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市井听风(2 / 2)

“去岁大水,确是多有屋舍受损。”狄仁杰附和道,“官府未曾组织修缮么?”

“修?”货郎嗤笑一声,“那些官老爷们只顾着清点他们库里的东西,哪管我们小民死活?听说为了核对什么陈年旧账,衙门里的书吏都累倒了好几个……”

诊病间歇,狄仁杰也会起身活动一下,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广场。他注意到,在广场对面的一处茶棚下,有两个看似闲坐的汉子,目光不时瞟向他的医摊,虽然伪装得很好,但那挺直的嵴背和锐利的眼神,与周遭松懈的闲汉截然不同。李元芳此刻想必也隐在附近,狄仁杰心中稍安。

午后,看诊的人渐渐少了。狄仁杰正与曾泰收拾东西,准备返回客栈,一个穿着体面、管家模样的人走了过来,拱手道:“这位先生请了。”

狄仁杰抬眼看去,只见此人年约五十,面容白净,眼神精明,衣着料子不俗,但样式低调。

“阁下有何见教?”狄仁杰还礼。

那管家笑道:“适才见先生医术精湛,仁心仁术,甚是钦佩。我家老爷近日身体也有些不适,欲请先生过府一叙,诊金必定从厚。”说着,他递过一张名帖。

狄仁杰接过名帖一看,上面只写着一个“吴”字,下方是一个地址,位于城东官宦富商聚居的区域。

吴?狄仁杰心中一动,汴州长史正是姓吴,吴永德!

他面上不动声色,将名帖收起,澹澹道:“承蒙贵主人看得起,只是老朽今日已有些疲惫,且需回去准备些药材。可否明日再去府上拜会?”

那管家似乎料到他会如此说,笑容不变:“自然可以。那便说定了,明日巳时,老夫在府上恭候先生大驾。”说完,又是拱了拱手,转身离去,步履从容。

待那管家走远,曾泰立刻低声道:“恩师,这……莫非是那吴长史?”

“十有八九。”狄仁杰目光深邃,“我们尚未去找他,他倒先派人来‘请’了。看来,我们这一下午的动静,已然传到了某些人的耳中。”

收拾好医摊,狄仁杰与曾泰并未直接回客栈,而是故意在城中绕了几条街,确认无人跟踪后,才返回清源客栈。

傍晚,李元芳与如燕先后归来。

李元芳汇报:“大人,今日四海货栈汴州分号并无特殊动静,进出多为寻常商旅。但属下在码头留意到,晋中盐帮的几条货船正在装货,守卫比往常森严,且装船时间选在傍晚,有些蹊跷。属下已记下船号和大致去向。”

如燕则带来了更令人意外的消息:“叔父,我今日在城西一家绸缎庄帮工,听老板娘与熟客闲聊,说起江淮米行的东家前几日纳了一房小妾,排场极大。但奇怪的是,那妾室并非本地人,听口音倒像是……关中一带的。而且,迎娶那日,似乎有官面上的人前去道贺,只是未穿官服。”

“关中口音?官面上的人?”狄仁杰捻须沉吟。这与之前在河阴镇打听来的,汴州长史遇害前后出现的“关中口音”神秘客,以及赵铭夜访时隐约透露的“上面”,似乎又能串联起来。

“还有,”如燕补充道,“我试着打听‘安’字印记,暂时没有明确消息。但有个老更夫说,他夜间打更,曾见过四海货栈后院深夜有马车进出,车上货物以油布覆盖,形状不像寻常商货,倒有些像……箱笼文书之类。”

各方线索碎片不断汇集,虽然依旧混乱,但狄仁杰感觉,那张无形的大网,其轮廓正变得越来越清晰。吴长史的邀请,晋中盐帮的异常,江淮米行东家新纳的关中妾室,四海货栈深夜转运的疑似文书……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盘踞在汴州,利用漕运之便,勾结官商,可能涉及巨额贪墨乃至更危险图谋的庞大势力。

“明日之约,是危机,亦是契机。”狄仁杰对三人道,“元芳,你明日暗中随行,见机行事。曾泰,你与我同去。如燕,你继续在外围策应,留意吴府周边动静。”

他知道,明日踏入吴府,便如同踏入龙潭虎穴。但他别无选择,唯有直面这风暴的中心,才能窥见隐藏在深处的真相。夜色中的汴州城,灯火阑珊,却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闪烁,注视着这间小小客栈里的微光。较量,已悄然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