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宝元年庚午(公元550年)
春季,正月初一(辛亥日),(梁朝)宣布大赦天下,改换年号为“大宝”。
陈霸先从始兴郡出发,抵达大庾岭时,蔡路养率领两万人在南野县驻军抵抗。蔡路养妻子的侄子、兰陵人萧摩诃,当时才十三岁,单枪匹马冲出来交战,没人敢抵挡他。陈霸先的部将杜僧明的战马受伤,陈霸先亲自救援,把自己骑的马给了他。杜僧明骑上马重新出战,陈霸先的大军趁机发起进攻。蔡路养大败,独自脱身逃跑。陈霸先进军南康郡,湘东王萧绎以皇帝名义(承制)任命陈霸先为明威将军、交州刺史。
正月十八日(戊辰日),东魏晋升太原公高洋为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大行台,封齐郡王。
正月二十日(庚午日),邵陵王萧纶抵达江夏,郢州刺史南平王萧恪亲自到城郊迎接,要把郢州让给萧纶,萧纶不肯接受;众人就推举萧纶为“假黄钺”(代表皇帝的最高军事权)、都督中外诸军事,让他以皇帝名义设置文武百官。
西魏将领杨忠包围安陆城,梁朝将领柳仲礼率军赶回来救援。杨忠的部将们担心柳仲礼一到,安陆城就难攻克,请求赶紧强攻。杨忠说:“攻城和守城的形势不同,没法一下子攻下来;如果拖延时间、使军队疲劳,到时腹背受敌,不是好计策。南方人擅长水战,不熟悉野战,柳仲礼的军队离这儿不远,我们出其不意,用奇兵袭击他——他们懈怠、我们奋勇,一次就能打败他。打败柳仲礼,安陆城不用攻就会自己投降,其他城池只要送一封檄文就能平定。”于是挑选两千名骑兵,嘴里衔着枚(防止出声)连夜进军,在漴头打败柳仲礼,活捉了柳仲礼和他的弟弟柳子礼,把他的军队全俘虏了。安陆守将马岫、竟陵守将王叔孙,都向杨忠投降。从此汉水以东的地区全归入西魏版图。
广陵人来嶷劝前任广陵太守祖皓:“董绍先轻率又没谋略,人心不归附他。偷袭杀了他,这是壮士该做的事。现在我想召集义士,拥戴您为主。要是能成功,您能建立像齐桓公、晋文公那样的功勋;就算老天还没消除灾祸(没成功),至少也能做梁朝的忠臣。”祖皓说:“这正是我想做的。”于是两人一起召集勇士,凑了一百多人。正月二十三日(癸酉日),偷袭广陵城,杀了南兖州刺史董绍先;占据广陵后,向远近各地发布檄文,推举前任太子舍人萧勔为刺史,还联合东魏请求支援。祖皓是祖暅的儿子,萧勔是萧勃的哥哥。正月二十五日(乙亥日),侯景派郭元建率军突然赶到,祖皓据城坚守。
二月,西魏杨忠乘胜进军到石城,想进一步逼近江陵。湘东王萧绎派舍人庾恪劝杨忠:“萧詧(萧绎的侄子)来攻打叔叔,而西魏还帮他,这怎么能让天下人归心!”杨忠于是停在湕水北岸。萧绎派舍人王孝祀等人送儿子萧方略去做质子,请求讲和,西魏答应了。萧绎和杨忠订盟约:“西魏以石城为封疆,梁朝以安陆为边界,我们像附属国一样相处,互相送质子,通商往来,永远保持睦邻关系。”杨忠这才撤军。
宕昌王梁弥定被同宗族的梁獠甘袭击,梁弥定逃到西魏,梁獠甘自立为宕昌王。羌族首领傍乞铁匆占据渠株川,和渭州百姓郑五丑联合各羌族部落反叛西魏。西魏丞相宇文泰派大将军宇文贵、凉州刺史史宁征讨,活捉并杀了傍乞铁匆、郑五丑。史宁另外率军进攻梁獠甘,打败了他,梁獠甘带着一百名骑兵逃到未归附的羌族首领巩廉玉那里。史宁又把梁弥定送回宕昌复位,在渠株川设置岷州,接着进攻巩廉玉,杀了梁獠甘,俘虏巩廉玉送到长安。
