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匠语尘封(1 / 2)

李元芳的办事效率极高,不出两日,他便通过将作监的旧关系,寻到了一位年近古稀、曾参与过神都早年部分地下沟渠修缮工作的老匠人,姓姜。这位姜老匠人因年事已高,早已归家荣养,住在城南一处僻静的院落。

狄仁杰闻讯,并未摆出阁老的架子,而是备了一份薄礼,亲自带着李元芳与如燕,乘着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前往拜访。

姜老匠人虽已白发苍苍,但精神尚算矍铄,见狄仁杰亲自到访,颇有些受宠若惊。狄仁杰温言安抚,说明来意,只道是研究神都古地理,想了解些旧日地下工程的掌故。

听闻狄仁杰问及神都东北区域,尤其是安喜、修文、淳化几坊地下的旧况,姜老匠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追忆的光芒。他捧着狄仁杰让人奉上的热茶,呷了一口,缓缓打开了话匣子。

“狄公垂询,小老儿便说说。说起来,那一片地底下,确实不简单呐……”姜老匠人嗓音沙哑,带着岁月的沧桑,“神都建城之初,乃至前朝,那片地方地势低洼,水网密布。最早的排水渠、甚至一些运送物资的短程暗河,都是那时候开挖的。后来城区扩建,地面垫高,许多老渠道就废弃了,被封填,或者成了暗渠。”

他伸出枯瘦的手指,在空气中比划着:“安喜坊那边,据小老儿年轻时听师父讲,底下就有一条不小的古暗渠,好像是叫……叫‘青龙渠’还是什么来着,年头太久,记不清名了。那渠以前水量不小,能通小型舟筏,据说前朝宫里有些见不得光的运输,都走那里。”

“那这条渠,如今可还通畅?”狄仁杰问道。

姜老匠人摇摇头:“早就不成咯!大部分地段估计都塌陷淤塞了。不过……这种大渠,为了检修,通常都会留有‘窨口’,就是检修的竖井入口。小老儿记得,安喜坊里,好像就有那么一两处老窨口,只是年代久远,具体位置……唉,记不清了,怕是早就被民房盖住,或者被填平了。”

“那除了这条主渠,可还有其他分支,或者……人工开凿的密室之类?”如燕在一旁轻声问道。

姜老匠人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讳莫如深的表情,压低了声音:“这位小姐问到了点子上。那种老渠四通八达,分支肯定有。至于密室……小老儿也只是听更老的匠人提过一嘴,说前朝有些贵人,为了避祸或者藏些紧要物事,会借助这些废弃的地下网络,偷偷开凿些密室、地窖。但具体在哪儿,那就真没人知道了,都是秘而不宣的事儿。”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而且,那地底下,也不全是渠。更早的时候,那片好像还零星开采过一种……一种青灰色的石材,用来修宫殿的台基,也留下些废弃的坑道。后来石料采完,坑道多半也废弃填埋了。总之,那片地底下,就跟个老树根盘着似的,乱得很。”

青龙渠、检修窨口、分支暗渠、前朝密室、废弃采石坑道……姜老匠人的叙述,虽然模糊,却与狄仁杰根据龟甲符号推演出的“地下脉络图”惊人地吻合!甚至补充了更多细节!

“姜老可知,为何前人要用特殊符号,而非文字来记录这些地下脉络?”狄仁杰又问。

姜老匠人咧开没几颗牙的嘴笑了笑:“狄公,这您就不懂了。干我们这行的,有些祖师爷传下来的规矩和忌讳。地下的东西,尤其是那些废弃已久的,都带着阴气,不能明着说,更不能随便画出来,怕惊扰了什么,或者被不该知道的人利用。用些只有自己人看得懂的暗号、符号来记,再正常不过了。您说的那龟甲上的怪符号,保不齐就是哪代负责修缮地下的老班底留下的‘路引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