人向始毕下诏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前来投降,我已经帮你把他杀了。”始毕知道真相后,从此不再向隋朝称臣朝贡。

戊辰日,始毕可汗率领几十万骑兵,计划袭击隋炀帝的车驾,义成公主提前派使者向隋朝报告变故。壬申日,隋炀帝的车驾疾驰进入雁门城,齐王杨暕率领后军驻守崞县。癸酉日,突厥包围雁门,城内上下惶恐不安,士兵拆毁百姓房屋,用拆下的材料制作守城器械。城中军民共十五万人,粮食仅够支撑二十天;雁门郡的四十一座城池,有三十九座被突厥攻克,只剩雁门和崞县没能攻破。突厥猛攻雁门,箭都射到了隋炀帝面前;隋炀帝极度恐惧,抱着赵王杨杲哭泣,眼睛都哭肿了。

左卫大将军宇文述劝隋炀帝挑选几千精锐骑兵突围,纳言苏威说:“据城防守,我们兵力充足;骑兵冲锋是突厥的优势,陛下身为万乘之主,怎能轻易冒险!”民部尚书樊子盖说:“陛下在危急时刻侥幸突围,一旦遭遇挫败,后悔都来不及!不如凭借坚固城池挫杀突厥锐气,同时坐等各地援军赶来。陛下亲自安抚士兵,宣告不再征伐高丽,并立下丰厚的奖赏制度,士兵们必定人人奋勇,还怕不能解围吗!”内史侍郎萧瑀认为:“突厥的习俗,可贺敦(可汗妻子)会参与军事谋划;况且义成公主是隋朝宗室女嫁去的,肯定会依赖大国援助。如果派一个使者向她求救,就算没效果,也没什么损失。另外,将士们担心陛下解除突厥之患后,还会去征讨高丽,要是陛下发布明确诏令,宣布赦免高丽、专心讨伐突厥,众人就会安心,自然会全力作战。”萧瑀是萧皇后的弟弟。虞世基也劝隋炀帝设立重赏,下诏停止辽东之役。隋炀帝采纳了这些建议。

隋炀帝亲自巡视守城将士,对他们说:“你们尽力杀敌,要是能保住雁门,凡是参战的人,都不用担心富贵,我绝不会让官吏玩弄文书、埋没你们的功劳。”于是下令:“守城有功的人,没有官职的直接授予六品官,赏赐一百段布帛;已有官职的,按等级提升。”慰问将士的使者在道路上往来不断,士兵们因此斗志昂扬,昼夜抵抗,死伤惨重。

甲申日,隋炀帝下诏在全国招募士兵,地方官都争相率军前来救援。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当时十六岁,应募加入屯卫将军云定兴的军队,他劝云定兴多带旗帜战鼓,布设疑兵,说:“始毕敢出兵包围天子,肯定是认为我们仓促之间无法赶来救援。我们应该白天让旗帜连绵几十里不断,晚上让钲鼓之声相互呼应,突厥必定会以为援军大批赶到,会望风而逃。不然的话,他们人多我们人少,要是他们全军来战,我们肯定抵挡不住。”云定兴采纳了他的建议。

隋炀帝派密使向义成公主求救,义成公主派人告诉始毕可汗说:“北方边境有紧急情况。”与此同时,东都和各郡的援军也抵达忻口;九月甲辰日,始毕可汗解除包围撤退。隋炀帝派人出城侦察,发现山谷中空无一人,没有突厥骑兵,于是派两千骑兵追击,追到马邑,俘获突厥两千多名老弱士兵后返回。

丁未日,隋炀帝的车驾回到太原。苏威对隋炀帝说:“现在盗贼不断,兵马疲惫,希望陛下尽快返回西京,巩固根本,为国家社稷考虑。”隋炀帝起初同意了。宇文述说:“随行官员的妻子儿女大多在东都,应该从便道前往洛阳,再从潼关进入西京。”隋炀帝听从了宇文述的建议。

