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通道并不长,向下延伸约三十余级后,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处比上层石窟小得多,但明显是人工修建的石室!
石室呈方形,四壁打磨得相对平整,上面刻满了密密麻麻的符文与图谱,其复杂程度远超坑洞边缘!石室中央,有一个半人高的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些早已朽坏不堪的器皿、玉片,以及几具盘坐在地、早已化作白骨的遗骸!这些遗骸身上还残留着一些腐朽的布片,看样式,并非普通役工,更像是方士之流。
而在石室的角落,还散落着一些锈蚀严重的金属框架和齿轮构件,似乎是某种复杂仪器的残骸。
“这里……似乎是前朝方士的一处核心工作间,或者说……控制室?”狄仁杰举灯环视,心跳不禁加快。
他首先检查那几具遗骸。遗骸姿态安详,似乎是坐化于此,身旁并无搏斗痕迹。在一具骸骨的膝上,放着一卷颜色暗黄、但材质特殊的皮质卷轴,似乎经过特殊处理,得以保存至今。
狄仁杰小心地拿起卷轴展开。上面的字迹是以朱砂混合了某种金属粉末书写,历经数百年依旧清晰!
快速浏览之下,狄仁杰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这卷轴,并非修炼法门或阵法图谱,而是一份……实验记录和绝笔书!
书写者自称是前朝监造司首席方士——玄衍子。记录中提到,他们最初确实想利用“星陨”带来的异气(他们称之为“幽煞”)寻求长生或力量,但很快发现其侵蚀性远超想象,根本无法驾驭。在多次尝试控制失败,并付出了惨重代价(显然指上层那些枯骨)后,他们意识到此物是灭世之患,遂倾尽全力布下“九幽镇煞玄枢”,将其封存。
然而,在布阵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个更为可怕的事实:那“星陨核心”并非死物,它似乎拥有某种微弱的、混乱的“意识”,在不断吸收地脉阴气成长,并本能地排斥、侵蚀一切阳气!布下的镇煞大阵,只能延缓其成长和扩散,无法彻底消灭。
玄衍子在记录的最后写道,他们推断,若要彻底净化“幽煞”,摧毁核心,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找到并引动真正的“至阳之源”,此源并非凡火,他推测可能与传说中的“太阳真火”或“地心熔核”相关,但皆非人力所能及;其二,必须在“核心”活性最低的“沉眠期”动手,而“核心”的沉眠期,似乎与某种特定的“荧惑”运行周期吻合,距离下一次沉眠期,按他的推算,应在……三百七十年后!
看到这里,狄仁杰心头巨震!三百七十年后?那几乎是遥不可及的未来!而他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处于活跃期的、近乎无解的存在!
绝笔书的最后,玄衍子留下了一丝渺茫的希望。他提到,在布阵时,他们并非全无准备。他们在核心外围,借助地脉走势,秘密设置了三处“辅枢节点”。这三处节点并非为了加强镇压,而是为了在将来若有人能找到并同时激活它们,或许能暂时“欺骗”核心,模拟出“沉眠”的环境,大幅削弱其活性和防御,为实施净化创造一线机会!但激活之法极其危险,需以精血魂魄为引,且成功率不足一成。因此,他们并未将此法列为正选,只是作为万不得已的最后手段,记录于此,留待有缘。
卷轴上,附有三处“辅枢节点”的方位图,它们分别位于神都地下的三个不同方位,构成一个不规则的三角形,将那深渊坑洞包围在中心!
峰回路转!虽然“至阳之源”依旧渺茫,虽然“激活辅枢”危险至极,但至少,他们有了一个明确的方向,一个可能触及核心、创造奇迹的方法!
“元芳,你看!”狄仁杰将卷轴递给李元芳,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
李元芳快速看完,亦是面露震撼与决然:“大人,虽九死一生,但总好过坐以待毙!”
狄仁杰重重点头,目光扫过石室四壁的符文和中央的仪器残骸:“立刻拓印下所有壁画符文,收集一切可能有用的信息残片。然后,我们撤离!必须尽快找到并确认这三处辅枢节点的位置和现状!”
希望的火种,终于在这尘封数百年的地下石室中,被重新点燃。尽管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与未知的危险,但狄仁杰知道,他们终于握住了通往最终解决方案的第一把钥匙。与星陨核心的决战,似乎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幻想。神都的命运,或许就系于这三处隐秘的“辅枢节点”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