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武四年(公元497年)
春季正月,南齐实行大赦。
丙申日,北魏立皇子元恪为太子。孝文帝在清徽堂设宴,谈到废太子元恂时,李冲请罪说:“我身为太子师傅,没能好好辅导他。”孝文帝说:“我尚且没能感化他的恶行,师傅你有什么可请罪的!”
乙巳日,孝文帝向北巡视。
起初,尚书令王晏深受齐武帝的宠信,等到明帝谋划废黜郁林王时,王晏立刻欣然拥护。郁林王被废后,明帝和王晏在东府设宴,谈论时事,王晏拍着手说:“您以前总说我胆小,现在看看我怎么样?”明帝即位后,王晏自认为是辅佐新朝的功臣,常常轻视齐武帝时期的旧制度。他身居朝廷首位后,很多事务都独断专行,朝廷内外的重要职位,都任用自己的亲信,还经常和明帝争论用人问题。明帝虽然因为即位初期需要依靠王晏,却从心里厌恶他。明帝曾整理齐武帝的手诏,发现有三百多封是写给王晏的,内容都涉及国家大事,还发现王晏曾上奏劝谏齐武帝,反对明帝兼管官员选拔事务,因此更加猜忌、轻视王晏。始安王萧遥光劝明帝杀王晏,明帝说:“王晏对我有功劳,而且没有罪过。”萧遥光说:“王晏连齐武帝都不能忠心辅佐,怎么会对陛下忠心呢!”明帝沉默不语。明帝派心腹陈世范等人到街头巷尾,打探对王晏的议论。王晏为人浅薄,没有防备,一心想被授予开府仪同三司的职位,还多次请相面先生看相,说自己会大富大贵;和宾客交谈时,总喜欢屏退旁人,单独密谈。明帝听说后,怀疑王晏想谋反,于是有了杀他的念头。
奉朝请鲜于文粲暗中探查明帝的心意,告发王晏有谋反意图。陈世范又向明帝报告:“王晏谋划在四年南郊祭天的时候,和齐武帝过去的主帅在路上突然发动叛乱。”恰逢有老虎闯入郊坛,明帝更加害怕。郊祭前一天,明帝下令停止举行,先把消息告诉王晏和徐孝嗣。徐孝嗣奉旨停办,王晏却上奏说“郊祀是重大典礼,一定要亲自去办”。明帝越发相信陈世范的话。丙辰日,明帝在华林省召见王晏,把他杀了,还杀了北中郎司马萧毅、台队主刘明达,以及王晏的儿子王德元、王德和。明帝下诏说:“王晏和萧毅、刘明达因为河东王萧铉能力薄弱,谋划拥立他为君主,让他做有名无实的傀儡。”王晏的弟弟王诩担任广州刺史,明帝派南中郎司马萧季敞突袭广州,杀了王诩。萧季敞是明帝的堂叔弟。萧毅生活奢侈,喜好骑马射箭,被明帝猜忌,所以借着这件事陷害他。河东王萧铉之前因为年纪小、能力弱,没被明帝杀掉。萧铉上朝时,总是弯腰驼背,不敢和明帝并肩行走、直视明帝。到这时,萧铉年纪稍大,就因牵连王晏的事被免官,禁止和外人来往。
郁林王即将被废时,王晏的堂弟御史中丞王思远对王晏说:“哥哥你受齐武帝厚恩,现在却帮别人做这样的事;他或许现在需要你帮忙,但你将来怎么立足呢!如果现在自杀,还能保全家族,留下好名声。”王晏说:“我正喝粥,没时间想这种事。”等到王晏被任命为骠骑将军,召集子弟聚会,对王思远的哥哥王思征说:“隆昌末年,王思远劝我自杀;如果听了他的话,哪有今天!”王思远立刻回应:“按我当时的看法,现在自杀还不晚!”王思远知道明帝表面上优待王晏,心里却已怀疑他,趁机对王晏说:“现在形势有点不一样,哥哥你没察觉吗?普通人大多不擅长为自己谋划,却擅长算计别人。”王晏没有回应。王思远退下后,王晏才叹息说:“世上竟然有劝人去死的人!”十天后,王晏就败亡了。明帝听说王思远的话,所以没治他的罪,还升他为侍中。