侯景派任约、于庆等人率领两万人进攻梁朝各藩王的地盘。
邵陵王萧纶想救援河东王萧誉,但兵力、粮草不够,就写信给湘东王萧绎:“天时地利,都比不上人和,何况我们是亲兄弟、同手足,怎能互相残杀!现在国家危难、蒙受耻辱,创伤深重,本该咬牙忍辱、枕着兵器报仇,其他小怨恨该宽容原谅。如果外患没消除,自家内部还互相攻打,不管查考现在还是古代,这样的国家没有不灭亡的。打仗的道理,只求战胜敌人;但骨肉之间的战争,打得越胜越残酷——赢了不算功劳,输了就会家破人亡,既劳顿军队又损害道义,损失太大了。侯景的军队之所以没敢进犯长江以北,正是因为我们藩王镇守牢固、宗室势力紧密。弟弟你要是攻进洞庭(指打萧誉)、不停战,雍州(萧詧)会因怀疑而逼近,你怎么能安心?到时肯定要引西魏军队来求支援。你要是不安稳,国家就完了。恳请你解除对湘州(萧誉驻守)的包围,为保住国家着想。”萧绎回信,列举萧誉的罪状,说他罪不可赦,还说:“萧詧引杨忠来侵犯我,我几句话就打退了西魏军,是非曲直摆在那儿,我就不辩解了。等湘州(临湘是湘州治所)早上攻下来,我傍晚就进军(对付侯景)。”萧纶看完信,把信扔在几案上,悲愤流泪说:“天下的事,竟然到了这地步!湘州要是败了,我离死也不远了!”
侯景派侯子鉴率领八千水军,自己率领一万步兵,进攻广陵。三天后攻下来,活捉祖皓,把他绑起来用箭射,射得满身是箭,然后用车裂之刑示众;城里无论老少,全被埋在地里,让骑兵骑马射杀。侯景任命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自己回了建康。
二月十二日(丙戌日),梁朝任命安陆王萧大春为东扬州刺史,撤销吴州建制。二月三十日(乙巳日),任命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二月十五日(庚寅日),东魏任命尚书令高隆之为太保。宣城内史杨白华进兵占据安吴县,侯景派于子悦等人率军进攻,没攻下来。
东魏行台辛术率军进犯梁朝,包围阳平城,没能攻克。
侯景娶了梁武帝的女儿溧阳公主,非常宠爱她。三月十三日(甲申日),侯景请梁武帝到乐游苑参加“禊宴”(春季祈福的宴会),在帐中宴饮了三天。梁武帝回宫后,侯景和溧阳公主一起坐在皇帝的御床上,面朝南并排而坐,文武大臣们列队陪坐赴宴。
三月十七日(庚申日),东魏晋升丞相高洋的爵位为齐王。
临川内史、始兴王萧毅等人进攻庄铁,鄱阳王萧范派部将巴西人侯瑱去救援,萧毅等人战败被杀。
鄱阳王萧范的世子萧嗣和任约在三章交战,任约战败逃跑;萧嗣趁机把据点迁到三章,称那儿为“安乐栅”。
夏季,四月初一(庚辰朔日),湘东王萧绎封上甲侯萧韶为长沙王。
四月二十七日(丙午日),侯景请梁武帝到西州(侯景的驻地)。梁武帝坐无装饰的素辇,带了四百多名侍卫;侯景派几千名披甲士兵,在左右护卫。梁武帝听到奏乐声,伤心地流下泪,让侯景跳舞,侯景也请梁武帝跳舞。宴饮到尽兴散场时,梁武帝在床上抱住侯景说:“我惦记着丞相!”侯景说:“陛下如果不惦记我,我怎么能有今天!”直到夜里才结束。
