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简陋,但收拾得干净。狄仁杰心念电转,此刻外面搜捕正紧,有个落脚处暂避确是好事。他艺高人胆大,且观这老妪不似作伪,便道:“如此,便叨扰老人家了。”
进了院子,老妪关好门,这才低声道:“我听见动静,就知道是官军在抓人。这阵子,城里不太平,你们是外乡人吧?可得小心些。”
“老人家,为何说城里不太平?”狄仁杰顺势问道。
老妪压低了声音:“唉,听说是在抓什么前朝的余孽,还有什么私通外邦的好细,闹得人心惶惶。前些天,连运河边管仓库的王书吏都莫名其妙掉水里淹死了,说是失足,谁信呐……这汴州城,水深着呢。”
王书吏?狄仁杰心中一动,这恐怕又是另一桩被掩盖的命案!
就在这时,院门外忽然传来了轻轻的、有节奏的叩门声,三长两短。
老妪脸色微变,快步走到门边,低声问道:“谁?”
“阿婆,是我,卖炊饼的小乙。”门外传来一个年轻的声音。
老妪这才松了口气,打开门。一个穿着粗布短打、满脸机灵的年轻后生闪了进来,他见到狄仁杰和如燕,先是一愣,随即对老妪道:“阿婆,城隍庙那边暂时安全,巡街的刚过去一波。”
老妪点点头,对狄仁杰道:“这是我家远房侄孙,在城里做点小买卖,消息灵通。你们若信得过,让他带你们去个稳妥地方。”
那小乙也机警地看了看狄仁杰二人,低声道:“两位跟我来,我知道条小路,能避开官军眼线。”
狄仁杰深深看了这老妪和年轻人一眼,心中虽有疑虑,但此刻情势危急,容不得多想。他拱手道:“如此,多谢二位仗义相助!”
在小乙的带领下,狄仁杰与如燕穿行在迷宫般的小巷中,七拐八绕,最终来到了位于城南角落、香火早已衰败的城隍庙。庙宇破败,蛛网尘封,确实是个藏身的好去处。
“两位暂且在此安身,我去打探下另外两位朋友的消息。”小乙说完,便又悄然消失在夜色中。
庙内只剩下狄仁杰与如燕。如燕仔细检查了庙内环境,确认安全后,才低声道:“叔父,这两人……”
狄仁杰目光深邃,缓缓道:“看似巧合,却未必是偶然。这汴州城内,也并非铁板一块。或许,我们有幸遇到了‘自己人’。”
约莫半个时辰后,庙外再次传来约定的叩门声。如燕开门,只见李元芳和曾泰安然无恙地闪了进来,身后还跟着那个叫小乙的年轻人。
“大人!”“恩师!”李元芳和曾泰见到狄仁杰,均是松了口气。
“我们依约到了土地庙,久等不见大人,正焦急时,这位小乙兄弟找来,说知大人下落,便带我们过来了。”李元芳解释道。
狄仁杰看向小乙,沉声道:“小乙兄弟,多谢了。不知尊驾是……”
小乙收敛了之前的市井之气,神色变得郑重,对着狄仁杰躬身一礼,低声道:“卑职乃内卫汴州司暗桩,代号‘乙木’,奉上命,暗中护卫并协助狄公查案!”
内卫!皇帝亲掌的机密力量!狄仁杰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光芒。原来陛下早有安排,在这龙潭虎穴之中,还埋下了这样一颗钉子!难怪那老妪和小乙出现得如此及时。
“卑职潜伏汴州多年,一直暗中调查漕运亏空及官员离奇死亡之事,但对方势力盘根错节,行事隐秘,始终难以抓住要害。直到狄公您微服前来,触动其根基,他们才露出如此大的破绽。”乙木(小乙)快速禀报道,“吴永德已狗急跳墙,动用州府力量全城搜捕。此刻四门已闭,严加盘查,我们需尽快想出对策。”
峰回路转!绝境之中,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援手。狄仁杰心中一定,有了内卫的协助,许多事情便好办多了。
“乙木,你可知那黑色粘液,以及前朝底勘簿之事?”狄仁杰立刻问道。
乙木点头:“略有耳闻。据卑职探查,那黑色粘液似乎与一种密写之术有关,而底勘簿则记录着前朝末期一批巨额漕粮的异常流向,涉及一个名为‘安乐门’的前朝遗孽组织!吴永德,很可能就是‘安乐门’安插在汴州的重要棋子!”
安乐门!这个名字如同惊雷,在破败的城隍庙中炸响。一切线索,在这一刻,终于指向了最终的答桉!
狄仁杰目光灼灼,如同暗夜中的明星:“看来,是时候会一会这位吴长史,和他背后的‘安乐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