王晏的表弟尉氏人阮孝绪也知道王晏一定会败亡,王晏多次去他家,他都躲藏起来不见。阮孝绪曾吃到一种味道鲜美的酱,问清楚是从王晏家得来的,立刻吐了出来,还把酱倒掉。等到王晏败亡,有人为阮孝绪担心,他说:“我和王晏是亲戚,但没有结党,有什么好怕的!”最终没被治罪。
二月壬戌日,孝文帝到达太原。
甲子日,南齐任命左仆射徐孝嗣为尚书令,征虏将军萧季敞为广州刺史。
癸酉日,孝文帝到达平城,召见穆泰、陆睿的党羽审问,没有一个人喊冤;当时人都佩服任城王元澄的明察。穆泰和他的亲信党羽都被处死;孝文帝赐陆睿在狱中自杀,赦免他的妻子儿女,把他们流放到辽西做平民。
起初,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变旧习俗,并州刺史新兴公元丕对此很不满;孝文帝因为他是宗室老臣,也不强迫他,只是用大道理开导他,让他不要公开反对。等到朝中大臣都换上中原服饰,满座都是穿红衣的人,只有元丕还穿着胡服坐在中间,后来才勉强戴上帽子、系上腰带,却还是不注重仪表,孝文帝也不勉强他。
太子元恂从平城将要迁到洛阳时,元隆和穆泰等人密谋留住元恂,趁机起兵封锁关口,谋划占据陉北地区。元丕在并州,元隆等人把密谋告诉了他。元丕表面上担心事情不成,嘴上虽然反对,心里却很赞同。等到事情败露,元丕跟随孝文帝到平城,孝文帝每次审问穆泰等人,常常让元丕在一旁观看。有关部门上奏说元业、元隆、元超罪该灭族,元丕应该连坐。孝文帝因为之前曾下诏答应赦免元丕死罪,所以免他一死,贬为平民,留下他的后妻和两个儿子,让他们和元丕一起住在太原,杀了元隆、元超以及他们的同母弟弟元乙升,其他儿子流放到敦煌。起初,元丕、陆睿和仆射李冲、领军于烈都曾得到孝文帝“免死”的诏书。陆睿被处死後,孝文帝赐给李冲、于烈的诏书说:“陆睿有谋反之心,这是他自己对不起天地;违背誓言的是他,和我无关。谋反的罪行和其他罪过不同,即使我想宽恕,又怎么能做到呢!但我还是没忘记之前的誓言,让他在监狱里自杀,免去他家人被处死的刑罚。元丕的两个儿子、一个弟弟,带头谋反,连坐本该处死,我特意赦免他们为平民。我本来希望和他们善始善终,他们却自己放弃,违背我的心意,多么可悲啊!所以特意告知你们,希望你们不要觉得奇怪。除了谋反,我对你们的态度就像白天一样光明磊落。”李冲、于烈都上奏表感谢。
司马光评论说:爵位的升降、官员的任免、生杀赏罚,是君主驾驭大臣的重要权力。所以古代帝王的制度是,即使是亲信、故旧、贤才、能臣、功臣、贵族、勤勉之人、宾客,如果犯了罪,也不会直接赦免,一定会在朝堂上商议,该赦免就赦免,该宽恕就宽恕,该判刑就判刑,该处死就处死。量刑轻重根据情节,宽严程度顺应时势。这样君主既能施恩又不失威严,大臣能免罪却不敢自恃有功。到了北魏却不是这样,对有功权贵的大臣,常常预先许诺免死;让他们因骄纵而犯罪,之后又杀了他们。这是用不守信的命令引诱他们陷入死地啊。刑政的失误,没有比这更严重的了!