当时江南连续几年干旱、闹蝗灾,江州、扬州最严重。百姓四处逃亡,一起躲进山谷、江湖,采草根、树叶、菱角、芡实充饥,这些东西很快就被采光,饿死的人遍布原野。富贵人家没东西吃,全都瘦得面黄肌瘦、形同饿鬼,虽然穿着绫罗绸缎、怀里揣着金银珠宝,却只能趴在床帐里,等着死亡。千里之内没有炊烟,见不到人影,白骨堆积得像小山丘一样。
侯景生性残酷,在石头城设了巨大的舂米碓,有犯法的人就用碓捣死。他常告诫部将:“攻破营寨、平定城池后,要把人杀干净,让天下人知道我的威名。”所以部将们每次打胜仗,都专门以烧杀抢掠为事,杀人像割草一样,还把这当玩笑。因此百姓就算死,也始终不归附他。侯景还禁止百姓私下交谈,违反的人连外亲都要受牵连治罪。他手下的将帅,全称为“行台”;来投降的人,全称为“开府”;最受他信任的人称“左右厢公”,特别勇猛的人称“库直都督”。
西魏封皇子元儒为燕王,元公为吴王。
侯景召宋子仙回京口(今江苏镇江)。
邵陵王萧纶在郢州(今湖北武汉),把处理公务的厅堂改叫“正阳殿”,府内所有书房、阁楼都加了正式官署的名称。他的部下在军府里横行霸道,郢州的将领僚属没有不怨恨的。咨议参军江仲举是南平王萧恪的主要谋士,劝萧恪除掉萧纶。萧恪吃惊地说:“我要是杀了邵陵王,固然能让一州安定,但荆州(萧绎)、益州(萧纪)的兄弟肯定暗自高兴;等天下平定后,他们就会用‘大义’指责我。况且叛贼侯景还没消灭,我们骨肉相残,这是自取灭亡的路啊。你别再提这事了。”江仲举不听,暗中部署将领,定好日期就要动手;计谋泄露后,萧纶把他活活压死。萧恪慌忙去谢罪,萧纶说:“这是底下人干的,和兄长你无关。乱党已经死了,你别太担心。”
王僧辩猛攻长沙,四月初二(辛巳日)攻了下来。活捉河东王萧誉,把他杀了,首级送到江陵(萧绎驻地);湘东王萧绎把萧誉的首级送回长沙,按亲王礼仪安葬。当初,萧绎世子萧方等战死时,临蒸人周铁虎功劳最大,萧誉一直特别重用他。王僧辩抓住周铁虎,下令把他煮死;周铁虎大喊:“侯景还没消灭,为什么要杀壮士!”王僧辩觉得他的话不一般,就放了他,让他回自己部下任职。萧绎任命王僧辩为左卫将军,加授侍中、镇西长史。
萧绎从去年就听说梁武帝(高祖)去世的消息,因为长沙还没攻下来,一直隐瞒着。四月二十三日(壬寅日),才正式公布武帝死讯,用檀木雕刻武帝雕像,放在百福殿,侍奉得极为恭敬,一举一动都要向雕像请示。萧绎认为皇帝(简文帝)被叛贼控制,不肯用“大宝”年号,仍沿用“太清四年”。四月二十七日(丙午日),萧绎下令大举讨伐侯景,向各地发布讨伐檄文。
鄱阳王萧范抵达湓城(今江西九江),把晋熙郡(今安徽潜山)改设为晋州,派世子萧嗣任刺史;江州的郡县官,很多都被他擅自更换。寻阳王萧大心的政令,只能在自己管辖的一郡内施行。萧大心派兵进攻庄铁,萧嗣和庄铁一向交好,请求萧范发兵救援;萧范派侯瑱率领五千精锐士兵帮庄铁。从此,萧大心、萧范两个藩镇互相猜忌,再也没有讨伐侯景的心思。萧大心派徐嗣徽率领两千人,在稽亭筑营垒防备萧范;两地断绝贸易,萧范手下几万士兵没东西吃,很多人饿死。萧范又气又恨,背上长了毒疮,五月初七(乙卯日)去世。他的部众隐瞒死讯,拥戴萧范的弟弟安南侯萧恬为主,还剩几千人。