冬季十月壬戌日,隋炀帝抵达东都,他环视街道,对身边大臣说:“街上还是有很多人啊。”意思是之前平定杨玄感时,杀人还不够多。苏威上奏说之前承诺的奖赏太重,应该酌情调整,樊子盖坚决反对,认为不能失信于将士,隋炀帝说:“你是想收买人心吗!”樊子盖害怕,不敢再说话。隋炀帝生性吝啬官爵赏赐,当初平定杨玄感时,本该受赏的人很多,他就新设置了军职等级:建节尉为正六品,往下依次是奋武、宣惠、绥德、怀仁、秉义、奉诚、立信等尉,每级递减一阶。守卫雁门的将士有一万七千人,到这时,得到奖赏的只有一千五百人,且都按照平定杨玄感的标准:一战得第一功的,仅升一级;原本没有军职的,最多只授立信尉;三战得第一功的,才到秉义尉;参战却没立功的,四战才能升一级,也没有物资赏赐。不久后,隋炀帝又商议再次征伐高丽,将士们因此无不愤怒怨恨。

起初,萧瑀因是外戚,又有才能德行,曾在隋炀帝当太子时辅佐他,后来逐渐升任内史侍郎,被委以重要政务。萧瑀性格刚直,多次进言违背隋炀帝心意,隋炀帝逐渐疏远他。等到雁门之围解除,隋炀帝对群臣说:“突厥狂妄悖逆,能有什么作为!他们刚撤退没多久,萧瑀就恐慌动摇,实在不可饶恕!”于是将萧瑀贬为河池郡守,当天就打发他上任。候卫将军杨子崇跟随隋炀帝在汾阳宫时,知道突厥必定会来侵犯,多次请求提前返回京师,隋炀帝不听;等到解围后,隋炀帝发怒说:“杨子崇怯懦,动摇人心,不能担任侍卫要职。”将他贬为离石郡守。杨子崇是隋文帝的族弟。

杨玄感叛乱时,龙舟和水殿都被烧毁,隋炀帝下诏让江都重新建造,共造了几千艘,规格比原来的还要大。

壬申日,卢明月率领十万人侵犯陈州、汝州。

东海人李子通,勇猛有力,起初依附长白山贼寇首领左才相。各路盗贼都很残忍,只有李子通宽厚仁慈,因此很多人归附他,不到半年,部众就达一万人。左才相嫉妒他,李子通于是率领部众离开,渡过淮河,与杜伏威会合。杜伏威从军中挑选壮士收为养子,共三十多人,其中济阴人王雄诞、临济人阚棱最为出色。不久后,李子通谋划杀死杜伏威,派兵袭击他。杜伏威受重伤落马,王雄诞背着他逃到芦苇丛中,随后收拢溃散士兵,重新振作势力。将军来整进攻杜伏威,击败了他;杜伏威部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氏,勇猛有力,背着杜伏威逃跑,王雄诞率领十多名壮士保护他们,与隋军奋力作战,才得以逃脱。来整又进攻李子通,将他击败,李子通率领残余部众逃到海陵,又收拢兵力达两万人,自称将军。

城父人朱粲起初担任县佐史,后来参军,之后逃亡聚众为盗,被称为“可达寒贼”,他自称迦楼罗王,部众达十多万人,率军辗转抢掠荆州、沔水流域及山南各郡县,所到之处,百姓被屠杀殆尽。

十二月庚寅日,隋炀帝下诏命民部尚书樊子盖征发关中几万士兵,进攻绛郡贼寇敬盘陀等人。樊子盖不分好坏,从汾水以北,将村庄堡垒全部烧毁,前来投降的贼寇也都被活埋。百姓怨恨愤怒,更多人聚集起来造反。隋炀帝下诏让李渊接替樊子盖。李渊对前来投降的人,都将他们安排在身边任职,因此贼寇大多投降,前后达几万人,残余党羽分散到其他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