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四月乙卯日,刘秀前往章陵; 五月乙卯日,返回皇宫。 六月癸巳日,临淮怀公刘衡去世。
建武十五年(公元39年)
大司徒韩歆性格直爽,说话毫不避讳,常让刘秀下不来台。他在刘秀面前断言当年会闹饥荒,言辞激烈,结果被罢官回乡。刘秀仍不解气,派人斥责,韩歆和儿子韩婴无奈自杀。韩歆本有声望,却蒙冤而死,众人不满,刘秀后来追赐钱谷厚葬。司马光感慨,刘秀虽贤明,却容不下韩歆直言,实为其仁明形象的污点。
欧阳歙任大司徒;匈奴侵扰加剧,吴汉率马成、马武等北击匈奴,还迁移三郡百姓避祸,匈奴左部趁机内迁,朝廷增兵防备;刘秀分封皇子,追谥兄长,还命各州郡核查垦田与户口,不料官员弄虚作假,偏袒豪强,刘阳聪慧识破隐情,获刘秀喜爱;欧阳歙因度田不实入狱,千余学生求情无果,最终死在狱中;戴涉任大司徒,卢芳返回高柳,杜茂被免职,马成、张堪负责北方防务,张堪任渔阳太守后,匈奴不敢来犯,百姓富足。
交趾的征侧因太守苏定依法处置她而心怀怨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反抗。
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
征侧和妹妹征贰造反,多地少数民族响应,攻占六十五城,自立为王,交趾官员只能固守;河南尹张汲等十多位太守因度田不实被处死;各地盗贼四起,朝廷调整政策,鼓励盗贼互相检举,赦免相关官吏过往罪责,以抓捕成果论政绩,将盗贼首领迁到别处安置,社会秩序逐渐恢复。
卢芳假意投降后又反叛,匈奴介入;马援建议恢复铸造五铢钱获采纳,利于经济发展;卢芳前往京城途中被刘秀召回。
建武十七年(公元41年)
妖贼李广攻占皖城,马援、段志平叛;郭皇后失宠抱怨,被刘秀废除,阴氏立为皇后,刘秀封郭皇后之子刘辅为中山王,其余儿子也由公爵进封为王;刘秀回章陵祭祖、探亲,席间宗室长辈感慨他的变化,刘秀表示要用“柔道”治理天下;莎车王贤请求设置都护,刘秀先赐都护印绶又收回,改赐大将军印绶,引发莎车王不满;匈奴等联合犯边,祭肜任辽东太守,多次击退敌人;马援奉命南征交趾。
蜀郡守将史歆造反,吴汉率军讨伐,历经数月,攻克成都,平定叛乱,将相关人员迁徙后返回。
建武十八年(公元42年)
马援沿海进军,开辟道路千里,在浪泊大破征侧,继续追击;卢芳再次反叛,逃往匈奴,最终死在匈奴;吴汉平定蜀地叛乱;刘秀多次出巡;这一年,朝廷废除州牧,设置刺史;大臣们就宗庙祭祀制度提出建议,刘秀根据昭穆次序,决定以自己为元帝后代。
建武十九年(公元43年)
刘秀追尊宣帝为中宗,确定不同先帝的祭祀地点;马援斩杀征侧、征贰,又平定其余党,在当地申明旧制,稳定局势;原武城被妖贼单臣、傅镇占据,臧宫久攻不下,东海王刘阳建议围而缓攻,刘秀采纳后成功破城;郭皇后被废后,太子刘强自觉不安,在郅恽劝说下主动请辞,刘秀改立刘阳(后改名刘庄)为太子;刘秀重用太子舅氏阴识、阴兴辅导太子,二人品德出众,深受赞誉;桓荣任议郎教授太子经书,在太学辩论中表现出色,获刘秀赏赐;钟兴传授《春秋》,推辞封爵,刘秀转而封赏其师丁恭。
陈留的董宣任洛阳令,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后躲在公主府,董宣趁公主出行时截停马车,当众数落公主过错,斩杀奴仆。公主向刘秀告状,刘秀欲惩罚董宣,董宣以理相争,宁死不屈。刘秀最终赦免他,还赐钱三十万,董宣将钱分给下属。此后,董宣严厉打击豪强,令京城震动。
