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玉阶惊变(2 / 2)

“狄卿所言,不无道理。江南鬼船案,牵扯甚广,朕已知之。运河之上,朝廷命官船队遇袭,亦非小事。至于梅凌寒、周明之死,确有蹊跷。”

她话锋一转,目光扫过全场,最终落在狄仁杰身上:“然,军械之事,干系国本,不可仅凭推断。丢失之物证,朕自会派人严查。眼下,既有诸多疑点,牵连朝野,不可不察。”

“狄仁杰听旨。”

“臣在。”狄仁杰躬身。

“朕命你,即日起,全力追查江南鬼船案之余孽,及运河袭击朝廷命官一案。一应涉案人员,无论身份,准你便宜行事,相关衙署,需竭力配合。”武曌的声音带着帝王的威严,“至于其他……待物证寻回,或有了确凿进展,再行奏报。”

这道旨意,巧妙地将调查范围限定在了“江南案余孽”和“运河袭击”上,默许狄仁杰追查苏婉清、钟祁相关的线索,甚至暗示可以动赵崇节(因其涉及驿馆之事),却并未公开支持“私运军械”和“红莲组织”的直接指控,尤其是回避了那本无名册子中可能指向的更高层面的嫌疑。

这是一种平衡,也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试探。

狄仁杰瞬间明白了女皇的深意。陛下并非不信,而是投鼠忌器,或者说,需要更确凿、更无法辩驳的证据,尤其是能指向最终黑手的铁证!在证据被做手脚的当下,贸然掀起全面清查,很可能打草惊蛇,甚至引发不可控的动荡。

“臣,领旨谢恩!”狄仁杰深深一拜。有了这道旨意,他便有了继续查下去的合法权力和空间。

“退朝。”武曌起身,在内侍的簇拥下离开御座,身影消失在屏风之后。

百官山呼万岁,心思各异地开始退朝。

李昭德悻悻地瞪了狄仁杰一眼,拂袖而去。赵崇节则面无表情,经过狄仁杰身边时,脚步微顿,低不可闻地冷哼一声,快步离开。

“大人……”李元芳走到狄仁杰身边,面带愧色。

“不怪你。”狄仁杰摆手,目光深邃地望着御座方向,“宫中水深,远超你我想象。对方能在我等甫一入京,便策划驿馆大火;能在戒备森严的宫禁之内,调换关键物证……其能量,可畏可怖。”

曾泰也凑了过来,低声道:“恩师,陛下此举……”

“陛下圣明。”狄仁杰缓缓道,“她给了我们名分,也划下了界限。接下来,就看我们能否在这界限之内,找到足以打破僵局的铁证了。”

他抬头,望向含元殿外辽阔的天空,目光坚定。

“走吧,元芳,曾泰。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先去会一会那位……左候卫将军赵崇节!”

朝堂上的风波暂息,但神都之下的暗流,却因女皇的这道旨意,而变得更加汹涌澎湃。狄仁杰知道,他必须抓紧时间,在对手彻底湮灭所有痕迹之前,抓住他们的尾巴。