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猛虽不甘,但也知校尉所言在理,强压怒火,下令道:“就依你所言!立刻去办!还有,加派人手,把驿馆给我围起来!一只鸟也不准飞出去!”他打算用这种强硬姿态,暂时威慑狄仁杰,争取时间。
于是,江州城内的气氛变得更加诡异。驿馆之外,明显多了许多“巡逻”的军士,目光不善地盯着驿馆大门。州衙之内,流言蜚语不断,庞清远称病不出,其党羽则如无头苍蝇,四处打探消息,试图摸清狄仁杰到底知道了多少。
就在这山雨欲来、一触即发的关头,一封来自刺史府的密信,悄无声息地递到了狄仁杰的书案上。
送信之人是庞清远的一名心腹长随,态度极其谦卑,言明庞刺史忧心阁老病情,特备下些许江州特产药材,并有一封亲笔信问候。
狄仁杰打开信笺,里面却并非问候之语,而是庞清远笔迹颤抖的几行字:“阁老明鉴,下官自知罪孽深重,然其中多有隐情,实为势所迫,身不由己。恳请阁老念在下官多年勤勉,网开一面,容下官今夜子时,独身至驿馆后园澄心亭,负荆请罪,坦白一切,只求能保全家人性命……”
鱼儿,果然在恐慌中开始咬钩了!而且首先咬钩的,是心理防线相对脆弱的庞清远!
狄仁杰看完信,脸上露出一丝预料之中的冷笑。他将信递给一旁的李元芳和如燕。
“大人,此乃陷阱!庞清远怎会真心认罪?定是缓兵之计,或是想趁机对您不利!”李元芳立刻说道。
如燕也蹙眉道:“元芳所言有理。即便他真有悔意,那雷猛岂会容他泄密?今夜澄心亭,恐怕危机四伏。”
狄仁杰捻须沉吟:“庞清远是否真心,尚在两可之间。但这是他主动递出的台阶,也是我们分化他们、获取口供的绝佳机会。若不赴约,反倒显得我们怯懦,或是对手中证据信心不足。”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驿馆外那些若隐若现的“巡逻”军士,缓缓道:“风险自然有,但值得一冒。元芳,你立刻去布置。第一,将我们安排在林永忠府上的一部分好手,暗中调回,加强驿馆内部防卫,尤其是后园澄心亭周围,要确保无对方埋伏。第二,挑选几名最机警的侍卫,提前潜伏于澄心亭附近,听我号令行事。第三,如燕,你带人监控刺史府和军营动向,若庞清远离开刺史府,或有军队异常调动,立刻来报。”
他转过身,目光沉静:“今夜,老夫便去会一会这位‘负荆请罪’的庞刺史。看看他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或许,撬开他的嘴,便能找到通往那幕后‘上峰’的第一道门缝。”
夜色,再次如同浓墨般浸染了江州城。子时将近,驿馆内外一片寂静,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以及更远处隐约传来的巡夜梆子声。一场在刀尖上行走的暗室之谋,即将在这沉寂的夜色中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