建武十九年九月壬申日,刘秀前往南阳巡视,接着来到汝南郡的南顿县。他在县府里摆下酒席,宴请当地官吏和百姓,还下令免除南顿县一年的田租。当地父老乡亲磕头请求说:“陛下的父亲在这里生活了很久,陛下对这里的房屋也很熟悉,每次来都格外施恩,希望能再多免十年田租!”刘秀说:“治理天下责任重大,我每天都担心自己做不好,只能一天天地谨慎处理,哪敢一下子承诺免租十年呢!”大家又说:“陛下其实是舍不得,何必这么谦虚!”刘秀听后大笑,又多免了一年田租。随后,他又去了淮阳、梁国、沛国等地。
此时,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栋蚕发动叛乱,杀死了当地官员。刘秀下诏,派武威将军刘尚前去平叛。大军路过越巂时,邛谷王任贵担心刘尚平定南方后,会严格执行法令,自己不能再肆意妄为,便集结兵力、建造营寨,还酿造了许多毒酒,打算先犒劳军队,趁机发动袭击。刘尚识破了他的阴谋,立刻分兵抢占邛都,然后突袭任贵,将其诛杀。
建武二十年(公元44年)
春季,二月戊子日,刘秀巡视结束,回到京城。
夏季,四月庚辰日,大司徒戴涉因受原太仓令奚涉的案件牵连,被关进监狱处死。刘秀认为三公职责相连,便下策书罢免了大司空窦融的官职。
广平忠侯吴汉病重,刘秀亲自前去探望,问他还有什么话要说。吴汉回答:“我见识浅薄,没什么别的想法,只希望陛下以后谨慎用赦,不要轻易赦免罪犯。” 五月辛亥日,吴汉去世,刘秀下诏,按照当年大将军霍光的丧葬规格为他举行葬礼。吴汉性格坚毅,每次跟随刘秀出征,只要刘秀还没休息,他就恭敬地在一旁站立。其他将领看到战场形势不利,往往惊慌失措,但吴汉却镇定自若,还会整理武器,激励将士。刘秀有时派人去看吴汉在做什么,使者回来说他正在准备作战用具,刘秀感叹道:“吴汉很能振奋人心,他的威严就像一个国家一样!”每次出征,吴汉早上接到诏令,晚上就出发,从不拖延。在朝堂上,他为人谨慎,言行举止都很质朴。吴汉曾经外出征战,妻子儿女在家里买了田产,他回来后责备道:“军队在外打仗,将士们物资都不够用,为什么还要买这么多田宅呢!”于是把田产全部分给了兄弟和外戚。正因如此,他才能一直得到重用,最终功成名就。
这一年,匈奴侵犯上党、天水,一直打到扶风。
刘秀患了严重的风眩病,病情危急时,让阴兴兼任侍中,在云台广室接受临终嘱托。后来刘秀病好了,召见阴兴,想让他接替吴汉担任大司马。阴兴哭着磕头坚决推辞:“我不是爱惜自己的性命,实在是怕胜任不了,损害了陛下的圣德,这种事可不能随便冒进!”他的一片赤诚之心,感动了在场所有人,刘秀只好作罢。
太子太傅张湛,自从郭皇后被废后,就称病不上朝。刘秀强行让他出来做官,想任命他为司徒,张湛以病重为由坚决推辞,说自己实在无法再承担朝廷事务,刘秀只好免去他的官职。 六月庚寅日,刘秀任命广汉太守、河内人蔡茂为大司徒,太仆朱浮为大司空。
六月壬辰日,刘秀任命左中郎将刘隆为骠骑将军,代理大司马事务。
六月乙未日,刘秀将中山王刘辅改封为沛王,任命郭况为大鸿胪。刘秀多次到郭况家中,赏赐了大量的金银布帛,郭家的财富之多无人能比,京城的人都称郭况家为“金穴”。
秋季,九月,马援从交趾班师回朝,平陵人孟冀前来迎接慰劳。马援说:“如今匈奴、乌桓还在侵扰北方边境,我打算请求出征,男儿就应该战死在边疆,用马皮裹着尸体回来埋葬,怎么能躺在床上,死在儿女手中呢!”孟冀说:“没错!真正的勇士就该这样!”