五月初八(丙辰日),侯景任命元思虔为东道大行台,镇守钱塘(今浙江杭州)。五月初九(丁巳日),任命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
东魏齐王高洋当初任开府时,勃海人高德政是他的管记(文书官),两人从此关系亲密,无话不谈。金紫光禄大夫丹杨人徐之才、北平太守广宗人宋景业,都擅长解读图谶(预言书),他们认为“太岁在午”(今年是庚午年),该有改朝换代的大事,就通过高德政告诉高洋,劝他接受东魏禅让称帝。高洋把这事告诉娄太妃(母亲),太妃说:“你父亲(高欢)像龙,你哥哥(高澄)像虎,尚且认为皇位不能随便占据,一辈子做臣子。你算什么人,敢想做舜、禹禅让那样的事!”高洋把太妃的话告诉徐之才,徐之才说:“正因为你不如父兄,才该早点登皇位啊。”高洋铸铜像占卜(当时的迷信方式),铜像铸成了(预示吉利),就派开府仪同三司段韶去问肆州刺史斛律金;斛律金来见高洋,坚决反对称帝,还说宋景业带头散布谶语,该杀了他。高洋和权贵们在太妃面前商议,太妃说:“我儿子胆小老实,肯定没这心思,是高德政想惹祸,教他这么做的。”高洋因为人心不齐,派高德政去邺都(东魏都城,今河北临漳)观察大臣们的态度;高德政还没回来,高洋就率兵东进,到平都城(今山西大同东南)时,召集有功勋的权贵商议,没人敢说话。长史杜弼说:“关西的西魏是咱们的强敌,如果您接受禅让,恐怕他们会挟持东魏皇帝,自称‘义兵’向东进攻,大王您怎么应对!”徐之才说:“现在和大王争天下的人,他们也想做您要做的事。就算他们逞强,最多也只是跟着您称帝罢了。”杜弼答不上来。高德政到邺都后,暗示大臣们支持禅让,没人响应。司马子如在辽阳(今河北肥乡北)迎接高洋,坚决说不能称帝。高洋想回去,仓丞李集说:“大王来这儿是为了什么,现在要回去?”高洋假装下令在东门杀了李集,却暗中让人赐他十匹绢,随后返回晋阳(今山西太原);从此后,高洋平常总是闷闷不乐。徐之才、宋景业等人天天用阴阳占卜说事儿,称“该早点接受天命”,高德政也不停劝进。高洋派术士李密占卜,得到“大横”卦,李密说:“这是汉文帝当年称帝前的卦象啊。”又派宋景业用蓍草占卜,得到“乾卦”变“鼎卦”,宋景业说:“‘乾’代表君主,‘鼎’是五月的卦象,该在仲夏(五月)接受禅让。”有人说:“五月不能进新官署,犯了这个忌讳,会死于职位上。”宋景业说:“大王要做天子,再也没有‘下一任’了,哪能不死在皇位上呢!”高洋特别高兴,就从晋阳出发(去邺都)。
高德政记录下邺都的各种情况,分条呈报给高洋;高洋让亲信陈山提骑马走驿站,把情况条款和密信送给杨愔。当月,陈山提到达邺都,杨愔立刻召太常卿邢劭等人商议制定禅让礼仪,秘书监魏收起草“九锡”(古代帝王赐给权臣的最高礼遇)、禅让、劝进等文书;又把东魏宗室各王召进北宫,软禁在东斋。五月初六(甲寅日,此处日期按原文时序,与前文萧范去世日期有交叉,为史书记载原貌),东魏晋升高洋为相国,总领百官,加授九锡。高洋走到前亭时,骑的马突然摔倒,他心里特别不舒服;到平都城后,不肯再前进。高德政、徐之才苦苦请求:“陈山提已经先去了,恐怕消息泄露。”高洋立刻派司马子如、杜弼骑马走驿站赶去邺都,观察人心动向。司马子如等人到邺都后,众人见事态已无法挽回,没人敢说反对的话。高洋到邺都后,召集民夫带着筑城工具聚集在城南。高隆之问:“用这些干什么?”高洋沉下脸说:“我自有要事,你问什么!想被灭族吗!”高隆之赶紧谢罪退下。随后,高洋下令修筑祭天的圜丘,准备好各种礼仪器物。