当时,代都的旧贵族大多和穆泰等人勾结谋反,只有于烈一族没有参与,孝文帝因此更加看重他。孝文帝因为北方部落酋长和他们送来做人质的儿子害怕炎热,允许他们秋天到洛阳朝见,春天回到部落,当时人把他们称为“雁臣”(像大雁一样季节性迁徙)。
三月己酉日,孝文帝向南到达离石。反叛的胡人请求投降,孝文帝下诏赦免他们。
夏季四月庚申日,孝文帝到达龙门,派人祭祀夏禹。癸亥日,到达蒲阪,祭祀虞舜。辛未日,到达长安。
北魏废太子元恂被废后,渐渐后悔自己的行为。御史中尉李彪秘密上奏,说元恂又和手下人谋划谋反,孝文帝派中书侍郎邢蛮和咸阳王元禧,带着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元恂死。用粗劣的棺材、普通的衣服装殓元恂,埋葬在河阳。
癸未日,北魏大将军宋明王刘昶在彭城去世,孝文帝追赠他九锡之礼,用特殊的礼仪安葬他。
五月己丑日,孝文帝向东返回,乘船从渭河进入黄河。壬辰日,派人在车邑祭祀周文王,在镐京祭祀周武王。六月庚申日,孝文帝回到洛阳。
壬戌日,北魏征调冀州、定州、瀛州、相州、济州五州的二十万兵马,准备入侵南齐。
北魏穆泰谋反时,中书监魏郡公穆罴曾与他串通谋划,赦免后事情败露,穆罴被削去官爵,贬为平民。穆罴的弟弟司空穆亮把府中事务交给司马慕容契,上奏表弹劾自己,孝文帝下优抚诏书不允许他辞职;穆亮坚持请求,癸亥日,孝文帝才同意他退位。
丁卯日,北魏把军队分为六部分,确定哪些随军出征、哪些留守。
秋季七月甲午日,北魏立昭仪冯氏为皇后。冯皇后想以母亲的身份抚养太子元恪;元恪的生母高氏从代都前往洛阳,在共县突然去世。
戊辰日,北魏任命穆亮为征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冀州刺史。
八月丙辰日,北魏下诏朝廷内外进入戒严状态。
壬戌日,北魏立皇子元愉为京兆王,元怿为清河王,元怀为广平王。
南齐明帝追尊景皇(明帝父亲萧道生)的生母王氏为恭太后。甲戌日,北魏在华林园讲习武事;庚辰日,大军从洛阳出发。孝文帝让吏部尚书任城王元澄留守洛阳;任命御史中丞李彪兼任度支尚书,和仆射李冲一起掌管留守朝廷的事务。授给彭城王元勰“中军大将军”的头衔,元勰推辞说:“亲近的人和疏远的人都能任用,是自古以来的治国之道。我是什么人,能频繁得到这样的宠信任命!过去陈思王曹植请求官职却没被允许,我没请求却得到任命,境遇的好坏差别多么大啊!”孝文帝大笑,握住元勰的手说:“曹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因才华名声互相猜忌,我和你却因道德品行彼此亲近。”
南齐明帝派军主、直阁将军胡松协助北襄城太守成公期驻守赭阳,派军主鲍举协助西汝南、北义阳二郡太守黄瑶起驻守舞阴。
北魏任命氐族首领杨灵珍为南梁州刺史。杨灵珍率领全州向南齐投降,把母亲和儿子送到南郑做人质,派弟弟婆罗阿卜珍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袭击北魏武兴王杨集始,杀了杨集始的两个弟弟杨集同、杨集众;杨集始处境危急,请求投降北魏。九月丁酉日,孝文帝任命河南尹李崇为都督陇右诸军事,率领几万兵马讨伐杨灵珍。