冬季,十月甲午日,刘秀前往鲁地、东海、楚国、沛国巡视。
十二月,匈奴再次侵犯天水、扶风、上党。
十二月壬寅日,刘秀返回京城。
马援主动请求出击匈奴,刘秀同意了,让他出兵屯驻襄国,并诏令百官为他饯行。马援对黄门郎梁松、窦固说:“人一旦富贵,就应该做好可能再次贫贱的准备;像你们这样,想要一直富贵下去,就要在高位上坚守原则,小心谨慎。好好想想我这番话!”梁松是梁统的儿子,窦固是窦友的儿子。
刘尚率领军队与栋蚕叛军连续交战,每次都取得胜利。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
建武二十一年(公元45年)
春季,正月,刘尚率领军队一路追击叛军,追到不韦县时,终于斩杀了栋蚕等叛军首领,至此,西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叛乱全部被平定。
乌桓联合匈奴、鲜卑一起侵犯边境,代郡以东地区深受乌桓侵扰之苦。乌桓人居住的地方靠近边塞,他们早上从帐篷出发,傍晚就能抵达城池。代郡、雁门、上谷、渔阳、右北平这五郡的百姓,家家户户都深受其害。很多郡县遭到破坏,百姓为躲避战乱四处流亡,边境地区变得冷冷清清,看不到一点人烟。 秋季,八月,刘秀派马援和谒者分别负责修筑防御工事,逐步恢复郡县设置,有些地方先空着太守、县令、县长的职位,然后想办法招回流亡的百姓。在上谷塞外白山居住的乌桓部落最为强大富裕,马援率领三千骑兵前去攻打,结果无功而返。鲜卑一万多骑兵侵犯辽东,辽东太守祭肜率领几千人迎战。祭肜亲自披挂上阵,冲入敌阵。鲜卑军队大败而逃,很多人跳入水中,死了大半。祭肜乘胜追击,一直追出边塞。鲜卑士兵走投无路,纷纷扔掉兵器,光着身子四处逃散。从这以后,鲜卑人对祭肜又震惊又害怕,再也不敢靠近边塞。
冬季,匈奴又来侵犯上谷和中山。
莎车王贤越来越骄横,一心想要吞并西域各国,多次攻打周边国家,还征收沉重的赋税,各国又发愁又害怕。车师前王、鄯善、焉耆等十八个国家一起派王子到汉朝做人质,还献上珍宝。这些王子见到汉朝官员后,都流着眼泪磕头,请求汉朝派都护来西域。刘秀考虑到国内刚刚安定,北方边境还没完全平定,就把各国的侍子都送了回去,还赏赐了丰厚的礼物。西域各国听说汉朝不派都护,而且侍子也都被送回来了,非常担忧恐惧,就给敦煌太守发公文说:“希望能把侍子留在敦煌,让莎车王以为侍子被扣留,这样就能让他觉得都护很快就会来,也许他就会停止用兵。”敦煌太守裴遵把这事报告给刘秀,刘秀同意了这个办法。
建武二十二年(公元46年)
春季,闰正月丙戌日,刘秀前往长安; 二月己巳日,回到洛阳。
夏季,五月乙未日(月末),发生了日食。
秋季,九月戊辰日,发生了地震。
冬季,十月壬子日,大司空朱浮被免职。
十月癸丑日,刘秀任命光禄勋杜林为大司空。
当初,陈留的刘昆担任江陵县令时,县里发生火灾,刘昆对着大火磕头,火很快就灭了;后来他担任弘农太守,连老虎都背着幼崽渡过黄河离开了。刘秀听说后觉得很神奇,就征召刘昆接替杜林担任光禄勋。刘秀问刘昆:“之前在江陵,你能让风向逆转扑灭大火,后来在弘农,老虎都向北渡河离去,你到底实行了什么德政,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刘昆回答说:“这只是偶然罢了。”刘秀身边的人听了都笑他,刘秀却感叹道:“这才是忠厚老实人的话啊!”还吩咐把这件事记录下来。