五月初八(丙辰日),司空潘乐、侍中张亮、黄门郎赵彦深等人请求入宫奏事;东魏孝静帝在昭阳殿召见他们。张亮说:“五行(金、木、水、火、土)循环更替,王朝有始有终。齐王(高洋)圣明有德,天下人都归附他,希望陛下效法远古的尧、舜(禅让皇位)。”孝静帝严肃地说:“这事你们已经推让很久了,我会恭敬地退位避让。”又说:“要是这样,得写正式诏书。”中书郎崔劼、裴让之说:“诏书已经写好了。”让侍中杨愔把诏书呈给孝静帝。孝静帝签完字,问:“我住哪儿?”杨愔回答:“北城有专门的宫室。”孝静帝走下御座,走到东廊,吟诵范晔《后汉书·献帝纪赞》:“献帝生不逢时,自身流亡、国家危难,汉朝四百年基业终结,他永远做了曹魏的宾客。”管事的人请他出发,孝静帝说:“古人连遗落的发簪、破旧的鞋子都怀念,我想和六宫妃嫔告别,可以吗?”高隆之说:“现在天下还是陛下的天下,何况六宫呢!”孝静帝走进内宫,和妃嫔们告别,全宫的人都哭了。赵国李嫔吟诵陈思王(曹植)的诗:“大王您要爱惜身体,希望咱们都能活到头发变黄的年纪。”直长赵道德驾着一辆旧牛车在东阁等候,孝静帝上车后,赵道德跳上车抱住他;孝静帝呵斥:“我自己敬畏天命、顺应人心(退位),你这奴才敢这样逼我!”赵道德还是不下来。车出云龙门时,王公大臣们跪地送别,高隆之流着泪送行。孝静帝随后住进北城司马子如的南宅;高洋派太尉彭城王高韶等人捧着玉玺绶带,把皇位禅让给高洋。
五月初十(戊午日),齐王高洋在邺都南郊即位称帝(建立北齐),宣布大赦,改年号为“天保”。自从北魏孝庄帝以来,百官一直没有俸禄,到这时候才恢复发放。五月十一日(己未日),封东魏孝静帝为中山王,用“不称臣”的礼节对待他。追尊齐献武王高欢为献武皇帝,庙号太祖(后来改庙号为高祖);追尊文襄王高澄为文襄皇帝,庙号世宗。五月十三日(辛酉日),尊奉王太后娄氏为皇太后。五月十七日(乙丑日),调整东魏宗室的封爵等级(大多降级);那些为北齐效力、或从西魏、南朝来投降的人,不在降级之列。
文成侯萧宁在吴郡(今江苏苏州)起兵,有一万兵力;五月二十一日(己巳日),进攻吴郡。代理吴郡事务的侯子荣迎战,杀了萧宁。萧宁是萧范的弟弟。侯子荣趁机纵容士兵在吴郡境内大肆抢掠。
自从晋朝渡江南迁以来,三吴地区(吴郡、吴兴、会稽,今苏南、浙北)最富庶,朝廷的赋税、商旅往来,都依赖这片地区。等到侯景之乱爆发,这里的金银绸缎被抢光后,叛军就抓人来吃,有的还把人卖到北方;幸存的百姓几乎没剩下。
当时,只有荆州、益州所管辖的地区还算完整富庶。太尉、益州刺史武陵王萧纪向各地军政长官发布文书,派世子萧圆照率领三万士兵听从湘东王萧绎调度。萧圆照的军队抵达巴水时,萧绎任命他为信州刺史,让他驻守白帝城,不准他东下。
六月初二(辛巳日),梁朝任命南郡王萧大连代理扬州事务。
江夏王萧大款、山阳王萧大成、宜都王萧大封从信安(今浙江衢州)从小路逃往江陵。