起初,北魏迁都洛阳时,荆州刺史薛真度劝孝文帝先攻取樊城、邓城。薛真度领兵入侵南阳,被太守房伯玉击败。孝文帝大怒,认为南阳只是个小郡,却立志一定要攻克它,于是领兵向襄阳进军;彭城王元勰等三十六支部队前后相连,兵力号称一百万,士兵的呼喝声震动大地。辛丑日,孝文帝留下众将攻打赭阳,自己领兵南下;癸卯日,到达宛城,连夜袭击外城,攻克了它。房伯玉据守内城抵抗。孝文帝派中书舍人孙延景对房伯玉说:“我现在要统一全国,不像过去那样冬天来春天走。不攻克城池,绝不会回北方。你这座城挡在我大军前进的路上,不能不先攻取;攻下来慢则一年,快则一个月。封侯还是被杀,就在眼前,你好好考虑!而且你有三条罪状,现在让你知道:你过去侍奉齐武帝,受到非同寻常的宠信,却不能尽忠效死,反而向他的仇人(指明帝)效忠,这是第一条罪;前些年薛真度来进攻,你打伤了我的偏师,这是第二条罪;现在我亲自率军前来,你不捆绑自己到我军阵前投降,这是第三条罪。”房伯玉派军副乐稚柔回应说:“承蒙你要围攻宛城,立志一定要攻克。我是地位低微的普通人,能抵抗你的大军,真可以说是死得其所!我承蒙齐武帝提拔,怎敢忘恩!但继位的君主(指郁林王)丧失德行,当今皇上(指明帝)继承大业,不仅符合亿万百姓的深切期望,也延续了齐武帝的遗愿;所以我尽心尽节,不敢有丝毫懈怠。过去你们北魏军队深入我国,侵扰边境百姓,我就激励将士坚守职责。反过来说,这不应该受到指责。”
宛城东南角的水沟上有座桥,孝文帝领兵过桥。房伯玉派几名勇士,穿着彩色衣服,戴着虎头帽,埋伏在桥洞下,突然冲出来袭击,孝文帝的人马都受惊混乱;孝文帝召来擅长射箭的原灵度射箭,勇士中箭而死,孝文帝才得以脱险。
李崇劈山开路,兵分几路,出其不意地进攻氐族军队,内外夹击;氐族部众都抛弃杨灵珍四散逃回。杨灵珍的兵力减少了一大半,李崇进军占据赤土。杨灵珍派堂弟杨建率领五千人驻守龙门,自己率领一万精锐勇士驻守鹫硖;在龙门以北几十里的路上,砍伐树木堵塞道路;在鹫硖的山口,堆积大圆木和礌石,靠近悬崖朝下摆放,用来抵抗北魏军队。李崇命令统军慕容拒率领五千人从其他道路连夜袭击龙门,攻克了它。李崇亲自攻打鹫硖,杨灵珍接连战败逃跑;李崇俘获了杨灵珍的妻子儿女,于是攻克武兴。南齐梁州刺史阴广宗、参军郑猷等人领兵救援杨灵珍;李崇迎击,大败南齐军队,杀了杨婆罗阿卜珍,活捉郑猷等人;杨灵珍逃回汉中。孝文帝听说后,高兴地说:“让我没有西顾之忧的人,就是李崇啊。”任命李崇为都督梁、秦二州诸军事、梁州刺史,安抚当地百姓。
丁未日,孝文帝从南阳出发,留下太尉咸阳王元禧等人继续攻打南阳。己酉日,孝文帝到达新野,新野太守刘思忌据城抵抗。冬季十月丁巳日,北魏军队攻打新野,没能攻克,就修筑长墙包围它,派人对城中说:“房伯玉已经投降,你们为什么还要独自承受城破人亡的后果!”刘思忌派人回应说:“城中的兵力和粮食还很充足,没时间听你们这些小贼说话!”北魏右军府长史韩显宗率领另一支部队驻守赭阳,成公期派胡松率领蛮人军队攻打韩显宗的营寨,韩显宗奋力作战击败了他们,杀了南齐的副将高法援。韩显宗到达新野,孝文帝对他说:“你打败敌军、斩杀敌将,大大增强了我军气势。我正在攻打坚固的城池,你为什么不写捷报公布战绩?”韩显宗回答:“近来听说镇南将军王肃俘获了两三个敌人、几匹驴马,都写了捷报;我在宫中任职时,私下常常嘲笑这种做法。最近我虽然依靠陛下的神威,打败了丑恶的敌人,但兵力薄弱,擒获斩杀的敌人不多。如果再大肆宣扬,夸大功劳,效仿王肃的做法,罪过就更大了。我之所以不写捷报,只是向陛下汇报战况罢了。”孝文帝更加认为他贤明。
南齐明帝下诏让徐州刺史裴叔业领兵救援雍州。裴叔业上奏说:“北方人不喜欢长途行军,只喜欢抢劫掠夺。如果我们入侵北魏边境,那么攻打司州、雍州的北魏军队自然会分兵救援。”明帝采纳了他的建议。裴叔业领兵攻打虹城,俘获四千多男女百姓。
甲戌日,明帝派太子中庶子萧衍、右军司马张稷救援雍州。十一月甲午日,南齐前军将军韩秀方等十五名将领向北魏投降。丁酉日,北魏在沔水北岸击败南齐军队,将军王伏保等人被北魏俘获。
