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芳领了盯梢的差事,精神愈发健旺。他挑了两位曾在市井混迹多年、眼明心细的千牛卫,扮作寻常帮闲,每日在北市那草药摊附近逡巡。他自己则坐镇不远处一家茶肆的二楼雅间,凭窗俯瞰,既能将摊位动静尽收眼底,又不至引人注目。
一连两日,风平浪静。那干瘦的摊主依旧懒散,生意也颇为冷清,除了零星几个购买常见草药的街坊,并未见什么特殊人物出现。那几株“鬼见愁”也一直摆在摊位上,无人问津。
李元芳并不气馁,狩猎最需要的就是耐心。他深知,若此摊真与“孟婆”有关,绝不会如此简单。
第三日午后,天色有些阴沉。一个头戴宽檐斗笠、身形佝偻的老妇,挎着个旧竹篮,颤巍巍地走到了摊位前。她并未看那些摆在外面的寻常草药,而是直接指向那几株“鬼见愁”,声音苍老沙哑:“这个……怎么卖?”
摊主抬起眼皮,打量了老妇一眼,慢悠悠道:“老人家,这药性子烈,您这年纪,怕是受不住。”
“受不受得住,老身自知。”老妇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味道,“你只管开价。”
摊主犹豫了一下,报了个远超寻常草药的价格。老妇并未还价,直接从怀中摸出几枚大钱放在摊上,小心地将那几株“鬼见愁”拿起,放入篮中,用布盖好,随即转身,步履蹒跚地混入了人流。
整个过程不过片刻,看似一次普通的买卖。但李元芳却敏锐地捕捉到几个不寻常的细节:那老妇伸手取药时,露出的手腕皮肤并不似老人般干枯松弛,反而颇为细腻;她付钱的动作干脆利落,毫无老态龙钟之感;最重要的是,她离去时步伐虽看似踉跄,但每一步的间距和节奏却异常稳定。
“跟上她!小心,别被发现!”李元芳立刻对楼下待命的两个手下发出信号。
两名千牛卫悄然尾随而去。李元芳也迅速下楼,远远辍在后面。
那老妇在北市狭窄的街巷中七拐八绕,看似漫无目的,实则极为警惕,不时突然停下,假装整理篮中物品,实则观察身后。两名千牛卫经验丰富,借助人群和建筑物巧妙隐匿,未被察觉。
最终,老妇钻进了一条堆满杂物的死胡同。李元芳心中一紧,示意手下放缓脚步,自己则悄无声息地贴近胡同口,向内窥视。
只见那老妇在胡同尽头的墙角处蹲下,左右张望一番,竟伸手在墙根处摸索了几下,随即,一块看似与周围无异的活动砖石被她轻轻推开,露出了一个黑黢黢的洞口!她毫不犹豫地钻了进去,砖石随即合拢,恢复原状。
暗道!
李元芳心中剧震,不敢怠慢,留下一名手下在原地监视,自己带着另一人迅速返回狄府禀报。
狄仁杰正在格物院与墨砚先生讨论一份新发现的、关于前朝矿物冶炼的残卷,听闻李元芳的急报,立刻返回书房。
“确定是暗道?”狄仁杰听完李元芳的详细描述,眼中精光闪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