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当后,狄仁杰重新坐回案前,目光再次扫过那些水样和淤泥。银针试不出毒,不代表无害。那奇异的矿渣,淤泥中不明的金属细屑,还有只针对特定人群、缓慢发作的怪病……这一切,都指向一种可能——并非急性毒药,而是某种长期接触后,会在人体内逐渐累积,最终引发病症的“慢毒”!
若真如此,这漕渠之水,恐怕已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受到了某种污染。而污染的源头……
“张环,李朗。”狄仁杰唤道。
“先生在!”两人连忙应声(在外人或在角色中,他们需保持伪装)。
“你二人这几日,继续在永泰、修文、淳化几坊走动,重点打听,沿漕渠上游,特别是可能排出污水的地方,是否有……工坊,尤其是与冶炼、矿物相关的工坊,无论大小。”
“明白!”
两人领命而去。狄仁杰又对如燕道:“如燕,随我再去看看那几位病人。此次,我们细问他们平日取用渠水的习惯,是饮用?还是洗漱?接触时间长短?”
“是,爹。”如燕乖巧应道,已然进入了“怀先生女儿”的角色。
接下来的两日,“怀先生”的驴车依旧穿梭于坊间,只是问诊之余,对漕渠相关的话题询问得更加细致入微。而张环、李朗也带回了消息:沿漕渠上游,特别是神都西郊外,确有数家大小不一的铁匠铺、铜器作坊,但规模都不大,且依律需将废料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唯有一处,位于更上游的洛北曜仪城旧址附近,据说早年曾有官营的炼炉,但早已废弃多年。
与此同时,将作监的老匠作也通过李元芳秘密送回鉴定结果:那“矿渣”确系冶炼残留,成分复杂,以铁、铅为主,混杂了少量其他未知金属,非官营工坊规范工艺所能产生。而淤泥中的亮色沙砾,经辨认,竟含有微量的“丹砂”成分!
丹砂!即朱砂,其主要成分乃水银之母!
水银之毒,正是缓慢累积,可致人神经受损、乏力、乃至肤色改变!与那怪病症状何其相似!
然而,寻常矿物中的丹砂含量极低,若非大量、长期接触,不易致病。能将丹砂细屑排入漕渠,并造成沿渠特定人群出现症状,这绝非小打小闹的工匠铺所能为!
狄仁杰站在小院的月色下,手中摩挲着那块沉甸甸的、来自河底的诡异矿渣。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屋舍,望向了漕渠的上游,望向了那片早已废弃的曜仪城。
官营炼炉的废墟……未知的复杂矿渣……含有丹砂的淤泥……
一个被遗忘的旧地,似乎正悄然释放着它的毒素。
“看来,我们得去这曜仪城的‘废墟’看一看了。”狄仁杰轻声自语,夜风吹动他花白的假须,眼中闪烁着洞悉迷雾的光芒。这坊间怪病的根源,或许就埋藏在那片断壁残垣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