丙辰日,南齐任命杨灵珍为北秦州刺史、仇池公、武都王。
新野人张率领一万多家百姓占据营寨抵抗北魏军队。十二月庚申日,北魏军队攻克营寨。雍州刺史曹虎和房伯玉不和,所以故意延缓救援,把军队驻扎在樊城。
丁丑日,明帝下诏派度支尚书崔慧景救援雍州,授予崔慧景符节,率领两万步兵、一千骑兵前往襄阳,雍州的各路军队都受他指挥。
庚午日,孝文帝向南到达沔水岸边;戊寅日,回到新野。
南齐将军王昙纷率领一万多人攻打北魏南青州的黄郭戍,北魏戍主崔僧渊击败了他们,南齐军队全军覆没。将军鲁康祚、赵公政率领一万人入侵北魏太仓口,北魏豫州刺史王肃派长史清河人傅永率领三千士兵迎击。鲁康祚等人在淮河以南驻军,傅永在淮河以北驻军,两军相距十多里。傅永说:“南方人喜欢夜间偷袭营寨,一定会在渡淮河的地方点火标记水浅的位置。”于是连夜把士兵分成两队,埋伏在营寨外;又用葫芦装上火种,秘密派人渡过淮河到达南岸,在水深的地方放置,告诫说:“看到北岸点火,你们就跟着点火。”当天夜里,鲁康祚等人果然领兵偷袭傅永的营寨;北魏埋伏的士兵两面夹击。鲁康祚等人逃向淮河,这时南北两岸的火都烧了起来,他们不知道该从哪里渡河,被淹死和斩杀的有几千人,赵公政被活捉,傅永还缴获了鲁康祚的尸体带回。南齐豫州刺史裴叔业入侵北魏楚王戍,王肃又派傅永迎击。傅永率领一名心腹飞马赶到楚王戍,命令士兵填平城外的壕沟,连夜在城外埋伏一千名士兵。天亮后裴叔业等人到达城东,部署士兵准备修筑长墙包围戍城。傅永的伏兵袭击裴叔业的后军,击败了他们。裴叔业留下将领守卫营寨,自己率领几千精锐士兵救援后军。傅永登上城楼,看到裴叔业向南走了几里路,就打开城门奋力出击,大败南齐军队,缴获裴叔业的伞盖、扇子、战鼓、帐篷和铠甲兵器一万多件。裴叔业进退两难,于是逃走。傅永身边的人想追击,傅永说:“我的士兵不到三千人,对方的精锐部队还很强大,他们不是因为兵力不足而失败,而是中了我的计策。他们已经摸不清我们的虚实,这就足够让他们吓破胆了。俘获这些物资就够了,何必再追击!”孝文帝派谒者到前线任命傅永为安远将军、汝南太守,封为贝丘县男。傅永勇猛有力,爱好学习且擅长写文章。孝文帝常感叹说:“上马能击退敌人,下马能写捷报,只有傅修期(傅永字修期)能做到啊!”
南齐曲江公萧遥欣喜好军事,明帝因为自己的儿子们还年幼,在内亲中依靠萧遥欣兄弟,在外亲中依靠皇后的弟弟西中郎长史彭城人刘暄、自己的内弟太子詹事江祏。所以任命始安王萧遥光为扬州刺史,在朝中掌权;任命萧遥欣为都督荆、雍等七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守西部边境。但萧遥欣在江陵,招揽了很多有才能、勇猛的人,极力扩充自己的势力,明帝对此非常厌恶。萧遥欣轻视南郡太守刘季连,刘季连秘密上奏说萧遥欣有谋反的迹象;明帝于是任命刘季连为益州刺史,让他占据萧遥欣上游的位置来牵制萧遥欣。刘季连是刘思考的儿子。
这一年,高昌王马儒派司马王体玄向北魏进贡,请求北魏派兵迎接,计划率领全国百姓迁到北魏境内;孝文帝派明威将军韩安保前去迎接,并划出伊吾五百里土地给马儒的部众居住。马儒派左长史顾礼、右长史金城人麴嘉率领一千五百步兵、骑兵迎接韩安保,但韩安保没到;顾礼、麴嘉返回高昌,韩安保也回到伊吾。韩安保派下属朝兴安等人出使高昌,马儒又派顾礼带领世子马义舒迎接韩安保,到达白棘城,这里距离高昌一百六十里。高昌老臣留恋故土,不愿向东迁徙,一起杀了马儒,拥立麴嘉为高昌王,再次向柔然称臣。韩安保只带着顾礼、马义舒返回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