北齐文宣帝高洋封宗室高岳等十人和功臣库狄干等七人都为王。六月初四(癸未日),封弟弟高浚为永安王,高淹为平阳王,高浟为彭城王,高演为常山王,高涣为上党王,高涡为襄城王,高湛为长广王,高湝为任城王,高湜为高阳王,高济为博陵王,高凝为新平王,高润为冯翊王,高洽为汉阳王。
鄱阳王萧范去世后,侯瑱去依附庄铁,庄铁猜忌他;侯瑱为保全自己,六月初七(丙戌日),假装请庄铁来商量事情,趁机杀了他,自己占据豫章(今江西南昌)。
寻阳王萧大心派徐嗣徽连夜袭击湓城,安南侯萧恬、裴之横等人将他击退。北齐文宣帝高洋娶了赵郡人李希宗的女儿,生下儿子高殷和高绍德;又娶了段韶的妹妹。到了要立皇后时,高隆之、高德政想拉拢勋贵支持,就说:“汉族女子不能做天下之母,该另选更好的配偶。”高洋没听。六月初八(丁亥日),立李氏为皇后,封段氏为昭仪,立儿子高殷为皇太子。六月十一日(庚寅日),任命库狄干为太宰,彭乐为太尉,潘相乐为司徒,司马子如为司空。六月十二日(辛卯日),任命清河王高岳为司州牧。
侯景任命羊鸦仁为五兵尚书。六月二十一日(庚子日),羊鸦仁逃出建康投奔江西(长江以西),想前往江陵,走到东莞(今山东沂水)时,强盗怀疑他怀里藏着金子,拦路杀了他。
西魏想让岳阳王萧詧为梁武帝发丧、继承皇位,萧詧推辞不接受。西魏丞相宇文泰派荣权册封萧詧为梁王,萧詧这才建立王府,设置文武百官。
陈霸先整修崎头古城,迁到那里驻守。
当初,前燕昭成帝慕容皝逃到高丽时,派族人冯业率领三百人渡海投奔南朝宋,随后留在新会(今广东江门)。从冯业到他的孙子冯融,世代担任罗州刺史;冯融的儿子冯宝任高凉太守。高凉的洗氏,世代是当地蛮族首领,部落有十多万家;洗氏有个女儿,很有谋略,擅长用兵,各部落都佩服她的信义;冯融聘她做冯宝的妻子。冯融虽然世代做地方长官,但不是本地人,号令没人听从;洗氏约束自己的宗族,让他们遵守百姓的礼仪,每次和冯宝一起处理诉讼案件,部落首领犯法,就算是亲戚也绝不纵容,从此冯氏才能顺利推行政令。
高州刺史李迁仕占据大皋口(今江西吉安南),派人召冯宝去见他。冯宝想去,洗氏阻止说:“刺史无故不该召太守,肯定是想骗你一起谋反。”冯宝问:“你怎么知道?”洗氏说:“刺史之前被召去支援朝廷,却称病不去,反而铸造兵器、聚集部众,现在又召你——这一定是想把你扣作人质,逼你出兵,你别去,先看看情况变化。”几天后,李迁仕果然谋反,派主帅杜平虏率兵进入灨石(今江西赣州附近),在鱼梁筑城逼近南康;陈霸先派周文育进攻杜平虏。洗氏对冯宝说:“杜平虏是猛将,现在进灨石和官军对峙,没法回来,李迁仕在高州城里,没什么能耐。你要是亲自去,肯定会打起来;该派使者带着谦卑的话、丰厚的礼物去告诉他:‘我不敢亲自来,想派妻子来拜见。’他听了肯定高兴,不会防备。我带一千多人,挑着杂物,声称是来送财物,能到他的营寨下,一定能打败他。”冯宝照做了。李迁仕果然没防备,洗氏突然袭击,把他打得大败;李迁仕逃到宁都(今江西宁都)坚守。周文育也击退了杜平虏,占据他的城池。洗氏和陈霸先在灨石会面,回来后对冯宝说:“陈都督不是普通人,很得人心,肯定能平定叛贼,你该多资助他。”
湘东王萧绎任命陈霸先为豫州刺史,兼任豫章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