这一年,青州发生了蝗灾。
匈奴单于舆去世,他的儿子左贤王乌达鞮侯继位,乌达鞮侯不久也死了,他的弟弟左贤王蒲奴继位。此时匈奴境内连续多年遭遇旱灾和蝗灾,方圆几千里的土地都成了不毛之地,人和牲畜因饥荒和瘟疫大量死亡,损失超过一半。单于害怕汉朝趁他们衰弱发动进攻,就派使者到渔阳请求和亲。刘秀派中郎将李茂前去回应。
乌桓趁着匈奴衰弱,出兵将其击败,匈奴被迫向北迁徙了几千里,大漠以南地区变得空旷无人。刘秀下诏,撤掉了边境各郡的了望哨和守卫士卒,还拿出钱财布帛,招降乌桓。
西域各国送到敦煌当人质的王子们,在那里滞留了很久,都思念家乡,想回去。莎车王贤得知汉朝不会派都护来,就出兵打败了鄯善,还杀死了龟兹王。鄯善王王安上书说:“我们愿意再次送王子到汉朝做人质,恳请朝廷派都护来;如果没有都护,我们实在抵挡不住匈奴的压力。”刘秀回复说:“现在朝廷无法派出使者和大军,如果你们力量不够,想向东、向西、向南、向北发展,都随你们自己。”于是,鄯善、车师又归附了匈奴。
班固评论道:汉武帝时期,为了对付匈奴,担心他们联合西域各国和南方的羌人,就开辟了河曲地区,设置了河西四郡,打通玉门关,连通西域,以此切断匈奴的右臂,隔绝它与南羌、月氏的联系。匈奴单于失去支援,只好远逃,大漠以南再也没有匈奴的王庭。当时,汉文帝、汉景帝实行无为而治,历经五世休养生息,国家财力充足,兵马强壮。所以,看到犀布、玳瑁,就设立了珠厓等七郡;因为蒟酱、竹杖,就开辟了牂柯、越巂;听说有天马、葡萄,就与大宛、安息建立联系。从此,奇珍异宝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汉武帝开始修建苑囿,扩建宫室,设置华丽的帷帐,收集精美的服饰玩物。还设置酒池肉林,宴请四方宾客,表演鱼龙角抵等杂技。至于给各国的贿赂、赠送,使者往来万里,军事行动的费用,更是难以计数。到后来,国家财政不足,就开始实行酒专卖,盐铁官营,铸造白金货币,制作皮币,连车船都要征税,牲畜也要缴纳赋税。百姓疲惫不堪,国家财力耗尽,又遇上灾年,盗贼四起,道路阻塞。朝廷只好派出直指使者,他们身穿绣衣,手持斧杖,在各地诛杀盗贼,才最终平定局面。所以到了晚年,汉武帝放弃了轮台之地,还下了罪己诏,这难道不是英明圣主的悔悟之举吗?
而且通往西域的道路,近处有龙堆,远处是葱岭,还有身热、头痛、悬度等艰难险阻。淮南王、杜钦、扬雄都认为,这些天然屏障就是用来划分区域、隔绝内外的。西域各国各自有君主,兵力分散薄弱,无法统一。他们虽然归属匈奴,但并不亲近依附;匈奴只能得到他们的马畜、毛毡,却不能真正统率他们。西域与汉朝相隔遥远,得到它对汉朝没什么好处,放弃它也没什么损失。我们有高尚的品德,无需从他们那里获取什么。所以,自建武年间以来,西域各国思念汉朝的威德,都愿意归附,多次派使者到汉朝做人质,请求设置都护。当今圣上远观古今,根据时势,没有答应他们的请求。这就如同当年大禹有序地处理西戎事务,周公辞让白雉之贡,汉文帝退还千里马一样,都是合乎道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